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发展金蚕经济 助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

时间:2018-05-16 20:47|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本报记者 李晓红

  “丝绸之路实际上为陕西的对外开放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载体,通过这个载体陕西可以利用路陆交通、欧洲班列、空中枢纽的地位,实现全方位与丝绸之路国家的相通和交流。‘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好的历史机遇,能够深化开放合作的意识,深化共赢的意识,促进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5月13日举行的2018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论坛上表示。

  作为“第三届丝博会”的重要活动,2018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论坛由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发改委、陕西省文物局和安康市政府承办,主题为“丝路之源·幸福安康”,聚焦“一带一路”建设和安康发展。

  发挥金蚕经济 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

  “上世纪80年代,从安康出土的鎏金铜蚕就是千年丝路历史的见证,是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见证,也是接续丝路情缘的使者。”陕西省副省长魏增军在致辞中表示。

  对于如何借助“鎏金铜蚕”来挖掘丝路文化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发展,龙永图认为,“鎏金铜蚕”出自安康、出自陕西,这已经为安康找到了融入“一带一路”的名片。这样一个新的名片能够让陕西在“一带一路”当中找到参与的信心,既然“鎏金铜蚕”已经去过一些地方做展览,陕西完全可以把“鎏金铜蚕”和其它陕西文物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去展览,让世界来见证丝绸之路的历史,把它变成一种拉近相互感情,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手段。

  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肖云儒则表示,“鎏金铜蚕”是一个切口,我们要用一种大文化的眼光看待它。“鎏金铜蚕”不仅是安康的财富,也是陕西、是中国的财富和自豪,我们应该放大陕西的文化含量,把“鎏金铜蚕”变成我们丝绸之路的一个象征。做成文创产品,让更多的人知道“鎏金铜蚕”,知道安康、了解陕西。

  “此外,我们还要把套现思维转化为套局思维,真正深入研究‘鎏金铜蚕’的文化含量、历史含量、市场含量,将方方面面都研究透,然后叠加各方面力量,为它打造一个大平台,这个平台可以在全国乃至丝路招商,这就是套局思维。届时,安康和陕西完全有可能把握‘鎏金铜蚕’这个切口,将产业做大做强,让中国软实力走出去。”肖云儒说。

  推动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龙永图指出,“一带一路”根本上是为了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从内蒙古到新疆,到云南、广西,到陕西、四川、重庆这样西部地区,只有向西向南开放,寻找国际合作空间和合作伙伴,这样俄罗斯、蒙古国、中亚地区、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就会成为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庞大国际空间和国际合作伙伴。西部地区要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在论坛上深入解读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从产业层面,用了大量数据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指出过去靠大量的资本投入、资源投入、劳动力投入来刺激经济高速增长,这种招法现在越来越不太管用了。现在要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课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要靠创新,靠绿色增长。而安康市的“生态立市”是用更高层次的开放来推动增长。不要简单的来理解“一带一路”,要放在整个党中央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新的战略下,走一个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