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李河君:我有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时间:2016-10-09 16:02|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9月29日,上午9时30分,身着正装的李河君准时出现在汉能控股集团总部A栋大楼前的旗杆下。站在他身旁和身后的,是汉能控股高管团队以及汉能北京总部的数百名员工。

作为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每年的这一天,李河君都会和他的员工们一起为汉能控股“庆生”。今年“9·29”是汉能控股的22岁生日,简单的升国旗、司旗仪式之后,司庆仪式转到汉能控股总部最大的会议室里继续进行。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惊心动魄的5·20事件留下来的阴影已经逐渐消弭,外界曾经猜测的坏结果并没有发生,而汉能复苏的迹象却渐趋明显。今年8月底,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公布了2016半年财报,这家全球薄膜发电领军企业,在经历了2015年的阵痛之后,只用了短短半年时间,就已经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汉能这艘船,经历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后,从今天开始,重新起航!”李河君把今年的司庆讲话命名为《没有什么能阻挡汉能前进的步伐!》,他依然信心满怀,依然掷地有声,依然充满斗志,依然豪气冲天。

这个现象在中国商界堪称奇迹,很少有企业在经历如此惊心动魄的重大变故后,仍能屹立不倒。所有的企业在面对险境时,都曾尝试过大刀阔斧的改革,甚至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但是真正找对方向,突破重围的企业却屈指可数,正如所有人都明白的那个道理: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

生存的奥秘在于技术永远领先

李河君在这一年究竟做了哪些事情,能让汉能活力重现?这个答案,恐怕要回到他当天的内部讲话中去寻找。

2015年的汉能司庆上,李河君的讲话主题是“变革与重生”,这与四个月前“5·20”事件带来的诸多影响密不可分;2016年,汉能司庆的主题是“突破·起航”,隐然与去年的主题呼应成统一的逻辑。

李河君和汉能的管理团队,将汉能从“变革”到“突破”的原因总结为三大要素。

首先,生存的奥秘在于技术永远领先。在今年的讲话中,李河君重申了汉能坚持不动摇地继续走薄膜发电路线的决心,他的底气来自于汉能自主研发的薄膜发电技术占据世界领先地位,更来自于汉能分布在全球的1800余名顶尖研发人员和1319项薄膜发电领域的专利。

“没有比例,多少钱都投。”每当被问及研发投入时,类似的表述已经成了李河君的口头禅。

毫无疑问,薄膜发电技术是汉能的核心竞争力,它的技术实力无可争辩,受到如此重视并不令人意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汉能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没有放弃过对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尤其是汉能砷化镓双节电池的转换率突破至31.6%,再一次刷新世界纪录,与其他3项薄膜发电技术并列为全球最高水平。

今年8月,一场围绕产业政策是否应当存在的争议,在林毅夫与张维迎这两位著名经济学家之间展开,光伏产业不幸躺枪,成为“产业政策导致产能过剩”的反面教材。其实,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形成以技术为驱动力的投资和增长范式。美国能源部先进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的发展路线就是典型案例——政府和投资机构基于技术的综合考量进行投资,而不是以GDP为指标。

而按照李河君的理解,无论产业政策扶持存在与否,真正能让汉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巍然屹立的,永远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核心技术。以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的增长模式,才是真正响应市场需求,落到实处的发展模式,才能让企业真正自立自强,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以高端装备制造引领产业升级。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金融产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认知逐渐下降,但不可否认的是,实体经济依然是立国之本,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美国之所以能迅速走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与奥巴马政府重新关注美国本土制造业、关注实体经济的系列措施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因为核心技术缺失,整个光伏产业上游的装备研发制造一直依赖于进口,在国际上的形象也一直停留在低端、廉价的评价上。而汉能则全面掌握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薄膜发电高端装备制造能力,这个市场也正在逐步打开。在汉能薄膜发电2016半年报显示,高端设备制造业务收入总额突破25.85亿港币,成为主体收入。从这个数据中可以看出,低成本优势转向创新优势转换的机遇,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也是帮助中国产业升级至关重要的因素。

事实上,汉能是行业内极为少见的,同时具备从上游装备制造,到中游电池和组件生产,再到下游建设光伏电站、发电上网等超长全产业链的企业。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研发制造能力与技术创新遥相呼应,为技术落地提供了产业化的支持,相得益彰。

最后,持续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无论是移动能源产品、分布式应用,还是最近频频亮相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汉能的产品创新都坚持围绕同一个主题:薄膜发电,而“专注”的品质也为它收获了更多的鲜花与掌声。

今年7月2日,汉能震撼推出四款颠覆性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凭借着突破性的薄膜太阳能发电技术在电动汽车上的完美应用,以及出色的智能出行系统,在短短2个月的时间内连续获得MMC2016全球大赛技术“创新奖”和中关村国际创意节“科睿奖”,也成为李河君引以自豪的亮点:“从去年10月开发了第一台静态样车,汉能在资金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只用了9个多月时间,又发布了4款工程样车,海内外的评价非常高,可以说这是全球第一款具有工业化量产和良好商业前景的全太阳能动力汽车。”

而业内广为流传的一个消息是,Facebook为了发展互联网接入服务而试飞成功的太阳能无人飞机Aquila,与其合作的太阳能芯片制造商就是汉能海外子公司AltaDevices。

从技术到制造再到产品,这种坚不可摧的产业模式正是汉能经历暴风雨的洗礼后,仍能重新扬帆起航的原因,因为它从战略布局上就立于不败之地。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对于汉能而言,“5·20”已经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于是他们索性把它当成了一条必过的河,然后趟过去。

李河君说,“5·20”事件让汉能遭遇了资金危机、信任危机,使研发和产业化、市场化一度被迫推迟,但带给汉能的是历练和成长。从长期看,“5·20”对汉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随着各项业务的突破、品牌形象的改善和实现复牌,这些危机都将逐步‘化危为机’,变成大好事!”

