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资讯

Facebook泄密 没有扎好栅栏的受害者

时间:2018-03-27 11:32|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余布穷

  Facebook5000万用户数据遭“窃用”事件在曝光将近一周后,仍在持续发酵。Facebook面临的不仅是舆论的追击。美国伊利诺伊州库克县已经对Facebook提起诉讼,根据伊利诺伊州当地的法规,如果出现泄露事件,那么每一次违反伊利诺伊州欺诈法都会被处以5万美元的罚款。如果受害者的年龄超过65周岁,还要被追加1万美元。

  这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再考虑到之前媒体盛传的“2万亿美元罚款”,看起来,Facebook遇到大麻烦了。但金融市场给予Facebook的宽容度,似乎比这个天文数字还要大。没错,媒体标题耸人听闻地用“Facebook市值蒸发500亿美元”来渲染严重程度,这个数字也够惊悚。但数据泄露事件爆发当周,Facebook股价创下上市以来第三大单周跌幅,累计下跌也只有13.89%。

  数据安全是网络行业根基所在。市场能给Facebook这样的“宽容”,不是因为Facebook“大到不能倒”。英国数据分析公司未经授权获取、分析、利用多达5000万脸书的用户数据,用于预测、影响选民观点,手段是“不正当的”。这意味着,Facebook也是一个受害者。Facebook只是没有扎好自己的栅栏,这与Facebook作为同谋,有着本质区别。

  理论上,现有的保密技术实际上是能保证信息安全的。假如Facebook不能保证安全,其他类似的公司,也不能保证用户数据安全。实际上,更大的可能是,比Facebook的安全性还要差。在信息安全上,Facebook所能投入的防范技术和资金,不是大多数公司能承担的。

  其实,即使Facebook在主观上犯了错,也是犯了大部分正常公司都会犯的错误,全球来看,类似事件并不少,只是Facebook的体量把问题放大了很多倍—另一种网络效应。2018年1月3日,支付宝在开放年度个人账单查询之后,因其App存在默认选项诱使用户授权芝麻信用使用个人信息,曾引发网友强烈不满。最终,支付宝道歉。这件事对相关公司的影响很快就趋于无形。Uber曾经发生的5700份用户数据泄露事件,最终也没有造成致命伤害。

  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用户信息泄密,被相关公司有意泄露甚至“出卖”的嫌疑是非常大的。近期频频被报道的互联网公司“大数据杀熟”,也是一种基于客户信息不当使用的行为,严格来说,已经近于欺诈。

  Facebook不是像谷歌那样把价值观放在嘴边念叨的公司。一个缺乏价值观引导的公司,做出什么事来,都不奇怪。目前的泄密事件,还是属于预期中的常规信息泄露。此次事件中的另外一些问题,比如大数据在美国政治选举中的使用,对于选民心态的捕捉和重塑,这些问题具有趋势性,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某种灰色基调,可能在未来,会对美国公众的信心产生更大杀伤力。

  (作者系自由撰稿人)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