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去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4700亿元

时间:2018-04-23 20:55|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本报记者 李争粉报道

  4月18-19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2018大数据产业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的《大数据白皮书(2018年)》显示,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4700亿元,同比增长30%。大数据在政策、技术、产业、应用等多个层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

  “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对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和国家治理产生着深刻影响。”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张峰在致辞时表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时期。利用大数据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动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客观需要,对推动我国经济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多个层面取得显著进展“在刚刚过去的 2017 年,大数据在政策、技术、产业、应用等多个层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大数据部主任魏凯在发布《大数据白皮书(2018年)》时表示。

  在政策层面,大数据的重要性进一步得到巩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章中,专门提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我国大数据发展重点方向。

  在技术层面,以分析类技术、事务处理技术和流通类技术为代表的大数据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开源为主导、多种技术和架构并存的大数据技术架构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大数据技术的计算性能进一步提升,处理时延不断降低,硬件能力得到充分挖掘,与各种数据库的融合能力继续增强。

  在产业层面,我国大数据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据权威咨询机构 Wikibon 预测,大数据在 2018 年将深入渗透到各行各业。

  据魏凯介绍,对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规模,目前各个研究机构均采取间接方法估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结合对大数据相关企业的调研测算,2017 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 4700 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大数据软硬件产品的产值约为 234 亿元,同比增长 39%。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8年)》中的数据显示,2017 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达到 27.2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超过 20.3%,占 GDP 比重达到 32.9%。其中,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于数字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

  大数据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在继续深化。

  利用大数据可以对实体经济行业进行市场需求分析、生产流程优化、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能源管理、提供智能客户服务等,这不但大大拓展了大数据企业的目标市场,更成为众多大数据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此外,随着融合深度的增强和市场潜力不断被挖掘,融合发展给大数据企业带来的益处和价值正在日益显现。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2017 年大数据产业地图的统计,为金融、政务、电商三个行业提供大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最多,分别占比 63%、57%、47%。

  “大数据企业正在尝到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带来的"甜头"。”魏凯表示,“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不断加速,但实践中仍然面临着缺乏高质量数据、缺乏平台级工具、缺乏成熟商业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实体经济行业充分利用大数据的价值。”

  对此,《大数据白皮书(2018年)》建议,一是要制度与技术双管齐下,打破数据孤岛。近年来,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政策举措一直在加强,然而效果与预期还有差距,未来,技术如能进一步取得突破,数据共享和流通将有望再前进一大步。二是要内部与外部多重并举推动数据治理。未来,随着每个企业都将成为数据驱动的企业,企业内部数据资产需要尽早完成。三是要促进业务与数据加速融合,深化数据应用。当前,需要鼓励企业不断融合生产系统与业务系统。这需要大数据技术企业不断提升大数据平台和应用的可用性和操作便捷程度。[page]分页标题[/page]

  “四是要监管与自律同时推进,保障数据安全。”魏凯表示,一方面需要强化数据法律的建设,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领域的法律监管,另一方面需要强调行业自律。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