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研发“中国芯” 真正有用的是市场化力量|中国芯|研发|行业

时间:2018-04-23 10:03|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吴丹青

  [每18个月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一番,成本却下降到一半。美国根据摩尔定律在芯片行业取得领先优势,赚取高额利润,并不断积累这样一个正循环。]

  为什么中国可以造出两弹一星,却造不出高端芯片?为什么科技发展到可以上天入海,却造不出高性能的发动机?

  美国近日对中兴通讯发出的7年出口禁令引发了大众对中国芯片自主创新的关注。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芯片自主创新能力弱是因为国内重视赚钱、忽视发展技术,风投资金大量投资于互联网领域,而非尖端技术上。中兴今日之痛是长期忽视基础研究、忽视技术创新的恶果。

  笔者在芯片行业有长达16年的工作经验,对以上观点并不认同。芯片行业是一个有显著先发优势的行业,中国很难靠大量投资来追赶美国,更不可能只依靠包括基金、风投在内的民间投资。中国芯片行业要想打个翻身仗,还需要有自己的“曼哈顿计划”(上世纪40年代美国研制原子弹的计划)。

  国产芯片的后发劣势

  近几年,中国在通信行业进步很大,特别是中兴、华为在整机通信设备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在国际上都有了制定标准的话语权,但在核心芯片方面仍然一直受制于人。这实际上是美国选择性的国际分工和芯片行业的特性造成的。

  在国际竞争中,美国在系统集成方面很难阻击中国竞争者,所以在近年来选择逐步放弃整机设备,而将更多资源和力量集中到上游芯片的开发。这就造成了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中国的优势就集中在做整机设备或者系统集成,美国的优势在于核心零部件研发,并且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举一个浅显的例子,比如上世纪90年代英特尔AMD间令人印象深刻的芯片大战。当年英特尔领先AMD半年研发出486芯片,在这半年里,英特尔就可以迅速将产品高价推向市场,半年后,当AMD研发出芯片进入市场时,英特尔已经收回成本并赚得高额利润,这时候英特尔就开始以降价的方式阻击对手,把芯片价格迅速降到成本线附近,同时把赚到的利润投入到新一代芯片的研发。AMD作为后发者,虽然投资巨大,获利却很微薄。这就是摩尔定律所说的,每18个月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就会翻一番,成本却下降到一半。美国根据摩尔定律在芯片行业取得领先优势,赚取高额利润,并不断积累这样一个正循环。

  目前中国芯片行业也面临后发劣势。每当我们好不容易研发出一代芯片后,美国的先发企业马上降价,投入新一代芯片研发,后发企业投入巨资的结果是根本不可能赚到钱。

  那么中国国产芯片行业有没有可能取得跨越式发展呢?芯片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有三个特点:第一是特别重视技术积累,很难跳过一代芯片直接进入下一代,欧美芯片行业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起步,国产芯片技术积累这一块差距很大;第二就是这种破格的研发需要高人力成本;第三是IT行业只有把量做大才能摊低巨额的研发成本。因为后发劣势,国产芯片没有足够的使用量,芯片中的很多缺陷和不稳定性很难被发现,所以在性能和价格上都没有优势。

  总之,发达国家在芯片行业的先发优势一定会造成我国国产芯片连续亏损的情况,笔者认为,基于芯片产业的特性,并不是说光靠国家巨额投资就可以实现芯片行业的跨越式发展的。

  国产芯片不能只靠补贴

  实际上,国家对芯片行业的补贴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家就启动了自主研发型专项基金来补贴芯片、半导体研发,像上海华虹、中芯、宏力等公司都是那时候发展起来的,后来又搞了“核高基”专项,国家陆续投了上百亿元,但是效果一直不太明显。

  随后,国家改变思路,想要靠收购国外企业获得技术,但这种想法很快被美国发现,收购方案一再被美国否定掉,中国的大笔并购资金并没有获得通信、存储、处理器、传感器、射频、高端模拟等核心技术。事实证明,这两条路都走不通。[page]分页标题[/page]

  对于目前热议的民间投资为何不进入高科技行业,笔者认为这基于民间投资的逐利本性,是无可厚非的。民间资本投资外卖、打车等互联网行业,原因在于投资这些行业见效快,半年、一年就可以看到回报,处在风口上的互联网行业也可以创造无限想象空间,这符合资本的趣味。试想有哪些理性的资本会投资像AD/DA这种成熟的芯片呢?

