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易界独家 | 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投资分析

时间:2018-06-22 00:59|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1. 中国医疗行业概况

  自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爆炸式成长,尤其在过去十年的黄金发展周期,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同,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人民对于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医疗行业的诉求也明显上升。而在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的人口老龄化、社会城镇化、和高压生活节奏影响下,医疗健康行业也逐渐被社会大众所重视。与此同时,中国近年来不断推出一系列的政府政策,将医疗健康产业提拔至国家战略。

  据市场媒体统计,中国在过去五年期间大健康产业年均增速保持在13%以上,约为中国GDP平均增速的两倍之多。市场规模在2016年达到6.5万亿元,预计在2018年达到7.8万亿元,并在2020年超过8万亿元。根据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产业总规模则将有望在2030年达到16万亿元。

  由此可见,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机构都充分了解到中国医疗产业未来的庞大市场,各方也试图寻找政策利好及资本青睐的细分投资领域,开展下一个医疗产业的黄金十年。

  2.医疗行业跨境并购概况

易界独家 | 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投资分析
  随着近几年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不断升温,2017年医疗跨境并购活动持续保持高成长,交易金额及交易数量都创下历史新高:

  2017年交易数量达到48起,相较2016年增长45%,2012年以来的年化复合增长率超过50%;2017年整体交易金额超过92亿美元,较前一年增长48%,五年来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63%。

  图一:2012-2017年中国医疗行业跨境并购概况单位:交易金额(左轴、亿美元);交易数量(右轴、起)

(注解:数量统计包含未披露金额的交易 / 金额统计只包含有披露金额的交易)
(注解:数量统计包含未披露金额的交易 / 金额统计只包含有披露金额的交易)

  在全球资金持续保持宽松的情况下,中国医疗跨境并购平均单笔并购金额和最大并购交易金额在近三年也呈增长态势:平均单笔并购金额由2015年的1.5亿美元上升至2017年的2.5亿美元,涨幅近67%;全年并购交易案的最高金额也由10亿美元上升至13.3亿美元,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科瑞集团连续两年进行大规模跨境并购。按照集团整体战略计划,以内生性发展+外延式并购的双重管道,力图将旗下的上市公司“上海莱士(002252,股吧)”打造为世界顶级血液制品龙头企业。凭借自身的国内领先地位,加上收购BPL和Biotest具有极高行业地位的优质血液制品企业,筑起外人无法撼动的行业壁垒。

  科瑞一举拿下2016及2017年中国医疗行业跨境并购的单笔并购金额冠军:

  2016年,科瑞以12亿美元的金额收购英国血液制品企业“BPL Holdings”,于2016年5月完成交易

  2017年,科瑞宣布以13.3亿美元收购德国血液制品龙头“Biotest AG”,于2018年1月完成交易

  图二:2012-2017年中国医疗行业跨境并购平均交易金额和最大交易金额变化趋势单位:平均交易金额(左轴、亿美元);最大交易金额(右轴、亿美元)

[page]分页标题[/page]
易界独家 | 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投资分析
  以投资所在地区分,美国及欧洲发达国家具有创新技术实力的医疗标的仍最受中国投资人青睐。2012至2017年,总计135起医疗跨境并购交易案中,美国计有超过40起,占比超过30%,欧洲国家计有约30起,占比23%。近年交易集中上述区域的趋势更为明显,2017年美国和欧洲国家交易数量分别为19起和13起,占比分别为40%和27%。由此可见中国企业出海投资不只满足于海外扩张,同时寄望收购标的可带来一定的技术提升,从而取得市场及技术的两方优势。

  图三:2017年中国医疗行业跨境并购地区分布单位:起

2017年海外并购由科瑞集团领头,连同蓝帆医疗、三胞集团(南京新百为三胞集团旗下子公司)、威高股份等中国大型企业创下海外并购佳绩。就并购标的的产品业务来看,心脏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显著成为中企出海的锁定目标,这也与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节奏快、生活习惯不佳息息相关。
  2017年海外并购由科瑞集团领头,连同蓝帆医疗、三胞集团(南京新百为三胞集团旗下子公司)、威高股份等中国大型企业创下海外并购佳绩。就并购标的的产品业务来看,心脏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疾病显著成为中企出海的锁定目标,这也与现代人生活压力过大、节奏快、生活习惯不佳息息相关。

