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退票风波为猫眼上市添未知数

时间:2018-05-09 16:03|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在线票务平台既参与出品工作,又全权包揽发行工作,是否会造成电影市场秩序失衡?是否会影响市场公平性?这种质疑若无法打消,将会影响猫眼电影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

  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

  在异常退票事件发生后,人们除了猜测始作俑者的身份,还在心里泛起了嘀咕:退票风波,是否会对猫眼电影的上市进程产生影响?

  猫眼电影原为美团电影,2012年上线。2016年4月,美团大众点评CEO王兴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分拆猫眼电影业务,成为一家完全独立运营的公司。一个月后,光线传媒(300251,股吧)发公告称,以约6%的股份和23.83亿元现金获得猫眼电影57.4%的股权,成为猫眼电影的大股东。2017年9月,猫眼电影和微影时代实现战略合作,共同组建一家新公司“猫眼电影微影”,整合后猫眼电影估值约为137亿元。

  得益于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的高速增长以及人们网购习惯的养成,猫眼电影一路发展壮大,整合后的猫眼电影和阿里旗下的淘票票已经在互联网票务市场上形成了“双寡头”对战格局。

  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559.1亿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近20%;进入2018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增长,连续3个月票房持续井喷。据国家电影局数据,2018年一季度全国电影市场共产出票房202.17亿元,较去年的144.6亿元上涨39.82%。

  从表面上看,形势一片大好,坐在行业头把交椅的猫眼电影开始寻求上市。2016年开始,猫眼电影上市的传闻就频频传出,一直到2017年6月,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上海电影节期间,才公开表态称猫眼电影有独立上市的计划。

  根据最新消息,猫眼电影年内将赴港上市,拟估值200亿元,募资10亿美元,承销商为美银美林、摩根士丹利。知情人士透露,年内上市概率很大,目前正在积极推进。

  但每每谈起上市,猫眼电影的盈利状况都是躲不开的话题。

  2017年5月,光线传媒发布的《关于出售资产暨关联交易的公告》中显示,猫眼电影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亏损5.11亿元;而时隔4个月之后,光线传媒再次发布的《关于参股公司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显示,猫眼电影2016年营收10.32亿元,净亏损1.09亿元;去年1月至5月营收10.2亿元,净利润7312.57万元。

  短短4个月时间,猫眼电影2016年的亏损数额由5.11亿元变为1.09亿元,其中缘由外人不得而知。但有分析指出,光线传媒股权收购的仅仅是天津猫眼电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故财报中披露的相关数据也仅限于该家企业。而天津猫眼电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还同时拥有两家关联企业——猫眼电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天津猫眼电影营业有限公司,不排除猫眼电影把部分成本转移到两家关联公司的可能性。

  法治周末记者在公开资料中并未查到猫眼电影2017年的营收状况,不过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2017年6月公开表示猫眼电影当年已实现盈利。

  说不清的盈利状况是猫眼上市面临的一道坎,如今这道坎还未跨过去,退票风波就出现了。《后来的我们》退票涉及票房1300万元,这些数据是否会影响猫眼电影的营收及上市进程呢?

  对此,光线传媒独立董事、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若猫眼电影和光线传媒合并报表,退票事件或多或少都会对光线传媒的下季度业绩报表产生影响。但他认为,《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已经对票房产生上千万影响,不过猫眼电影只是电影的出品方之一,因此出品成本会被摊销,影响也会减少,暂时看不出退票事件对猫眼电影上市的影响。

  但也有声音指出,此次退票风波对猫眼电影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损失了几百万元的票房收入,而是引起了业内对其商业模式的质疑:在线票务平台既参与出品工作,又全权包揽发行工作,是否会造成电影市场秩序失衡?是否会影响市场公平性?这种质疑若无法打消,将会影响猫眼电影的品牌形象和用户信任。[page]分页标题[/page]

  责任编辑:王硕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