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动态

专家解读五代机发展历程:空战利器引追随者众

时间:2014-08-18 10:17|来源:伟大四方|编辑: 网友评论

  新闻提示

  近日,一组F-35系列战机的最新测试画面引发关注:位于美国加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上空,一架F-35A型战斗机挂载10枚导弹进行了满挂武器飞行测试。与此同时,舰载版的F-35C在多挂载一个机炮吊舱的情况下,圆满着陆。F-35重回大众视野,一扫昔日故障频发带来的阵阵阴霾,“超级战机”再现锋芒。

  五代机的发展历程,伴随的不仅是世人对“史上最昂贵战斗机”性能的种种猜疑,还有梦想挤进五代机“大家庭”的后来者前赴后继。五代机缘何备受推崇却又命运多舛?请看空军试飞专家徐勇凌大校的相关解读。

  理念超前

  思维嬗变 应运而生

  上世纪70年代,当美国人的两款三代战机投入使用之后,许多航空军事专家认为,以短距起降、超视距攻击、大迎角机动和远程作战性能为标志的三代机,摒弃了高度、速度的盲目竞争,在机动性和精确打击技术方面另辟蹊径,它将会是人类军事航空装备技术的终结。

  然而,人类航空武器发展有这样一个规律:每过20年左右,在战机技术领域就会有一次大的技术飞跃。从早期的三翼机、双翼机,到二战期间的活塞式发动机、金属壳体的单翼机,从第一代喷气机到高空高速战斗机,更新换代周期大致就是20年。就在人们认为军事航空装备技术的终结即将到来的时候,美国人悄悄启动了四代机计划。

  在不少人看来,三代机的高机动性、精确打击能力、远程作战能力似乎已经达到极致,留给下一代没有多大的发展空间。但正所谓有矛就有盾,既然三代战机具备远程精确打击能力,那么如何防范这种技术呢?美国人想到了隐身技术。虽然隐身技术最早是由俄罗斯人提出来的,但受于技术发展的限制,关于隐身技术的研发只是处于探索阶段。唯有美国人执着于此,并制定了一个名为“海弗兰”的隐身战机计划,这就是后来第一款投入装备的隐身战机——“夜鹰”F-117。1991年的海湾战争,F-117战机的优异表现更加坚定了美国人研制四代机的决心。6年之后,F-22首飞成功。

  时光荏苒,F-22经历了漫长的研制、试验,最终进入美国兰利空军基地服役。许多军事专家都对它服役后的表现高度关注,超机动、隐形、超音速巡航能力、超级信息优势,前所未有的“4S”理念赚足了世人的眼球。而当时俄罗斯的“五代机”还只是一张图纸,在“4S”理念衡量的五代机面前,还有诸多技术瓶颈。美苏从40年代末就开始的航空武器技术拉锯式竞争,经过50、60年代的不相上下,到三代战机渐渐拉开距离,美国人终于通过F-22项目的成功,把俄罗斯人甩到了后面,美国人用频繁的战机公开表演,毫不掩饰地表达他们的欣喜,战机技术领域的竞争尘埃落定。

  命运多舛

  事故不断 阴沟翻船

  无论F-22的“4S”理念多么超前,在没有经历战场验证之前,我们依然难以对它的真实效能做出评价,因为航空史上不乏名声显赫的先进战机在战场上表现平平,有些甚至成为空战“毒药”。如今10年过去了,美国人参与了不少战争,但F-22在战场上的表现并不如人意,倒不时传来氧气故障、发动机叶片裂纹等负面消息。

  作为世界上首型投入现役的第五代战斗机,F-22代表着世界现役战斗机的最高技术水平,却在服役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截至目前,算上YF-22验证机,该系列飞机已经在试验和训练中至少坠毁了8架,这种现象在美国的战机发展史上极为罕见。

  2009年3月,美军一架F-22战机在加州南部坠毁,一名曾在美国空军服役21年的飞行员在坠机事故中丧生。最终事故的调查原因是F-22的机动性超出了飞行员的生理承受极限,使得飞行员在做大过载动作时昏迷而错过了最佳跳伞时机。

  时隔一年之后,隶属于美国空军埃尔曼多夫·理查德森联合基地的一架F-22战机在阿拉斯加坠毁。这已是F-22自2003年投入使用以来美国损失的第3架。调查报告显示,F-22在高剖面飞行中疑似出现缺氧症状,飞行员在事发前很可能严重缺氧并因此陷入昏迷状态。

  虽然美国空军在随后不久便授予洛马公司超过3000万美元的合同,用于安装自动备份氧气系统,但直到今天,F-22依然问题颇多。令世人瞩目的五代机F-35,也因为核心技术缺陷导致装备周期一拖再拖。

  为了同时适应空军型、海军型和舰载型三型战机融合设计,F-35被赋予了太多的理念和功能。项目研制之初就因为功能与整机设计的矛盾,出现了超重600多千克的重大设计问题。虽然因结构复杂引发的系统干扰问题已经令设计团队头疼不已,但整合才是F-35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航空装备设计领域,那些想法太多的团队,大多都会遇到融合困难的问题,最终无法整合而被送入飞行博物馆的“流产”型号,在美国战机研制史上不胜枚举。

  前赴后继

  空战利器 路向何方

  从信息化战争的角度看,五代机的核心理念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高度融合的信息化系统将是未来空中决胜的关键技术,而超音速巡航的意义在未来需要快速解决、迅速主导战局的全球作战中,将是空中武器装备的重要指标。正因如此,虽然技术极为复杂,但各军事大国似乎不愿意接受由美国人独享五代机技术的局面。

  日本的“心神”战机项目上马,印度“借梯登高”与俄罗斯联合研制五代机项目也已启动。就连伊朗这样没有航空装备研发传统的国家也在跃跃欲试,一时间五代机技术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然而在军事专家看来,如此热闹场面的背后却是许多项目顶层设计上的不得要领。

  从信息融合与多种打击模式组合的角度看,未来的五代机一定是大中型战机。而我们看到,由日本和伊朗各自提出的下一代战机方案显然个头太小,并且研制成本不堪重负、技术基础不足以支撑大型战机的研制都是不可回避的原因。如果说四代机从技术角度看跨越幅度太大,设计研制难度太高,那么从国家实力角度分析,五代机的高成本与核心技术瓶颈才是航空欠发达国家最大的门槛。

  有些人认为五代机很可能是有人操控空中武器的终结版,也有人认为无人化、小型化、太空化才是下一场空战的主要形态。除了对于五代机未来前景的迷茫,由技术隐患所引发的各种故障和事故也令人们对五代机技术信心不足,由美国人引领的五代机技术的博弈,究竟谁是赢家似乎还有待未来战争的检验。 徐勇凌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