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最懂我的人,为何能伤我最深?
原标题:大数据“杀熟”, 人工智能的伦理挑战
当你和你的朋友在网上订同一间房;或者,同一个人用不同手机叫车回家,有可能支付不同的价格。蒙圈的你,可能没意识到,这是遇上了大数据“杀熟”。
对大数据“杀熟”的关注,成了网络一股热浪。消除社会公众对大数据被滥用的关注,避免“技术的贪欲”,是人工智能时代不可回避的现实选项。
同样的服务和产品,以不同价格卖给用户,本质上迎合了网络商业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终极目标——
51%的人遭遇大数据“杀熟”
大数据“杀熟”,现在已成网络热词!
“杀熟”为人关注,起因于一名网友的亲身经历。网友“廖师傅廖师傅”在微博上称,自己经常通过某网站订同一个出差常住的酒店,常年价格在380-400元。他用自己的账号查到酒店价格是380元,但朋友的账号查询显示价格仅为300元。
之后,更多的人在网络或媒体上曝光自己被“杀熟”的经历。一位网友称,自己在某电影票订票平台上,用新注册的账号、普通会员账号和高级会员账号,同时选购一张同场次电影,票价相差5元以上。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是,51.3%的受访者遇到过大数据“杀熟”,59.1%的受访者希望规范互联网企业歧视性定价行为。著名品牌战略专家李光斗称,同样的服务和产品,用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用户,本质上迎合了商业公司利润最大化的终极目标。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就是以前的“价格歧视”,是商业公司试图对消费者差异定价的行径。
大数据“杀熟”,也不仅仅出现在中国。
2000年,亚马逊选择了68种DVD碟片,根据潜在客户的购物历史、上网行为等信息,确定不同的报价。例如, “泰特斯”的碟片对新顾客的报价为22.74美元,而对老顾客的报价为26.24美元。亚马逊通过新的定价策略,提高销售毛利率。事件曝光后,亚马逊公司总裁杰夫贝佐斯公开道歉,称这只是向不同顾客展示的“差别定价实验”。
在网上查询,可以看到不少网友在国外被“杀熟”的经历,比如,在知乎上,网友提到:“英国也这样杀熟,比如宽带、车险什么的。每年一定要换一家,才更便宜。”
从纯技术上讲,大数据“杀熟”,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电子商务研究专家曹磊指出,所谓大数据“杀熟”,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同的平台制定了不同的价格,一是同一平台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了不同的价格,比如同一产品或者服务,电商平台向熟客推荐价格更高的高端产品或服务,甚至给老顾客更高的报价。
网络平台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悄无声息地侵蚀“消费者剩余”——
“最懂我的人,伤我最深!”
人们不禁疑问:大数据,为何能“看人下菜”?
“大数据分析能力之强,有时候可能超出普通人的想象。甚至一两次简单的上网经历,可以推断你的年龄、职业、爱好等。”从事消防网络工程的王胜国,是个萨克斯爱好者,他仅有两次在网上浏览萨克斯产品的经历:“现在一打开手机,会自动跳出相应的产品和价格。好像对方是我熟悉多年的朋友。”
“大数据对人的分析,是全面的,不仅仅是上网购物的记录。”来自南京的数据专家陈建明举例,现在很多软件后台内置位置数据功能,通过记录用户的住址、常去的消费场所等地理信息,判断其消费能力,使得“用户画像”更为精准。哪怕是一个手电筒APP,在安装时也需要用户同意包括读取位置信息、通讯录在内的几十项权限授权。某互联网巨头企业的首席科学家曾坦承,大公司的产品常常不是为了收入而做,而是为了用户的数据而做,在某一个产品上收集的数据,会用于在另一个产品上获利。
经济学角度来看,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成本大为降低,应该增加一部分消费者的消费福利,产生“消费者剩余”。清华经管学院市场营销系副教授孙亚程认为, 网络平台正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科技力量,悄无声息地侵蚀“消费者剩余”。[page]分页标题[/page]
人工智能通过给海量数据的梳理,让现代企业具备无限提升效率和精准服务的可能。但是,现在的网络平台,却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消费者精准靶向营销,不同用户不同定价,特别是一些对价格不敏感的消费人群,溢价提供服务,从而出现了越是老用户价格越高的怪象。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最懂我的人伤害”。
数字经济的问题,背后是技术伦理的准备不足;广泛共享的大数据,需要健康平衡的数字化生态——
数字权力,要避免“技术的贪欲”
很显然,大数据“杀熟”,罪不在大数据。技术是中性的,大数据技术的更加广泛应用,是数字化社会的大势所趋。但是,因为算法的“黑盒”属性,用户与互联网企业之间存在“信息鸿沟”,消费者处于弱势。
大数据为世界打开了无限可能,更会对经济运行机制产生重要影响。拥有大数据的同时,应该反思大数据的各种不同用法的潜在成本和收益。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企业“杀熟”,降低顾客忠诚度,对互联网电商行业有负面影响,有必要消除社会公众对大数据是否被滥用的顾虑。