  以2017年十大并购为例,收购标的涉及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的交易过半;例如蓝帆医疗收购Biosensors International Group(世界领先的心脏支架和重症护理相关医疗设备研发制造商)和威高股份收购Argon Medical Devices(美国一次性医疗耗材企业)等医疗器械项目,或是三胞集团收购Dendreon Pharmaceuticals(美国癌症生物制剂企业)和德福资本为首的中国财团收购SciClone Pharmaceuticals(美国针对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制药企业)等医药项目,再再显示中国企业充分利用跨境并购以获得重要疾病领域相关技术的决心。

  同时,企业与市场资本的合作也越来越成熟,包含中信产业基金、德福资本、鼎晖投资、云锋基金等著名投资机构便数次与上市公司合作,满足资金需求并提供资本运作经验,达成双赢效果;未来预计产业与市场资本的合作将会越发紧密。

  图四:2017年中国医疗行业跨境并购十大交易概况

易界独家 | 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投资分析
  3.医疗行业前景看好,跨境并购加速产业升级
3.1
3.1
宏观环境向好,人均消费提高

  中国医疗行业目前处于爆发前期,不断向好的经济环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带动的消费升级机会、老龄化和城镇化社会所带来的医疗领域硬性需求增长、国民健康意识提高等多重因素一再表明中国医疗行业具备良好基础;随着中国企业的技术提升,极有可能在未来数年出现相比国际龙头毫不逊色的优质大型企业。

  以人均支出来看,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资料显示,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普遍在4000美元以上,巴西、俄罗斯较低,分别为780和524美元,而中国人均支出不到发达国家十分之一,仅有426美元。而从人均支出占比GDP角度出发,中国人均医疗费用占比GDP仅为5%,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美国医疗支出占比最高(17%),而德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都在11%左右,中国相较之下仅为大多发达国家的二分之一。由此可知,中国医疗支出还远未跟上整体经济发展,未来尚有巨大成长空间。[page]分页标题[/page]

  图五:2015年世界各国人均医疗支出概况单位:美元

易界独家 | 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投资分析
  图六:2015年世界各国医疗支出占比GDP概况单位:百分比(%)
3.2
3.2
行业集中度低,整体效率有待提升

  众所皆知,中国医疗行业规模庞大,政府规划及市场人士均推测2020年将超过8万亿人民币,而相较于规模的成长,中国医疗行业集中度却没有显著提高。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制药企业数量高达7000家,国内制药百强市场集中度低于50%,相比于全球百强药企超过80%以上的集中度,市场依然相当分散。

  借鉴历史,之前有过相应人口结构调整和高速经济发展的日本,以及发展历史悠久且市场极度成熟的美国可提供较为准确的指引作用。据券商统计,随着技术发展,日本医疗企业研发成本在2000年初期高达近20%,导致中小型企业难以独立生存,2000-2011年期间药企集中度稳定提升,整体公司数量从1100多家下滑至340家,降幅近70%;高度成熟的美国市场在经济发展期间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规模经济带来的竞争优势也催生出辉瑞、默克、强生、礼来等多家千亿美元市值巨龙。相较之下,中国目前市值最高的恒瑞医药(600276,股吧)仅为2000亿人民币,如未来中国发展趋向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则有望在数年内产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中国医疗行业还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3.3政策推陈出新,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巨大

  由于医疗行业过去规范不张,有损百姓福利及整体未来发展,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推出针对性的政策改革拨乱反正,并将《健康中国》列为国家级战略,以推动行业有序发展。

  对于2017年陆续出台的两票制、医保控费、一致性评价、审批制度改革等相关政策,业界普遍认为虽然长期具有提振效果,短期却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下沉、整合速度提升等影响。

