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网贷模式最大的突破在哪里?|网贷|小微企业|融资

时间:2018-08-01 22:24|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网贷模式除了其20万元的额度限制,以数据化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机制也是重要因素,其关键在于通过甄别个人信用风险来评估小微企业的风险。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的分析高度依赖于对行业的理解,每一特定行业的经营都有十分独特的组织生产方式,包括成本利润等指标也不具备统一化的可行性。而个人的信用维度相对更标准,更标准的数据支撑平台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将其业务规模化,降低融资成本。

  张适时 | 文 袁满 | 编辑

  小微企业融资难主因

  近期,央行、银保监会多次提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性,并明确表示给予政策支持。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18陆家嘴论坛”上谈及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各方要用“几家抬”的思路共同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在论坛上强调,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需做出新的努力。

  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德国、日本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对就业的贡献率可达60%以上。在中国,目前有超过7300万注册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到我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GDP占比超过60%。这一数字还远远没有算入非注册的、更微型的个体生意,例如移动互联网发展之后大量的网商、微商。目前我国小微企业的贷款覆盖率为17.3%,仍然有大量的资金需求无法被满足。

  国内小微企业主的主要融资需求大概有以下几类:第一,用于小规模修缮或业务扩张,比如今年开一家店明年还要开一家店,需要20万的资金,自己有10万,还需要借10万;第二是季节性、规律性的周转,小微企业主有非常频繁的进货出货、垫资等随行业自身特点产生的规律性资金周转需求;第三则是应急性的资金需求。

  大部分小微企业主无法像大企业一样进行非常专业、系统性的现金流管理,通常是小微企业主个人去管理自己的现金流,这中间就会产生很多因管理不科学造成的应急性资金需求。

  以往,小微企业融资主要通过传统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来获取。传统金融机构以银行为核心,近些年来随着中央的支持,为小微企业主融资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今年4月,央行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对银行普惠金融服务实施监管考核。在政策鼓励下,银行已经采取多种模式扩大对小微企业的授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包括单户授信小于500万的小微企业贷款以及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尽管如此,银行类传统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融资上面临的主要挑战依然存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 银行本身的管理体系、制度结构,和成本结构决定了其服务大机构、大企业的天然特性,其一系列的组织经验和业务能力也与之相匹配。小微企业主单笔借款额度较低,频度较高,行业高度分散,银行需要与其擅长的大机构业务完全不同的管理能力和人力成本,如果仅从商业的维度考量,缺乏做该业务的意愿;

  2. 银行的低资金成本决定了其较低的风险偏好,小微企业存活率低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事实,据统计,小微企业三年内的存活率不超过10%。由于相较成熟的大企业贷款来说风险较高,传统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时往往会更加谨慎;

  3. 银行针对小微企业的借款依然是以抵押担保为核心。而小微企业天生资本匮乏,很难有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品提供。

  4. 银行业零售金融的发展方向以服务消费性需求的信用卡为主。虽然目前银行也在积极布局金融科技,并大力发展零售金融产业,但从银行所提供的利率结构和产品特征来看,其授信方式仍以消费性客群为主,通过发行信用卡,或者附属于信用卡的消费性信用贷款,主要服务于白领,其额度往往偏低,无法承载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质的相较消费而言较高额度的资金需求;[page]分页标题[/page]

  5. 贷款审批周期长,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对于资金的时效性要求。银行等机构审核流程相对审慎和传统,导致从申请到获批,再到放款,往往需要数以周计的时间。而小微企业本身规模有限,且资金需求的偶发性和紧迫性非常高,很多时候一笔借款决定其生死存亡。

  银行以外,小微企业主传统上需要通过民间借贷机构来获取资金。然而民间借贷过程中,如果没有房产等抵押品,信用借款的成本高昂,月息往往4%-5%,有时甚至可以达到10%,且由于缺乏专业的信贷管理体系以及标准化的流程,小微企业主在急需资金时,从民间借贷获得信贷资金的确定性非常低。

  综合看,小微企业在产生外部融资需求时,效率、额度与成本是核心考量,各种传统融资渠道难以很好的满足该需求。一直以来,政策在多个层面上屡次提到小微企业融资难,但是要规模化、系统化地解决这个难题,并没有可行的路可以走,亟需各个层面的创新。

  国内网贷模式的突破

  创新首先需要关注的是额度问题。小微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量级的资金需求,每个阶段应有不同的平台主体为之服务。

  例如在1-20万元的融资规模,处于小微企业的初创期,往往由更个体的方式来组织经营,例如夫妻店、个体户等。银行对此的覆盖能力较弱,长期以来是最难攻克的信贷额度区间。但目前以网贷(P2P)为核心的金融科技企业开始有能力为这样一类阶段性融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在20-100万元这一区间,德国的IPC信贷模式被引进国内已经长达10年,成为一些银行、民间商业信贷机构所主要借鉴的模式。

  IPC模式的核心是重度依赖线下信贷员体系,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层层把关,由于高昂的信贷员人力成本,以及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IPC模式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资产总量存在天花板,无法持续规模化;而需要100万至500万元这个融资需求区间的小微企业,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资本在这个阶段,已经超过小微企业主本身,成为该企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

  在这个区间,要不然企业的上下游具有实力很强的核心厂商,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进行票据类供应链融资,亦或者具备很好的经营性流水,同时具有合格抵押品(房产)等情况,方可由银行获得经营性贷款。央行目前希望通过银行提供支持的,正式这一额度区间的贷款。

  由上所述,以网贷模式为主的金融科技企业,在解决小微企业主融资问题上的核心突破,在于20万元以内的小额经营性融资需求。这一额度区间,依然存在很大的服务空白。

  为什么是20万?