  单单靠国家补贴和投资,中国芯片行业要想逆袭是很难的,但近年来华为等一批公司在芯片研发方面取得的成绩也让人看到了希望。像海思、紫光展讯锐迪科、汇顶科技等企业已经跻身国际一流公司行列,特别是海思研发出的麒麟芯片,应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是一个奇迹,从性能和价格上讲已经可以和国际高端芯片匹敌了。但在华为成功的背后付出的代价是,海思连续9年亏损,却年年坚持投入。华为能够这样忍受高亏损的一个原因,是它在通信行业有足够高的基本利润;另一个原因是它不是上市公司。华为付出的代价不是其他公司可以忍受的。

  随着近年来对芯片战略意义的重视,各地政府的投资热情高涨,据说国内已上了好几百条集成电路生产线了。但这些生产线可以带来中国芯片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吗?笔者对此表示存疑。

  芯片本身是个很长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料设备、中游的加工制造以及下游的设计。其实,我们投资的生产线基本上还是芯片代工环节,这种思维其实还是工业化时代依靠大量要素投入的思维,实际上没有意义,因为代工这块,我们国家已经有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这样的企业。我相信这样的投资大部分还是比较低端工艺的重复性投入,很容易造成严重的低端产能浪费。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市场化的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民用行业。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的产业变迁,已经达到一种几乎完美的地步,所以笔者的观点是我们在管理方面要做一个很好的规划,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

  发挥民营资本的积极性

  笔者认为,中国国产芯片有条件攻破难关。首先,我们有市场优势。我们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现在,我们下游的整机生产商在国际上已经有一定的发言权了。其次,中国有劳动力优势。中国早期发展出口加工业靠的主要是农民工红利,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中国的农民工红利在慢慢消失,出现的新的红利是工程师红利。中国每年毕业几百万理工科学生,大量外企深耕中国多年,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第三是资本优势。中国现在不缺钱,关键是怎样把钱引导到核心的技术产业上。第四是体制优势,也就是我们讲的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鉴于芯片产业的特征和我国发展芯片产业的条件,笔者认为中国芯的崛起之路应该是这样的:

  首先,要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做到国家支持和民间资本结合。笔者建议不要再用以前那种指定科研院所专项补贴的方式,更合适的方式应该是国家采用用户补贴的方式,比如说对于采用国产芯片的下游整机厂商可以给每块芯片适当的补贴。原因在于,一来芯片行业市场研发成本非常巨大,所以只有当它的量足够大的时候,才能把这个研发成本降下来。二是一个芯片的成熟,需要通过整机厂商的磨合,不然是很难完全成熟的,所以国家应该补贴奖励下游厂商采用国产的芯片。而且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国家并没有特定地去扶持某个厂商,国内芯片公司之间互相竞争,芯片的研发、生产是通过整机厂自己决定的,这样既兼顾了市场化的竞争,也补贴了国内芯片生产厂家的研发成本。

  其次要支持初创公司,降低芯片行业的成本。我们中国缺的不是低端代工生产线,缺的是高端的核心芯片生产商,所以没必要投几十上百家公司,而应该重点扶持有能力的初创企业。国家应该设立支持高端芯片创业的资金,通过税收等财务政策进行补贴,其中一定要发挥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形成正向循环。只有获得可持续的利润,才能够把这个事情坚持做下去。[page]分页标题[/page]

  最后就是人才的积累。中国的人才已经遍及海外,为什么不能为国所用?芯片软件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都是人力资本为主的行业,必须要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

  对于这次中兴事件,有声音认为这是中国电信行业的一个灭顶之灾,也有声音认为这是中国芯片的机会。总的来说,我对中国的通信行业包括芯片行业并不那么悲观,这次事件应该是危中有机:一方面是让我们看到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后果;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国家意识到,经济发展模式确实应该从地产驱动慢慢走向技术驱动。虽然转型会非常艰苦,但我们必须要坚持,在芯片行业,我们还是要相信市场化的力量。

  (作者系国际知名芯片企业研发高级主管)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