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共享工厂率先落地印染业 山东构建印染行业“1+7”区域性共享工厂体系

时间:2018-04-09 11:22|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导报讯(记者 吴淑娟)经济导报记者日前从山东省经信委获悉,山东将启动构建印染行业“1+7”区域性共享工厂体系,在全省规划建设1个印染行业云平台和布局7个分布式印染加工共享工厂。

  山东率先选择了印染业进行共享工厂试点。据了解,纺织服装产业是山东传统支柱产业,印染是纺织服装产业链上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但是,传统的印染技术耗能高、耗水大、污染重,导致山东印染行业多年来无法取得“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成为制约纺织服装产业由大变强的关键瓶颈。

  数据显示,山东色纱市场规模约200亿元,但省内色纱产值仅为73亿元左右,产能缺口近三分之二,自我配套能力严重不足。受此影响,目前,山东每年54.4%的纱线、54.7%的坯布,由于无法在省内印染,只能作为低附加值的基础原材料输出省外。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山东每年要从省外采购大量的面辅料,以满足服装、家纺等终端产业的需求。

  为尽快补齐山东印染产能缺口,实现省产纱线和坯布省内染整,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山东省经信委、财政厅等联合支持康平纳集团依托“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在泰安市建设了年产能2万吨的智能绿色印染示范工厂生产线,于2017年12月投入使用。

  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相较传统的印染加工模式,新模式印染每吨纱线可节约用工80%、用水70%、用电45%、蒸汽58%,减少污水排放68%,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山东将依托康平纳集团“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用5年时间,在全省规划建设1个集智能绿色印染技术协同创新、创意设计、订制交易、远程运维、标准化制定、人力资源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智能云平台。

  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较为集中的淄博、枣庄、潍坊、滨州、聊城、新泰等6个地区,布局建立集约化、标准化的分布式智能绿色印染共享工厂,形成72万吨左右的年印染能力,面向辐射区域内纺织服装企业提供智能化、绿色化的印染加工服务,置换规模小、分布散、技术装备落后、生产方式陈旧的传统印染工厂。

  而印染行业“1+7”区域性共享工厂体系建成后,将基本补齐山东印染产能缺口,每年预计可新增销售收入220亿元、利润21亿元、利税40亿元;可节水6800万吨、节电8亿度,节约蒸汽410万吨,减排污水6400万吨,带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增加收入1000亿元以上,有效带动山东印染行业突破目前存在的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能不足等突出短板,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