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资讯

中兴事件折射中国缺芯之痛,李彦宏:中国AI芯片可破局

时间:2018-07-05 06:49|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自从中兴被美国禁售芯片而停摆开始,关于中国“缺芯”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许多企业也纷纷宣布投资芯片产业,这其中还有一些房地产公司。据说,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的规模已经从之前的1000多亿元涨至2000亿元。
  自从中兴被美国禁售芯片而停摆开始,关于中国“缺芯”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许多企业也纷纷宣布投资芯片产业,这其中还有一些房地产公司。据说,国家集成电路基金的规模已经从之前的1000多亿元涨至2000亿元。

芯片市场,一直被认为是投资大、风险高、收益慢的行业,现在却突然热起来。这让很多半导体行业从业者有点幸福来得过于突然,无所适从的感觉。当其他企业还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时候,7月4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突然宣布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迄今为止算力最高的AI芯片“昆仑”正式发布。
  芯片市场,一直被认为是投资大、风险高、收益慢的行业,现在却突然热起来。这让很多半导体行业从业者有点幸福来得过于突然,无所适从的感觉。当其他企业还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时候,7月4日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突然宣布中国第一款云端全功能AI芯片,迄今为止算力最高的AI芯片“昆仑”正式发布。

  在全国上下为“缺芯”献计献策,表决心、投资金的时候,百度“昆仑”的问世无疑是向中国芯片市场的海洋里投入了一颗巨石,引发了热烈讨论。

  中国饱受“缺芯”之痛

  千亿市值、位居全球通信设备行业第四的中兴通信却因美国一纸禁令彻底停摆,这是中国缺少自主芯片最残酷的教训。而“缺芯”之痛又何止一个中兴事件呢?

  首先,中国芯片进口额超过石油。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达到5411.3亿元,同比增长24.8%。

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需要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的芯片,而且连续多年位居单品进口第一位,2017年更达到历史新高:2601亿美元。中国芯片进口金额已经超过了石油、粮食,位居所有进口商品的第一位,也是中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
  2013年以来,中国每年需要进口超过2000亿美元的芯片,而且连续多年位居单品进口第一位,2017年更达到历史新高:2601亿美元。中国芯片进口金额已经超过了石油、粮食,位居所有进口商品的第一位,也是中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

  其次,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国却在芯片技术上被欧美企业严重封锁。中国占据了全球芯片消费量的50%以上,但是我们的技术却非常落后。芯片技术,包括包括软件(EDA工具)、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等,中国在多个环节上都落后于欧美。

比如,专门用作芯片设计、性能分析、测试的EDA软件,被美国Cadence、Mentor和Synopsys三大公司垄断。半导体生产制造的核心设备光刻机,也被国外企业垄断,甚至不向中国出售产品。
  比如,专门用作芯片设计、性能分析、测试的EDA软件,被美国Cadence、Mentor和Synopsys三大公司垄断。半导体生产制造的核心设备光刻机,也被国外企业垄断,甚至不向中国出售产品。

  再次,浮躁的环境,让中国芯片行业缺钱、缺人。研发芯片是一个高投入、慢产出的行业,需要10年甚至更长的周期。中国这些年高速发展的经济,依靠的是人口红利、资源经济,在炒房、搞金融、搞互联网、搞虚拟货币都能疯狂敛财的时代,谁还有心思坐芯片研发的冷板凳?[page]分页标题[/page]

  有数据显示,2016年社会资本投资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资金高达1000亿元,而投资在芯片领域的资金才有1.5亿元,一个共享单车企业都能获得100亿以上的投资,一个网约车企业都能获得千亿投资。

  有数据显示,全国每年用于集成电路研发总投入约45亿美元,即少于300亿元人民币,仅占全行业销售额的6.7%,不到Intel公司一家年研发投入的50%。

  目前,中国在芯片设计、研发、制造上全面落后。在CPU、GPU、存储器这些通用核心芯片市场上,更是被欧美、日韩企业彻底垄断,比如销量最高的存储器市场就被韩国三星、海士力和美光垄断。

  即使是华为海思这样潜心研发10余年芯片的领军企业,也只是在ARM架构上做SOC(system on chip)。紫光芯片目前正在大力进军存储器市场,但是距离真正量产还需时日。所以通用芯片领域,已经没有留给中国企业多少机会。

  中国芯的突围之路

  在通用芯片领域很难再有机会,那么中国芯的突围之路在何方?

