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流量漫游费下月取消
手机上网流量“漫游”费要取消了。6月22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发布公告称,为贯彻落实国家提速降费政策,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
出差遇流量尴尬问题缓解
昨日上午,中国移动在官网发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中国移动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随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相继发布相同内容的公告,确认自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
取消流量漫游费早有消息。2018年4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曾表示,流量“漫游费”将于7月1日取消。
5月17日,工信部、国资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8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7月1日起取消移动流量“漫游”费,鼓励基础电信企业推出大流量套餐等流量降费举措,移动流量平均单价年内降低30%以上。
新京报曾报道,由于存在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的区分,不少经常出差的网友都遇到了“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的问题。中国移动用户郝先生向记者表示,由于套餐里是全国流量,在本地上网优先使用全国流量。“如果月底刚好去外地出差,套餐内的全国流量耗光,赠送的本地流量在外地不能使用,只能花钱购买流量包。”
三大运营商宣布取消流量“漫游”费,将解决郝先生面临的“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国流量不够用”问题。
取消“漫游费”有助于简化套餐
据业内人士介绍,所谓漫游费是语音时代,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运营商的建设成本存在差距,各地资费水平不一。为了防止有用户在低资费地区办理套餐到高资费地区使用等问题,才出现了漫游费。
到了3G和4G时代,使用流量业务逐步超越了语音业务,但漫游费一直保存了下来。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推出了各种不同的资费套餐,虽然丰富了选择,但也给不少用户带来选择的困难。
电信专家付亮认为,取消流量省内外差异后,简化了运营商套餐。“不需要推那么多套餐,套餐中可能出现的bug也就减少了。对用户来讲是有利的事情。”
中国联通研究院院长张云勇曾向记者透露,未来设计以流量为核心的套餐,和国际运营商来对标。国际运营商主要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流量,一个是视频,通过这两个维度来制定扁平化的套餐。
本地的运营商都会不定期赠送用户本地流量,也有用户担心未来还会不会继续赠送本地流量,赠送的频率、额度是不是会降低。付亮表示,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政策解读,如果还允许赠送本地流量的话,那么赠送本地流量就成为运营商促销的手段。
相关
移动流量平均单价降低30%能实现吗?
除了取消移动流量“漫游”费,很多用户还关心移动流量单价下降30%如何实现。
据媒体报道,根据三大运营商财报及工信部相关数据,2014年至2017年,三大运营商流量资费均价分别为134.7元/GB、78.1元/GB、47.88元/GB、28元/GB,2015年-2017年三年中的资费降幅分别为42%、38.7%、41.5%。对比2014年,2017年的全国流量价格降低了80%。业内认为,2018年移动流量平均单价降低30%还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此外,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发布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宽带用户使用4G网络访问互联网时的平均下载速率达19.12Mb/s,同比提升54.3%,我国网速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page]分页标题[/page]
看点
有网友担心流量漫游费取消有“套路”
流量“漫游费”取消在即,很多用户更关注的是什么时候实现降低30%以上。此前,工信部披露近三年来,我国宽带用户单价下降了90%,移动用户资费下降了83.5%。
部分用户认为国内流量资费与其他国家相比偏高。对此电信专家付亮认为,“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平均使用流量偏少,这是导致计算出来国内流量资费偏贵的最主要原因。运营商资费也是这样,用得套餐越高,平均单价越便宜。”
昨日,北京的陈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我觉得流量"漫游"费本来就不合理,7月1日就要取消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新浪微博用户“爱搞机的小nv孩”发布消息说,“虽然下个月三大运营商取消流量漫游费了,但大家好像并没有开心和激动的样子,反而都在怀疑会有新的套路,比如限速、流量跑得快等等。”
此前三大运营商曾推出手机上网“不限流量”套餐,不少用户使用后发现,所谓不限流量套餐,在上网流量到达一定限额后,会出现限速情况。
虽然三大运营商网站在推出该套餐时,网站页面存在提醒,但有不少用户反映,一些地方运营商通过电话推销“不限流量”套餐时,并未提到限速等情况,存在欺诈嫌疑,引发用户投诉。
