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抗癌药进口零关税,降价幅度可能不太大

时间:2018-04-18 10:44|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将靶向药纳入医保、取消进口抗癌药关税,这些举措都切实惠及国内癌症患者。如何让‘天价’靶向药真正成为用得起的疗效药,更多的还应在医药审批、流通环节下工夫。”中华医药协会理事林天民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增强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新药研发能力,从根本上降低药价,是抗癌药降价的关键。

  “天价”治疗费“绑架”病患

  52岁的林女士,患病前在济南一家建筑公司做行政工作。她在2017年公司查体时得知乳腺有病变,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乳腺癌。

  在与林女士的交流中,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她所患的是HER2阳性乳腺癌,发病凶险且预后较差,因此在治疗中需要注射曲妥珠单抗(俗称“赫赛汀”抗癌药)以控制癌细胞扩散。这一由跨国药企罗氏生产的药品,一支的零售价格高达2.5万元。根据治疗要求,在一个治疗周期里,患者至少要注射14支,再加上其它配合治疗的费用,总花费接近40万元。

  从2017年3月查出癌症,林女士及家人就千方百计寻找购药的途径,希望能减少支出。家中一亲戚托人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购买到的赫赛汀一支只要1.8万元;还让朋友在欧美“代购”,折合下来每支不到1万元。这样的买药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关税,更能省去进口药品中的层层加价。巨大的差价,让林女士只能选择自费代购赫赛汀。

  “癌症对于一个家庭的打击是致命的,所用赫赛汀需要自费。即便有部分药物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但相对于我和丈夫每个月几千元的收入,治疗费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支出。”除了身体疼痛外,林女士对医药费一筹莫展,患病3个月后,她就花光了家中积蓄。

  山东省肿瘤医院的一位主任医师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目前有三成左右的乳腺癌患者需要使用赫赛汀,但由于药费较高,只有不到一半的患者使用。

  2017年9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外公布36种药品进入医保目录后的价格谈判结果,并同步确定了这些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赫赛汀名列其中。经过谈判,每支药品支付标准降到7600元。

  在随后的治疗中,赫赛汀的价格“缩水”了近七成,一个疗程只需11万元左右。药价降了,让林女士松了一口气。

  南方新星药业有限公司驻济南办事处主任徐国华向经济导报记者介绍,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部分患者可选择靶向药物的治疗。比如吉非替尼原研品零售价为500元/片(250mg),每天用药一片,每月药品总费用为1.5万元,年费用高达18万元,高昂的药价使许多患者望而生畏。

  “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优质的药品和可承担的药价紧紧‘把控’着患者的求生欲和家庭的可负担性。”徐国华表示。

  零关税释放积极信号

  “受药品种类不同、是否享受最惠国待遇不同等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对进口药品征收的关税税率不同,低的在2%左右,高的为8%。虽然价格不会大幅‘跳水’,但零关税后最直接的受益者,是长期使用靶向药物的患者。”林天民给经济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综合计算进口药实际关税税率约4%,中国抗肿瘤药市场约1400亿元,其中进口药占1/4,约合300亿元左右,零关税后可以减少肿瘤患者12亿元的开销。

  “以往进口靶向药巨大的价格差距,催生出庞大的药品代购群体。当时,利用港澳自由行机会从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带回药品服用的现象并不少见,还有专门去欧美、印度购买的。在医药流通环节,层层叠加的费用和税费是绕不开的‘槛儿’,这也造成了药价高。”一位做过靶向药代购的行业人士向经济导报记者透露,进口抗癌药是要进医院,医院可在实际采购价的基础上加价10%-15%,而代购所收取的费用微乎其微。[page]分页标题[/page]

  “关税降低后,进口抗癌药物的定价势必下降,而药价降低后又为最后进入国家谈判体系奠定了一些基础。国家级别的谈判使得药企的销量变大,进一步促使企业让利。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徐国华认为,我国已经对很多药物多次降低关税,关税对药物最终价格的影响正在变小。患者选择进口药,很多时候也是无奈之举。除降关税外,将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各种不合理加价等,特别是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才是解决“天价药”问题的真正所在。

  倒逼国内药企增加话语权

  “作为国内主要的抗癌药物和抗感染药物生产企业之一,研发人员用6年时间研制出国内首个与吉非替尼原研制剂同等疗效的药品‘伊瑞可’。”齐鲁制药集团总经理李艳表示,与高价的原研药相比,“伊瑞可”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经济导报记者从山东省肿瘤医院了解到,经过临床对比研究,国产吉非替尼(伊瑞可)与原研药生物功效、临床效应一致,可对高价吉非替尼实现替代。目前伊瑞可的价格在1600元左右一盒,对肺癌患者来说,增强了用药的可及性和依从性。

  “从供给端来看,进口抗癌药是按照国外的研发成本和支付水平定价的,这种产品本身的定价就非常高,所以关税降为零实际上对终端价格影响不大,国内普通家庭依然难以承受。而国内药企从研发到生产具有更低的成本优势,当针对同一适应症的药物获批上市后,国产药物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也能覆盖更大人群,最终获得较大销售额。”林天民欣喜地表示,注重研发投入、加快药品创新度,我国医药企业的话语权逐渐显现。

  曾有专家表示,国内一类新药盐酸埃克替尼上市,一举打破肺癌靶向治疗长期被进口药垄断的局面,上市当年销售额即超过2亿元。实践证明,国产药创新发展,才有实力挤掉进口抗癌药的价格“水分”。

  “尤其是肿瘤领域,未被满足的药物需求空间还相当大,药物规模维持较高双位数增长。零关税政策在长期会产生一种倒逼机制,促使国内药企以更快、更有效的方式提高研发水平和生产能力。”林天民认为,从行业竞争角度看,国内药企尤其是创新药企还处在行业高速发展的红利期,应该把握机遇。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