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资讯

今天起,扫码支付限额了!500元不够用?其实你更应关心的是…

时间:2018-04-01 12:21|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每天通过扫码支付不能超过500元了?”

  没错!4月1日起,《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下称《规范》)、《条码支付安全技术规范(试行)》和《条码支付受理终端技术规范(试行)》正式开始实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单日限额500元的规定。

  不少人担心500元的额度会不够用。其实不然,单日限额500元的规定只针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通常通过扫描街边摊位或者小卖部张贴的、打印出来的二维码进行的支付;你打开手机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向商家出示的二维码,属于动态条码,不受这一限制。

  以下是每经小编为你整理的条码支付新规要点。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片来源:摄图网

  静态条码每天限额500元,够用

  据了解,目前,采用静态条码支付的多为街边摊位和零售商店,如购买水果蔬菜、小吃点心、油盐酱醋等消费为主,单人单日很少超过500元。

  静态条码长期有效,但是有风险,比如说:

  犯罪分子可将静态条码替换成其他条码(收款账户),欺骗消费者转账到其他账户;

  把钓鱼诈骗网站或木马程序制成静态条码张贴,诱导消费者扫码从而盗取资金;

  静态条码往往被张贴在醒目位置,容易被盗取,作为伪造支付凭证进行不法交易;

  普通的手机摄像头不具备加密功能,容易被改装或加装盗取程序与软件。

  因此,央行规定,静态扫码同一银行客户或支付账户每天最高累计交易金额不超过500元。支付清算协会表示,根据现有的零售支付数据估计,95%以上的消费者采用静态条码支付的额度小于500元,因此该限额基本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日常需要。

  对于超过500元的部分,商家扫客人手机的动态条码便可以解决支付限额问题。

  动态条码支付限额分三个档次

  对于普通消费者,《规范》第二章条码生成和受理中规定,条码支付需按验证安全性从高到低分四级限额。不同级别的安全验证,也对应不同级别的支付额度。

  因此,除了上面提到的静态条码,在商场、便利店扫码付款会用到的动态条码,从4月1日起也要限额。根据你采取的支付验证方式的不同,动态条码支付的限额分为三档:1000元、5000元和不限额。具体的限额情况,请参照下图: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条码支付的安全问题更受重视

  对于用户,支付清算协会提醒道,要增强安全意识,勿随意扫码;要加强对手机等智能终端的安全管理;要选取安全的条码支付方式。

  针对会员单位,支付清算协会还提出:一是满足资质要求。二是主动提升风控能力。三是维护市场秩序。“严禁采用诋毁、污蔑竞争对手市场声誉的方式,或通过恶意收购、价格战等不正当竞争方式,破坏支付清算行业稳定发展和市场竞争秩序。”四是满足清算管理要求。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片来源:摄图网[page]分页标题[/page]

  其中,具体到资质方面来说,根据规定,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的,需要取得相对应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向客户提供基于条码的付款服务时,应取得网络支付业务许可;为实体特约商户和网络特约商户提供条码支付收单业务的,应当分别取得银行卡收单业务许可和网络支付业务许可。

  “没有相关业务资质的机构,严禁开展条码支付业务。未获相关支付牌照的会员单位,已开展条码支付业务的,应按照规定有序退出市场;未开展业务的,禁止从事或变相从事提供条码支付业务服务。”支付清算协会强调。

  以后补贴活动可能变少

  除了支付限额方面变化,条码新规实行后,你可能还会发现,优惠补贴活动的频率和力度将不复从前。

  《规范》第七条规定,银行、支付机构应自觉遵守商业道德,不得以任何形式诋毁其他市场主体的商业信誉,不得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排挤竞争对手、损害其他市场主体利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第三十二条则规定,银行、支付机构开展条码支付业务应参照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标准科学合理定价,不得采用交叉补贴、低于成本价格倾销等不正当手段排挤竞争对手,扰乱市场秩序。

  最可能受影响的,无疑是大家平常使用最多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此前,两大巨头曾做出回应,称认同央行一直以来为规范条码支付所做出的努力,将与业界、监管部门一起探索创新模式和可行性。

2017Q3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来源:易观智库)
2017Q3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份额(来源:易观智库)

  “便捷的使用方式、良好的用户体验是支付创新的生命力,但不能单纯追求无底线的创新;稳定、可持续的投入和运营是支付业务长远发展的保障,不能为了追求短期的市场份额,采取‘烧钱’‘补贴’等不当竞争手段。”央行在去年年底就《规范》答记者问时表示。

  每经编辑 赵云 汤亚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华夏时报、央行官网等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华夏时报、央行官网等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