  首先,在起步阶段的小微企业,或者本身以个体、家庭为核心组成的小业主,经营规模有限,在装修扩店、季节性以及应急性资金周转的需求,资金量本身并不巨大。通过实践发现,人人贷平台有80%以上的借款用途为经营类资金周转,平均借款金额在8万元左右。

  另一方面,小微企业主通常以自有资金为主,补充授信并不是其实际资金需求的全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给予了借款人单一平台余额不得超过20万元的规定,这也体现了监管希望将网贷这一模式聚焦于小微人群的小额信贷需求,与传统金融机构形成有效的互补关系。

  第二,信用风险的商业可持续。在小微企业融资规模20万元以下的情形中,小微企业主的经营核心还是依靠其自身的勤劳,以个体劳动力作为主要生产要素,而非资本。如前所述,小微企业的存活率很低,当其负债在笔均1万-20万元的水平时,即便企业失败,仍属于个体劳动力可以承受的负债范围。

  简单理解,例如借十万元钱,生意做不下去了,作为个体劳动力还可以去上班,通过工资来履行债务责任。但如果金额达到几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则是作为个体在生意失败之后也无力承担的,逾期风险陡然上升。[page]分页标题[/page]

  第三,资金成本的商业可负担。由于风险定价的差异,网贷模式的资金成本要高于银行,这种差异也决定了网贷模式更适合为小微企业主的小额融资需求提供服务,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于大额融资的能力。

  一方面是由于小微企业主自身缺乏足够的财务能力,现金流管理往往很混乱,网贷通过等额本息且相对长的还款周期,“强制”帮助其进行了合理的资金规划,同时由于整体还款金额在20万元以内,并不巨大,使得月度还款压力变得可控。

  另一方面,虽相较银行成本略高,但相较之前除银行外无奈选择的民间高利贷来说,网贷通过金融科技的方式,为小微企业主提供了远低于他们过往的贷款成本,以及更加标准化的专业服务。更低的资金成本,更高的资金可获得性,提高了这些小微企业的存活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社会的就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个人信用还是企业信用?

  网贷模式之所以是一种金融科技,除了其20万元的额度限制对于某一阶段的小微企业主融资具有特殊价值外,其以数据化为核心的风险管理机制也是重要因素。而数据化的关键,在于通过甄别个人信用风险来评估小微企业的风险。

  很多人第一反应会觉得小微企业主是高危人群,创业成功率很低,90%的小微企业都会关闭。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和小微企业不同,小微企业主大部分其实并非高风险人群,他们甚至可能拥有很好的个人信用记录,拥有稳定的银行贷款或信用卡使用历史。因此,评估个人信用在小额经营信贷中会产生比评估企业信用更大的价值。

  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小微企业与小微企业主不分家的特点,决定了其企业现金流即个人或家庭现金流。评估个人,在最小微的领域,几乎可以等同于评估其企业。因此,网贷模式所提供的小微企业主贷款,和其他融资模式最大的区别之一,便是评估小微企业主的个人信用,而非企业信用本身。

  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针对企业经营的分析高度依赖于对行业的理解,每一特定行业的经营都有十分独特的组织生产方式,包括成本利润等指标也不具备统一化的可行性。而个人的信用维度相对更标准,更标准的数据支撑平台可以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将其业务规模化。规模化本身,亦是互联网金融的特性所在,使其作为远端金融服务提供者在与本地竞争过程中产生更大的流量优势,从而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评估个人信用来解决小微企业的负债问题,或许不是网贷机构独创的。但由于过去的数据基础不够好,在缺乏个人征信数据的同时,亦缺乏个人其他数据,导致这一方式无法付诸于实践。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产生了大量个人消费数据、社交数据、行为数据,同时,移动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个人金融数据的充实和完善。

  中国的高移动互联网渗透率,高互联网支付渗透率,使得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好的个人数据积累,可以在得到用户授权的情况下,用于训练金融科技企业的线上反欺诈和信用审核模型,从而提高线上的风控效率,进而提高小微企业主的融资效率。过去往往去银行几周才能批复的贷款,现在可能在1小时内就可以完成审核。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的积累,确实赋予了社会服务小微的能力,全球来讲是第一次能够运用金融科技的手段,通过个人让资金流到小微企业主的经营生产活动当中。

  小微企业融资与社会正外部性

  我国的小微企业主是极富奋斗精神的群体,继承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优秀的经商传统:他们相信“爱拼才会赢”,信仰勤劳致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打拼到一番事业,从而改善生活,实现自己的中国梦。他们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最活跃也是最有韧劲的细胞,有效解决这个群体的金融可获得性,有利于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对于这样的群体,资金的充实程度并不是决定其事业成败的唯一因素,最关键的因素是其努力程度。即便是他们当下的事业失败了,仍然会想办法开创出下一份事业,继续奋斗。[page]分页标题[/page]

  因此,网贷等金融科技模式除了可以从商业可持续性的角度为这一群体提供服务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到该服务的社会性和合规性。由于金融服务的外部性很强,金融业务的价值,往往不是账面盈利所能最终衡量的。以payday loan(发薪日贷款)为例,在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超高的利率确实覆盖了风险,并实现了企业的经济价值。然而这样的信贷带来的客户深度负债,却让无数的家庭陷入债务的深渊,对于社会产生了极大的负外部性,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总价值为负。

  无论是金融科技企业还是传统金融机构,在中国特有的数字普惠环境中,都应通过实践与创新和数据的应用,去挖掘满足那些对社会有正外部性价值的金融需求,并以合规的业务模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作者为友信金服首席执行官)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