数据
户均移动流量使用一年暴增170%
6月20日,工信部官网公布2018年5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
1-5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10亿GB,同比增长196.3%。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206亿GB,同比增长212.3%,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8.1%。
5月当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3.97GB,与2017年5月相比增长169.3%。
截至5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近15亿户,同比增长10%,1-5月净增7831万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12.3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82.3%;4G用户总数达到10.9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73%。
据媒体报道,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专家测算后表示,取消语音漫游费是直接惠及每个移动通信消费者的政策,每年带来的降费总额超过280亿元。
观点
提速降费还可以“更快更简单”
2015年4月份,李克强总理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表示“流量费太高了”,由此开启了三大运营商的“提速降费”之路。
从纵向看,运营商在提速降费上已经取得不少进步。在2015年,国内固定宽带费用显著下降,4G手机套餐费用也同步下调;2017年,遭人诟病多年的手机长途、漫游费正式取消;各大运营商也确实多次下调了手机流量费用。
不过,从用户的角度看,运营商在提速上表现突出,在降费方面表现不太爽快。毕竟,降费直接关系着运营商收入的“真金白银”。
目前,手机流量费已经是三大运营商竞争的焦点,谁能够提供更优惠、更简单、更少套路的流量套餐,谁就能够轻易获得用户肯定。在4G用户增长出现瓶颈的当下,运营商降费可以“更快更简单”。
新京报记者 马婧
- AMD助力微软Windows 11 为用户带来强大、可靠的计算能力2021-10-09 16:20
- 游戏玩家为之疯狂!Chinajoy2021 AMD展台那些火爆的瞬间2021-08-02 15:39
- 全场最佳 AMD Chinajoy2021展台圆满收官2021-08-02 15:38
- AMD 锐龙5000G系列处理器正式亮相Chinajoy20212021-08-02 11:50
- 极速制胜 制霸游戏 AMD携多款游戏神器扬威Chinajoy2021-08-02 11:44
-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2021-03-22 11:08
- 刚刚!我又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了!2021-03-22 11:04
- 中国电科(3月1日-3月7日)要闻回顾 | 资讯轻阅读2021-03-22 10:47
- 我国将建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何是三江源2021-03-22 10:43
- 美国硅谷上演“大逃亡”:郊区成科技精英避难所2021-03-22 10:41
- 12:53“蓄势待发”的熊猫湾区首秀,海珠广场迎新春艺术盛宴
- 15:51小年贺岁,周大生经典成长礼记系列十二生肖串珠祈福新年
- 15:00从蓝色海洋畅想绿色未来,亚洲金融论坛第一财经工作坊成功举办
- 14:57天津新春发放消费券,汇正财经关注消费结构升级领域
- 13:49温致科技发布数字健康行业新物种
- 18:23周大生经典十万份黄金好礼大放送,点燃蛇年春节喜气氛围
- 11:13JJ斗地主拒绝赌博,引领棋牌游戏新风尚
- 10:37行业唯一!海尔智家获最具投资价值奖
- 10:24周大生黄金珠宝嘉年华即将盛大开启,十万份黄金好礼贺蛇年春节
- 09:28惠达卫浴与京东深化合作,开启2025健康卫浴新生活
- 19:08预见2025:HTX的全球化蓝图与战略突破
- 18:22惠达卫浴与京东深化合作,开启2025健康卫浴新生活
- 18:08“陆地航母”上线,人类距离打飞的上班还有多久?
- 17:54亚马逊最大规模电动卡车订单落地:豪购超200辆奔驰eActros
- 15:36百利好推出全新交易产品,开拓财富新篇章
- 21:10七座商务车都有哪些?上汽大通 MAXUS G90亮点解析
- 21:05云米电器质量怎么样,云米燃气热水器AI Super2:智享未来,温暖每一
- 20:51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新突破
- 20:03IP+文旅还能怎么玩?酷乐潮玩全国文旅首店给出了答案
- 18:09周大生大师艺术珠宝以璀璨黄金诠释印象派艺术
- 15:58CES新物种(下):中国原创,世界领先——通用软体机器人技术赋能全球生产
- 10:38CES 2025观察:海信空调的新风,继续吹向AI风口
- 16:22周大生经典在传承中创新,精心打造东方文化精品珠宝
- 15:59智能驱动,豫见未来——“热AI在郑州·百度品牌之夜”圆满落幕
- 15:49驰援西藏,周大生捐款助力日喀则抗震救灾
- 15:21CES 2025 现场直击 | 万勋科技携通用软体机器人惊艳首秀,多元化
- 16:33CES新物种(中):类人肌体,过人能力——通用软体机器人技术,加速机器人
- 15:35百利好解锁投资新机遇,全新交易产品正式上线!
- 19:52周大生国家宝藏系列青花新品匠心传承千古瓷韵
- 14:55CES新物种(上):机器人变软——通用化、可商用的软体机器人亮相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