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顶尖机种生物识别方案已明确,相关市场还有多少机会?

时间:2018-07-25 23:10|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自iPhone X导入Face ID以来,市场上不断传闻未来指纹识别技术将会全面被人脸识别取代,但在不到1年内,市面上开始有多款手机相继证明市场除了需要新形态的人脸识别系统外,也需要能适合于各阶层手机的指纹识别方案,因此形成指纹识别与人脸识别在Android阵营中,各阶层手机不同的组合。

  屏下指纹识别与3D人脸识别已为各Android旗舰机种标准配备

  从2018年5月底开始,雷军发布小米8周年的小米8探索版-顶规旗舰机种以来,除了宣告Android阵营终于也能拥有与Apple iPhoneX同等行动支付、解锁能力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技术外,也明确了Android顶尖旗舰机种上,可同时并存屏下指纹识别与3D人脸识别的方向。

  虽然近期发布的vivo NEX及OPPO Find X搭配Qualcomm 845之旗舰手机,目前还分别搭载了屏下指纹识别及3D人脸识别,但从此2间手机公司于生物识别技术上发布之技术及专利,不难看出2间公司皆将持续钻研不同的生物识别技术。

  传统电容指纹识别跌价态势趋缓,中低阶机种生物识别趋势可期

  如前所述,不难想象未来Android旗舰/高阶机种的生物识别策略,将很有机会看到屏下指纹识别、3D人脸识别兼具之情形。而在中、低阶手机市场中,OPPO、vivo、小米等品牌皆陆续推出几支不具有指纹识别技术的千元机((A1、Y66i、红米5A等),以2D人脸识别(仅限于手机解锁用)搭配传统密码/图形锁方案来服务消费者。

  事实上,指纹识别模块价格连年大幅下滑后,因为8寸晶圆产能紧缺、毛利过于压缩等原因,2018年指纹识别模块平均单价下滑幅度已趋缓许多,于此同时,只需相对应的算法/软件方案之2D人脸识别,反而为成本相当敏感的中、低阶机种,提供另一种更具成本效益的生物识别选项。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拓墣产业研究院。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