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扩产卷土重来 管理层紧急出手防过热
去年底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光伏业界的扩产消息不绝于耳。
据《证券日报》记者粗略梳理,仅仅在上游,保利协鑫宣称其于新疆建设的总产能为6万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将在2018年完成前两期4万吨的投产;几乎同时,通威股份(600438,股吧)表示,其规划的包头5万吨以及乐山5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也将在2018年各完成一期投产,合计达到产能5万吨;而在此之前,由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的哥哥——刘永行掌舵的东方希望对外宣布了其12万吨多晶硅项目规划,根据相关消息,该项目一期3万吨投产也将在2018年实现。
在硅片环节,2018年1月20日,2017年的A股光伏板块“盈利王”、全球最大单晶硅制造商隆基股份(601012,股吧)发布《单晶硅片业务三年(2018年-2020年)战略规划》显示,隆基股份要在2017年底单晶硅片产能15GW的基础上,力争在2018年将产能提升至28GW;中环股份(002129,股吧)则表示将在2018年底,实现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合计产能23GW;同时,保利协鑫2017年财报显示,其硅片产量在去年实现了38%的增长,达到24GW,继续位列全球第一。
或许正是密集发布的扩产消息,令各界再度对中国光伏可能存在的“产能过剩”表达了担忧,甚至,在不久前,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都公开表示,“我们要特别警惕产业过热问题”,“我们非常不愿意2011年左右的时候光伏制造业过剩的情况再次发生。”
不过,在业内外担忧情绪蔓延的另一面,《证券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也听到了别样的声音,诸如“光伏产业经历过2010年-2011年的‘寒冬’,因此不会有谁的扩产计划是盲目的”;“光伏产业基于其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特点,保持一定的供大于求,对技术迭代以及平价上网都是好事儿”;“对绝大多数光伏制造企业,特别是第一梯队企业而言,扩产是保持竞争力以及摊薄成本的捷径。”
支持基于技术迭代的理性扩产
2011年,美国率先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掀起了针对中国光伏业的首轮攻击。将彼时几乎是为欧美市场量身订制的中国光伏产业逼入了“寒冬”。
2013年,堪称中国光伏“黄埔军校”的无锡尚德的轰然倒塌。直至今日,业界不少观点仍然认为“尚德破产重整事件”源于扩产,并视其为中国光伏“寒冬”之缩影,以及业界永远的警钟。
事实上,如今仍然屹立不倒的绝大多数光伏企业都经历了那场“寒冬”,扩产可能引发的种种问题,他们恐怕比谁都清楚。
那么,如今又一轮扩产热的袭来,究竟基于怎样的逻辑呢?资深光伏行业研究员、北京先见能源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标准部副总经理王淑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表述似乎颇具看点。
首先,王淑娟鲜明地表达了“支持扩产,但不支持大规模扩产”的观点。她同时表示,“企业如果不上新产能,产品就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就会被淘汰,并且企业都希望通过扩产能来摊低成本。”
“光伏行业是一个高技术行业,技术迭代特别快。之前,我做了一个调研,企业从硅片到组件,全产业链,生产1GW组件大概需要多少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有的企业是8000多人,有的则是2000多人,有的企业是500人,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老产能,一个是全新的产能。”王淑娟举例道。
这一观点得到了数据的有力支撑,根据保利协鑫相关公开信息,以保利协鑫苏州光伏切片车间为例,相比2011年,如今,该车间人均月产出提升668%,生产周期缩短44.7%,万片电耗下降76.8%,直接人力下降34%。当然,硅片成本在7年间的快速下降,不仅与扩产有关,更离不开新技术的运用以及智能制造的有效推进。[page]分页标题[/page]
除了保利协鑫,隆基股份从去年10月份至2018年2月份完成的单晶硅片价格五连降,也充分证明了扩产以及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针对扩产,据《证券日报》记者整理,截至2017年底,隆基股份单晶硅片产能达到15GW,较2016年底提升100%,单晶组件产能达到6.5GW,较2016年底提升30%。
而对于未来,扩产也是光伏早日实现平价上网的重要支撑之一,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不久前就曾预测,“在未来两年内,太阳能发电成本还将减半,最优的太阳能光伏项目发电成本将降至3美分/千瓦时以下”。
管理层出台政策预防过热
2013年管理层陆续出台了“2014年我国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拟定为12GW。其中,分布式光伏8G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标准被定为每千瓦时0.42元”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全国分为三类(按日照时长划分),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上网电价)”等政策,如今看来,也正是这些政策奠定了中国光伏业此后大发展的基石。