  众所周知,一款芯片的成功需要有生态的支撑,需要有应用的场景。因此,从应用层面突围,在垂直细分市场做芯片成为中国芯片的最重要突破口,也是中国AI芯片从0到1的机会。

正如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所讲的那样:“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迎来了IT产业爆发式的增长,但是高端芯片一直靠进口。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我们这一代从业者心中永远的痛。但是当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时候,情况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们将靠自己研发的高端芯片去满足全世界对于AI能力的需求。”
  正如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所讲的那样:“中国改革开放40年,迎来了IT产业爆发式的增长,但是高端芯片一直靠进口。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是我们这一代从业者心中永远的痛。但是当进入到人工智能时代的时候,情况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我们将靠自己研发的高端芯片去满足全世界对于AI能力的需求。”

  首先,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出色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生态。中国的网民已经达到10亿,中国在电商、移动支付、生活服务、智慧家居、智能出行等领域全都领先全球。

  未来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时代,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以大数据为养料,中国拥有超过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人口总数的网民和海量的应用场景,这是我们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优势条件。

中兴事件折射中国缺芯之痛,李彦宏:中国AI芯片可破局
  在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全球首台L4级别的阿波龙小巴车,就是利用百度阿波罗技术实现的无人驾驶。还有利用视觉识别技术,帮助圣象地板分拣瑕疵商品,解放人力重复劳动、帮助聋哑人实现手势转语音,解决沟通难题;帮助内蒙古大草原的医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虫卵,保护健康……

  其次,从人工智能的发展需求出发,做垂直领域的芯片。李彦宏在演讲中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崛起,AI算力的需求也在不断的提升中。每过两年数据便会翻一番,而计算模型的复杂度对算力的要求则会有5倍的增长。这意味着,每过两年,AI对算力的要求会有十倍的提升。

百度从2011年就致力于CPU、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发,以提高算力。但是发现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无法满足人工智能对算力的要求,于是开始自主研发具有更高算力的AI芯片。
[page]分页标题[/page]
  百度从2011年就致力于CPU、GPU和FPGA的AI加速器的研发,以提高算力。但是发现仅仅依靠这些还远远无法满足人工智能对算力的要求,于是开始自主研发具有更高算力的AI芯片。

于是,百度“昆仑”诞生了。它的运算能力比最新基于FPGA的AI加速器,性能提升了近30倍。而且百度根据AI开放平台的需求,让昆仑芯片实现对数据中心、公有云和无人车测试研发等场景的云端全场景覆盖。同时,对于常见的开源深度学习算法之外的,大规模语音识别、搜索排序、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大规模推荐等具体场景也实现了通用性适配。
  于是,百度“昆仑”诞生了。它的运算能力比最新基于FPGA的AI加速器,性能提升了近30倍。而且百度根据AI开放平台的需求,让昆仑芯片实现对数据中心、公有云和无人车测试研发等场景的云端全场景覆盖。同时,对于常见的开源深度学习算法之外的,大规模语音识别、搜索排序、自然语言处理、自动驾驶、大规模推荐等具体场景也实现了通用性适配。

  这款AI芯片虽然还是由三星代工生产,但是却是百度的自主研发知识产权。“昆仑”在AI芯片领域位居算力第一,算是垂直细分芯片市场获得了自己的地位。这也成为中国芯片突围的出色榜样。

  在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家居、智能工业控制等许多领域,都需要芯片,有实力的企业利用自己对这些行业的了解、芯片生态的基础,做垂直领域的芯片,满足自己生产更先进产品的需求,这也是中国芯片从0到1的重要机会。

  结语:

  中国已经认识到自己“缺芯”之痛,而且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并号召社会力量加入进来,一起攻坚。这是中国发展芯片事业的基础条件和良好环境。像百度“昆仑”AI高端芯片这种,以自身需求出发,以自身生态做基础开发芯片,为中国芯片突围摸索出一条可行之路,值得借鉴和学习。

  但是我们一定要警惕在巨大的资金、政府补贴面前,一些投机分子违背技术发展规律和路径,通过造假、欺骗的方式套取融资和补贴,或者变相打着投资芯片、民族精神的幌子哄抬股价,向地方政府申请土地。

  芯片行业需要资金支持,更需要真正努力寻找芯片突破口的企业,和那些不怕吃苦,耐得住寂寞,对浮躁充耳不闻的人才。这才是企业家真正的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磐石之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