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产业观察|啤酒业绩复苏背后一众公司靠补贴生活 3-5年格局或生变

时间:2018-05-29 20:50|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和讯网消息 近半年,消费升级趋势带动,所有消费品板块在二级市场均表现不俗,啤酒板块亦不例外,通过研究上市公司财报发现,啤酒板块去产能初现成绩,却存在严重依赖补助的现象,使得其似乎缺乏继续上涨的支撑力。

  财报盘点1:华润啤酒营收净利倒挂 燕京啤酒(000729,股吧)110亿创收净利仅1.6亿

  为提供数据支撑,和讯网对8家啤酒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进行了盘点。

  在营收方面,2017年相较去年的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4家公司处于同比下滑状态,其中兰州黄河(000929,股吧)下滑最大,超过10%;而在4家增长的公司中,珠江啤酒(002461,股吧)同比增幅最大,为6.23%,实现营收37.64亿元,其余公司增幅均不足5%。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整理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整理

  其中,中国啤酒两大巨头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600600,股吧)创造营收的能力不相上下,分别为297.32亿元和262.77亿元,位列一二,但华润啤酒同比增速为3.62%,而青啤仅有0.65%。而像兰州黄河等地区性啤酒品牌营收均不足10亿元,西藏发展(000752,股吧)垫底,也是营收唯一不足5亿元的啤酒上市公司。

  相对营收,净利润更能代表企业真正的获利能力。在对比之下,呈现了一定的变化。整体来看,业绩改善趋同,净利润同比增加的有6家公司,且增幅较大,最大的惠泉啤酒(600573,股吧)高达13倍,最低的西藏发展也有近20%的增幅;仅有华润啤酒、燕京啤酒2家出现下滑现象,下滑幅度分别为16.42%和48.3%。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整理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整理

  与营收不一致的是,青啤以12.63亿元的净利润排名第一,而华润啤酒以11.86亿元排名第二。值得注意地是,华润啤酒在营收和净利数据方面出现了巨大差异,营收增长3.62%但净利却下滑了16.42%。

  此外,燕京啤酒的获利能力也让人大跌眼镜,110亿的营收排名第三,近乎青岛啤酒(排名第二)的一半,超过营收第四的重庆啤酒(600132,股吧)3倍,而净利润却只有1.61亿元,仅为青岛啤酒的1/12,不足重庆啤酒的一半。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2018年一季报整理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2018年一季报整理

  一季报与年报情况大体相似,嘉士伯旗下的重庆啤酒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比增幅高达56.95%,而巨头青岛也保持稳健增长态势,燕京啤酒实现了负增长到正增长的蜕变,不过增速仅为0.83%。[page]分页标题[/page]

  财报盘点2:揭秘啤酒“吃补贴”真相 珠江啤酒曾靠补贴扭亏为盈

  啤酒行业也是“吃补贴”的重灾区,这一点从财报中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可以印证,和讯网通过对比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和净利润发现,9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差异较大(我们规定变化幅度大于或等于20%为较大),其中以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在列的依靠补助过日子的有5家,而华润啤酒似乎特立独行。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整理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整理

  具体来看,青岛啤酒的非经常性损益高达3亿元,燕京啤酒近2亿元,位居其次,惠泉啤酒7000万元、珠江啤酒也有4100万元。那么这些非经常性损益究竟是否为补助呢?和讯网从9家上市公司中摘取了四家较大的公司,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年报整理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年报整理

  从数据来看,这四家上市公司每年收到的补助都不少,基本都维持在40%左右的高位。2017年,燕京啤酒实现净利1.61亿元,其中补助为1.27亿元,补助占净利润比例高达78.88%,珠江啤酒、华润啤酒、青岛啤酒以45.95%、36.51%、33.89%位居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珠江啤酒盈利仅1.14亿,补助却高达8.44亿元,也就是说其实抛除补助后的珠江啤酒在这一年是亏损的,然而这样的情况其实不知发生在珠江啤酒身上,有很多像兰州黄河、惠泉啤酒等地区性的啤酒企业正在遭受、或即将面临靠补助“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狂热的资本市场还能经得住多久的考验呢?

  啤酒企业承压集体涨价 分析师预测3-5年啤酒行业格局或将生变

  据研究机构观点,2018 年,啤酒上游成本压力仍较大,甚至有超越17 年之势。

  在成本压力下,啤酒企业掀起集体涨价潮,燕京在2017 年底率先提价,青啤、华润、百威在18Q1也纷纷宣布调价,各厂商提价幅度约5%-10%。

  那么,这一轮涨价能否支撑本轮的反弹呢?

  首先,在消费升级驱动下,啤酒产商开始向追求利润转变,纷纷转型中高端产品,这样的转变最直观的将反应在毛利率上,拿以上9家上市公司2017年与18Q1毛利率做比较,结果仅有兰州黄河和惠泉啤酒实现增长,而除青啤外、重庆啤酒、珠江啤酒、燕京啤酒均出现较大下滑。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年报整理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年报整理[page]分页标题[/page]

  其次,对比华润、青岛在内的5家上市公司销售费用率发现,从2016年-2018年Q1,大多数公司销售费用率有所降低,这也正印证了啤酒厂商向净利润转变的趋势,而华润啤酒转变似乎有所迟缓,仍有追求市场份额之嫌。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年报整理
数据来源:和讯网根据各上市公司年报整理

  再次,近年来受消费升级影响,中国高端啤酒销售额占比不断提升,2016年已提升至28.3%,很多啤酒企业也将重点倾斜至制造中高端的精酿啤酒,例如,青啤的“奥古特、鸿运当头、纯生”等高端产品销量增长比崂山快,华润啤酒也在加大开发中高端啤酒,目前已推出雪花脸谱、雪花黑啤等中高端品牌。在这一行情下,对原主打中高端品牌啤酒例如百威、嘉士伯、青啤等有明显优势。

产业观察|啤酒业绩复苏背后一众公司靠补贴生活 3-5年格局或生变

  此外,啤酒行业一直是处于产能过剩状态,从2015年开始,各大啤酒巨头纷纷关闭小工厂以缩减资本开支,例如,华润啤酒在2015-2017年陆续关停了13家工厂,百威在2016-2017年中国关停了8家工厂,嘉士伯在2017年关闭处理了中国17家工厂,珠江啤酒也在2017年3月关闭了生产普通低端瓶装啤酒的汕头工厂,燕京啤酒也先后发出公告宣布关闭部分工厂。

  各大工厂缩厂计划进行的如火如荼,小工厂更难逃倒闭的命运,在这种趋势下,行业洗牌将加速,尽管啤酒行业集中度已然很高,但据中泰证券分析师分析未来3-5年内,啤酒行业将迎来新一轮集中。

产业观察|啤酒业绩复苏背后一众公司靠补贴生活 3-5年格局或生变

  在当前缺乏投资热点、投资标的的资本市场,啤酒等消费品恰是满足了广大投资者的需要,但如果业绩支撑不及预期,狂热的资本市场又能持续多久呢?对此,和讯网将持续关注。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