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时间:2018-07-21 14:25|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办公室副主任、研究员 马淑萍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在继续优化。一是工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和9.2%,高于规上工业增长水平,特别是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且高技术制造业投资的同比增速高于整体投资水平,因此,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均说明我国的产业在向高质量发展。二是伴随万物互联智能化的发展,高技术生产服务和新兴服务业的快速成长优化了服务业结构,一些优秀的生产型企业在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一些产业和产品在全球已拥有一席之地。钢铁产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无论规模还是装备水平,单位能耗以及硅钢、第三代汽车板等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已领先世界;我国的光伏产业通过技术迭代,光伏发电成本大幅下降,已逼近煤电成本,在制造规模、技术和成本上在全球具有压倒性优势;消费电子和家电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智能手机、家电产品等的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如华为、oppo、vivo智能手机的销量已挤进全球前五强,我国家用空调、电视机、冰箱等占到全球销量的30%-45%,京东方的液晶面板销量挤进了全球前五强;更值得一提的是,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不仅推进传统产业升级,还催生了新业态,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产品、新技术的试验田。

  但是,必须承认,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任务依然任重道远。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国内经济不确定性增强以及国内大规模消费市场向个性化消费市场转变的新经济形势下,只有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向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整体而言,可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坚持改革开放道路,增强企业经营信心。积极遵守国际规则,坚持合作共赢原则,鼓励企业与跨国企业合作,打造世界一流企业;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加强社会保障基础建设,减轻企业经营负担;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给予企业更多自由、独立的空间,激发企业活力。

  二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加快新旧动能的转化。倾斜性的产业政策在我国经济追赶期发挥了一定效果,对特定产业实现大规模化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我国目前进入了创新时期,政府没有能力确定新的产业发展目标,只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的政策目标应从重视经济目标向解决就业、社会保障等社会目标转变。产业政策的作用应向引导市场和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转变。

  三是加快落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促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国有经济可以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实现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调整,利用市场手段,实现战略性重组。

  四是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目前,材料、装备以及关键零部件和技术成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这些领域的突破需要长期的技术积累,“运动式”的鼓励政策会适得其反,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耐得住寂寞”,尊重科技规律。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