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找准增收门路是脱贫的关键

时间:2018-02-14 14:15|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户外寒风凛冽,棚内春意盎然。冬日里,建昌县素珠营子乡佟杖子村的一座暖棚内,一排排菌棒整齐有序,黑亮黑亮的木耳努力从菌棒中探出头来,茁壮而有力地生长着。“现在只是试生产,出菌率达到80%以上,足以证明冬季培育木耳没问题。”在木耳菌袋培育基地,素珠营子乡党委书记赵春秀信心满怀地说,“看来这条路走对了。”

  作为扶贫项目,在对口帮扶城市营口的大力支持和素珠营子乡的努力下,建昌县扶贫木耳菌袋培养基地已经落成。整个基地建有木耳菌袋加工厂房1580平方米,菌袋装袋机生产线、接种消毒生产线、菌袋培养室、锅炉房、供水及地下管网配套设施等一应俱全。赵春秀说:“木耳市场一直红火。我们现在正收储锯末、木屑等原料,预计年生产400万菌棒。”“基地可至少带动300户贫困户种植菌棒,每户以最少种植1万棒计算,户均年可增收1.5万元。”乡长张汉涛补充说,“我们还成立了建昌县禹鑫种植合作社。项目正常发展,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创收20万元。”

  “扶真贫、真脱贫”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鼓点更加紧密。怎么办?如何干?

  产业扶贫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精准施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核心。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贫困原因千差万别,贫困户的文化相对较低,加之生活所在地的自然条件一般,创业能力普遍较弱,这是不争的事实。切实解决贫困户持续增收问题,看似任重道远,但办法总比困难多。脱贫的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苦干实干,另外就是让贫困人口有适合的产业或者项目依托。

  脱贫致富,一靠政策,二靠科技,重中之重则是找准方向和门路。要在奔小康的路上迈步前行,找对增收门路是关键。找门路,需要将扶贫资金、资源用在关键点上,还要切忌盲目跟风上项目、搞“一刀切”。眼下,素珠营子乡通过建起菌棒培育项目,带动农户生产木耳,无疑是在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致富门路,而经过实践,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完全具备规模化发展木耳产业的基础。另外木耳是健康食品,市场需求量巨大。多项利好因素叠加,如果组织引领到位,通过产业培育、典型示范、技术服务等方式,一旦追上这个市场热点,发展前景必然可期。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说到底,脱贫致富是要充分考虑当地情况,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规划脱贫产业、建立健全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既有资源,遵循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找到并找准增收的门路,帮贫困群众种下产业这棵“摇钱树”,才能拔掉“穷根子”,走上“致富路”。也只有这样,脱贫攻坚的任务才能圆满完成,一户不落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一定实现。

  辽宁日报(记者 李万东)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