到了2017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达到了空前的53GW,让全世界为之侧目。不仅如此,日前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发布报告,预计在中国持续强劲的需求推动下,2018年全球光伏需求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3GW。
无论是现实格局,又或是未来展望,似乎都给予了中国光伏产业实施扩产的信心。更何况,IHS Markit研究与分析总监Edurne Zoco表示,“(113GW)这一最新预测接近了全球多晶硅制造商可生产的极限。”
种种原因,中国光伏扩产热已经袭来。仍然以上游为例,《证券日报》记者掌握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多晶硅扩产规划则超过了20万吨。
而除了上文提及的上游,在中下游,隆基股份宣称今年6月份,公司会形成5.5GW的高效PERC产能,其中自有3.5GW,另有与平煤合资公司生产的2GW;晶科能源在上饶计划新增8GW金刚线切片和8GW高自动化光伏组件生产线、中环股份于宜兴建设21条全部应用叠瓦技术的单多晶生产线,组件产能将达到5GW。除此外,爱康科技(002610,股吧)、晶澳、阿特斯、东方日升(300118,股吧)等企业也都有相应的光伏组件扩产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光伏企业纷纷抛出的扩产计划都有理由,管理层还是提前对可能发生的产业过热打了“预防针”。
3月1日,工信部官网发布的《光伏制造业行业规范条件(2018年本)》要求,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引导光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多晶硅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不仅如此,近期业界传闻,管理层将对光伏新增装机做更为严格的规模控制,且分布式也将纳入管理。
- “蓄势待发”的熊猫湾区首秀,海珠广场迎新春艺术盛宴2025-01-22 12:53
- 从蓝色海洋畅想绿色未来,亚洲金融论坛第一财经工作坊成功举办2025-01-20 15:00
- 预见2025:HTX的全球化蓝图与战略突破2025-01-15 19:08
- 中国首家鱼子酱体验店 卡露伽鱼子酱旗舰店落户浙江衢州水亭门2025-01-06 12:28
- 宝珀品牌大使黄轩:我的下一块宝珀2024-12-31 20:39
- 智蛇起舞,蛇来运转 宝珀Blancpain发布2025中华年历蛇年限量款2024-12-27 10:30
- 宝珀Blancpain挚献全新Ladybird钻石舞会情人节限量款腕表2024-12-27 10:28
- 绿表风向标——今年,宝珀绿不同凡响!2024-12-27 10:23
- 阿迪达斯轻运动蛇年系列,新年焕新态 携手演员陈晓、马思纯、那尔那茜一同开2024-12-26 14:03
- 阿迪达斯轻运动蛇年系列,新年焕新态 携手演员陈晓、马思纯、那尔那茜一同开2024-12-26 14:03
- 13:29周大生荣获“2024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荣誉
- 21:24“利伯兰杯”国家辩论赛圆满落幕:孙宇晨与特朗普引领加密行业新格局
- 20:21控量挺价稳根基,长远发展可期,舍得酒业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
- 14:34从加密OG到特朗普家族加密顾问,孙宇晨要做加密天命人?
- 21:43皙之密:助力肌肤焕变,闪耀自然美之光
- 21:15全美世界:以爱为笔,绘就辉煌征程
- 16:31JJ斗地主抵制赌博,开创棋牌游戏辉煌新纪元
- 17:55周大生黄金珠宝嘉年华喜迎新春,精选主推产品送上蛇年祝福
- 12:53“蓄势待发”的熊猫湾区首秀,海珠广场迎新春艺术盛宴
- 15:51小年贺岁,周大生经典成长礼记系列十二生肖串珠祈福新年
- 15:00从蓝色海洋畅想绿色未来,亚洲金融论坛第一财经工作坊成功举办
- 14:57天津新春发放消费券,汇正财经关注消费结构升级领域
- 13:49温致科技发布数字健康行业新物种
- 18:23周大生经典十万份黄金好礼大放送,点燃蛇年春节喜气氛围
- 11:13JJ斗地主拒绝赌博,引领棋牌游戏新风尚
- 10:37行业唯一!海尔智家获最具投资价值奖
- 10:24周大生黄金珠宝嘉年华即将盛大开启,十万份黄金好礼贺蛇年春节
- 09:28惠达卫浴与京东深化合作,开启2025健康卫浴新生活
- 19:08预见2025:HTX的全球化蓝图与战略突破
- 18:22惠达卫浴与京东深化合作,开启2025健康卫浴新生活
- 18:08“陆地航母”上线,人类距离打飞的上班还有多久?
- 17:54亚马逊最大规模电动卡车订单落地:豪购超200辆奔驰eActros
- 15:36百利好推出全新交易产品,开拓财富新篇章
- 21:10七座商务车都有哪些?上汽大通 MAXUS G90亮点解析
- 21:05云米电器质量怎么样,云米燃气热水器AI Super2:智享未来,温暖每一
- 20:51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新突破
- 20:03IP+文旅还能怎么玩?酷乐潮玩全国文旅首店给出了答案
- 18:09周大生大师艺术珠宝以璀璨黄金诠释印象派艺术
- 15:58CES新物种(下):中国原创,世界领先——通用软体机器人技术赋能全球生产
- 10:38CES 2025观察:海信空调的新风,继续吹向AI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