公众当然需要自我保护,包括货比三家、谨慎APP授权,等等。技术上也可探索。比如,有专家提出,利用新兴的区块链技术改变数据存储的方式。作为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区块链每个用户都能作为单个节点存储数据。这样就能够极大地避免数据被篡改以及滥用,从而避免数据泄露以及被杀熟的可能。
尤其重要的是,大数据时代,需要数字社会的技术伦理,不能让数据规则落后于数字化的生活现实。当数字经济的发展遇到问题,市场自身无法调整解决,需要尽快完善数据保护方面的立法。
2016年4月27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法律条例,2018年5月25日生效。 它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和存储使用,规定更高的透明度与管控。根据这项“史上最严的隐私条例”,违规最高罚金可达公司全球总收益的4%或2000万欧元。
大数据是 “双刃剑”,要想用好,离不开政府的管控。有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适用价格歧视的法律主要有价格法和反垄断法。这两部法律与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时代商业,不够匹配。互联网行业很多头部企业,也具有天然垄断性。显然,面对出现的新问题,我们有理由拿出新举措,完善监管方式,并推动形成相应的制度建设。
随着5G时代的即将到来,面向万物互联,大数据的深度利用与广泛共享无法扭转。打造一个健康平衡的数字化生态,路虽长,但不能坐等。期待在最快的将来,我们能听到:“大数据,最懂我的人,爱我最深!”(记者 郑焱)

- AMD助力微软Windows 11 为用户带来强大、可靠的计算能力2021-10-09 16:20
- 游戏玩家为之疯狂!Chinajoy2021 AMD展台那些火爆的瞬间2021-08-02 15:39
- 全场最佳 AMD Chinajoy2021展台圆满收官2021-08-02 15:38
- AMD 锐龙5000G系列处理器正式亮相Chinajoy20212021-08-02 11:50
- 极速制胜 制霸游戏 AMD携多款游戏神器扬威Chinajoy2021-08-02 11:44
-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2021-03-22 11:08
- 刚刚!我又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了!2021-03-22 11:04
- 中国电科(3月1日-3月7日)要闻回顾 | 资讯轻阅读2021-03-22 10:47
- 我国将建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何是三江源2021-03-22 10:43
- 美国硅谷上演“大逃亡”:郊区成科技精英避难所2021-03-22 10:41

- 18:01易萃享:27 年康力匠心,铸就数智健康新标杆
- 17:54易萃享:以数智之力,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
- 17:27易萃享:不止是营养机,更是家庭健康管理中心
- 17:19易萃享:AI 赋能,解锁 “一人一案” 的营养新范式
- 17:09易萃享:1000 日夜打磨,让精准营养走进寻常家
- 19:41政产协企四方联动 | 浙江省住建厅、九牧、链筑、房企共研:好房子需配备智
- 19:40武汉智博会 | 卫浴独家!九牧携产业链伙伴智造中国“好房子”
- 19:39九牧领跑科技卫浴新赛道,“好房子” 实践响应十五五规划
- 20:40东方药林百年纳:科技赋能 开启活力健康新航程
- 20:35东方药林百年纳:四大专利加持 解锁现代健康新方案
- 20:29东方药林魔术丝:传承本草智慧 点亮现代秀发之美
- 20:18魔术丝白黑客防脱育发液:天然植萃赋能 解锁秀发焕变密码
- 20:06竹奥秘毛巾:东方药林创新竹锟科技的匠心之作
- 19:23东方药林竹奥秘:解锁竹萃能量 重塑健康生活理念
- 12:21南京市人才一期发展基金合伙企业子基金遴选结果公布
- 18:43水井坊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
- 17:58去信任的商业文明:当算法取代权威,当信任回归众人
- 20:29助推高质量产业发展·创投实录|华青领创:敢于“掀桌”,方见新“视界”
- 12:32“第一届传媒可持续发展·ESG作品榜”正式发布 2025企业可持续发展大
- 18:28【一个世界 无限场景】泽瑞萬象元宇宙计划正式启动 & 全球首秀
- 07:45纳米晶体甲地孕酮,让肿瘤患者体重“向上”,生存“向上”
- 21:40创投集团直投企业瑞为新材获得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 12:19九牧智能卫浴助建中国“好房子”,杭州好房子私享会今日召开!
- 14:04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如何打造高效资产证券化产品
- 17:01ChainVault亮相伦敦区块链大会:引爆欧洲RWA新风口
- 17:00Auricore亮相伦敦区块链大会,定义黄金RWA全球新标准
- 17:00STC亮相伦敦区块链大会,开启绿色RWA的新篇章
- 16:59POLEX亮相伦敦区块链大会:AI驱动欧洲RWA金融新纪元
- 15:15专业筑基,体系赋能:YS(应氏)家族资产管理体系获著作权保护
- 11:34第一财经《秒懂金融》AI数智人应用案例再获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