危机没能令汉能沉寂,反而成了它积极转型和改革突破的重要驱动力,还真是体现了一把传统的中国哲学思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那么,重新突破的汉能又该如何扬帆起航?作为汉能的当家人,李河君在讲话中提出了汉能五年规划:承袭以薄膜发电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以“高科技+能源”为定位,市场为导向,形成产品、品牌、渠道三位一体的主要布局,引领全球薄膜发电技术,在2020年成为中国商界最优秀的公司之一。

显而易见,在取得全球领先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之后,李河君要把薄膜发电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市场优势,为汉能带来健康而强有力的现金流。

但是,市场究竟该如何突破?不妨看看李河君的“117战略”:即一个战略定位,一种核心价值观和七大战略。

一个战略定位。汉能的战略定位是“引领全球薄膜发电技术,打造薄膜发电产业生态。”这背后蕴藏的,则是李河君本人对薄膜发电市场的勃勃野心。

众所周知,尽管薄膜发电的前景被不少企业和学界看好,但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不到10%,市场想要做大,首先要把薄膜发电产业做起来,空有技术没有市场,一切都是纸上谈兵。而汉能提出“搭建一个平台,打造一个生态”则是更为明智的实现路径。单打独斗、孤军奋战不如众志成城,把产业链上所有人都团结起来,一起开疆辟土,突破重围,速度和效率都会事半功倍。况且,在国务院提出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汉能薄膜发电技术横跨新兴信息产业、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等六个领域,这场政策的东风来得很及时,能不能及时抓住,就要看汉能团队的执行能力了。

一种核心价值观。这次内部讲话上,李河君首次提出了汉能的核心价值观:“说到做到,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李河君说,他和他的团队“思考了很长时间”。

对于汉能而言,从组织、架构、人才、渠道、销售入手,从而全面转向市场化,并非一日之功。在提出这条核心价值观之前,“司训十八条”一直是汉能所有员工的行为准则,被印刷在每个员工随身佩戴的工卡上。“司训十八条是汉能文化的精髓,是汉能在金安桥建设时期形成的,强调的是从个人到组织的自我修炼。现在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满足客户需求,注重客户体验,非常需要用简单朴素的话,作为员工自己日常行为的指导思想。”在李河君看来,从“司训十八条”到核心价值观的转变,标志着汉能从卖方思维转向买方思维,客户导向重于自我修炼的全新开端。

“所以,要首先替用户着想。”李河君这样告诉他的员工,“按照这个核心原则,作为日常工作中做决策的指导思想,经常问问自己:你提供了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服务吗?你说到做到了吗?!”

七大战略。在李河君的规划里,品牌、人才、技术、产品、市场、渠道、财金是帮助汉能实现突破的七大战略,缺一不可,其中,市场的重要性又在品牌、产品和市场战略中再次被强调。

我们不妨再次梳理一下这个逻辑顺序:优秀的品牌、人才和技术会带来好的产品,而完善的渠道和财金策略则会帮助市场的进一步扩展。这一切,再次重申了把薄膜发电转变为市场优势的决心,目标从始至终都非常明确。

这份决心并非空穴来风。自2015年下半年以来,汉能就将户用系统视为“蓝海市场”进行开拓,汉能薄膜发电的户用和商用系统的销售额增长了近3倍,已经初步建成了遍布全球的销售网络,在行业内已经遥遥领先。

薄膜自身轻、柔、薄的特性,注定了它的应用更加灵活和广泛,市场应用的想象空间更加广袤。这里仍然是一片蔚蓝的海洋,蕴藏着深不可测的奥秘,至今鲜有航船完成它的航行,而李河君正带领着他的汉能战舰向它发起挑战。

今年是汉能做薄膜发电的第七年,感情尚有七年之痒之说,但显然李河君对薄膜发电的感情要专一得多。薄膜发电是否能够如他所愿,成为“让中国领先一把”的契机?

毫无疑问,汉能的五年规划显示的是李河君再次挑战的决心,这位胸怀爱国情怀和实业报国理想的企业家,至今保留着对民族工业领先的执着,他曾被无数次击倒在地,却从未想要过放弃。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原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时写下的,李河君认为很适合用来形容此时此刻的汉能:“胜利在望,一切都将进入新的时代。”

乐观的人会期待未来,而悲观的人恐惧未来。毫无疑问,李河君属于前者。在他面前,一段全新的征程正在期待他的起航。(度书/文)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