  鉴于中小型企业将难以应付一系列政策所带来的高额运营成本,我们认为行业整合会大幅加速,而有实力的中国企业也将趁此做大,而跨境并购将是中国企业寻求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除了全球布局可降低单一市场风险之外,海外普遍较低估值的优良资产注入也有助于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加大的环境下脱颖而出,从而取得医疗健康产业的市场领先地位。

  图七:2017年重大医疗行业政策汇总

[page]分页标题[/page] [page]分页标题[/page]
政策 颁布日期 颁布单位核心概念
《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2017年1月 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等多个政府部门 两票制
《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7年6月 国务院 医保控费
《关于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 2017年8月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2017年10月 国务院 医疗行业制度改革
  4.未来关注热点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社会结构城镇化、行业集中度低、政策挤压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医疗行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会;而利用外延式跨境并购取得技术或成本结构上的优势,将加速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并提升成为细分领域龙头的机会。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在人口老龄化,社会结构城镇化、行业集中度低、政策挤压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医疗行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会;而利用外延式跨境并购取得技术或成本结构上的优势,将加速中国企业转型升级,并提升成为细分领域龙头的机会。

  图八:跨境并购热门投资领域

热门领域 投资逻辑
重大慢性疾病   随着现代人生活习惯不佳,诸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在国人死亡原因排行始终高居不下

[page]分页标题[/page]

  国产药物及设备尚未达到国外水平,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并购将是合理选择  2017年10月制度改革一文中明确针对重大疾病药物及医疗器械放宽条件,加速审批

高端医疗器械   发达国家医疗器械消费规模与医药消费相当,中国乐观估计仅为医药消费的三分之一,未来成长空间大

  医保控费政策带来了国产替代趋势,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及高值耗材技术普遍落后,市场份额多由外资企业占有;跨境并购有助于逆转局势,加速产业升级

医疗服务相关投资   国外医疗服务产业成熟,盈利模式较容易复制于中国

  国内产品可直接利用海外渠道进行推广

仿制药   根据《中国医药(600056,股吧)中间体行业市场调研与投资分析报告》,未来五到十年随着众多专利药到期,仿制药将迎来爆发期

  一致性评价政策冲击市场中研发制造水平不够的药企;具有清晰战略的中国企业可通过跨境并购提高自身技术并抢占先机

一带一路相关投资 一带一路战略对沿线国家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将有助于整体经济发展;中国企业可仔细寻找相关优质标的,率先布局以利日后全球扩张
  5.结语
[page]分页标题[/page]
易界独家 | 医疗健康行业跨境并购投资分析
  在中国医疗行业蓬勃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企业还是需要以理性角度看待跨境并购。除了普遍会提及的价格风险(中国企业开价过高,导致收购后财务负担过重,预期收益降低)、流程风险(中国企业不熟悉交易流程而错失机会)、以及审批风险(国外政府机构以国家安全为由不予批准),医疗行业还有一些独特因素需要中国投资人慎重考虑:

  标的是否依靠少数专利保持盈利:专利保护期间结束,外部竞争加剧可能导致的未来收益不如预期

  产品引入中国可能性:中国是否已经有现存或潜在的相应产品;引进产品时,如需过长的审批周期和过高的前期成本,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

  其它相关整合能力:医疗行业收到各国政府严格监管,从研发生产到最终提供服务的各个环节可能都有不同要求;如中国企业无法合理分配资源并妥善利用双方优势,可能最终无法实现预期中的协同效应

  我们相信未来跨境并购将是中国企业实现海外扩张、产业整体布局、和技术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健康中国》的战略带领下,医疗行业将有大量的潜在机会等着优质中国企业前去挖掘。只要做好事前的风险评估,中国企业可充分利用外延收购,完善自身产品线、提升研发技术、强化海外布局并在国际市场打响知名度,最终妥善联合市场资本以实现中国医疗行业弯道超车的机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易界DealGlobe。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