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这个省,过半火电企业负债率达100%,11家企业联名“上书”求活路

时间:2018-08-13 20:34|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据媒体报道,8月7日上午,占四川火电规模四分之三的11家火电厂负责人“集体拜访”了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就目前火电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情况进行反映,希望政府出手“救救火电”。
  据媒体报道,8月7日上午,占四川火电规模四分之三的11家火电厂负责人“集体拜访”了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就目前火电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情况进行反映,希望政府出手“救救火电”。

  同人不同命,在国内中东部地区发电比重占尽优势的火电,却在西南最大的水电基地——四川省沦为“配角”,并且生存状况堪忧。

  为此,一些媒体对四川相关火电厂进行了走访。在走访一家火电厂时发现,虽然处于盛夏用电高峰期,但火电厂内却令人惊讶的一片安静:听不到机组轰鸣、见不到繁忙的生产景象。而该厂负责人表示,这种“不景气”早在2016年就已出现,此后电厂连续亏损,目前负债率已接近100%。

  根据调查发现,这家四川火电厂每发一度电就亏损约5分钱。但又不能不发电,因为停机会导致电网无法安全稳定运行,当地老百姓(603883,股吧)的生产生活用电就将会出现问题。所以,企业生产停也不是、发也不是,两头为难。

  而面临“开机即亏损但又不得不开”这一尴尬局面的,不仅仅是被走访的一家、两家电厂,四川全域各个火电厂或轻或重都已身陷类似困境。

  要命的负债率

  四川火电厂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远远比想象中的更加艰难。

  华夏能源网从多方获悉,四川火电现已处于全行业亏损的状态,至少一半电厂的负债率达到100%,其中部分企业超过150%,安全、环保改造等日常运维的资金缺口巨大。

  因为资金缺口的不断扩大,甚至有企业在度过8月后,都没有能力去安排9月份的生产。以一家被走访的火电厂为例,其负责人表示,因持续高温,7月下旬,企业已实现2018年迎峰度夏以来首次双机运行。

  但即便如此,也只有3天接近满负荷运行,对于缓解企业的亏损紧张局面,简直就是杯水车薪。去年企业实际发电小时数只有2100多小时,发电量不足25亿千瓦时,连当初设计能力的一半都不到。期间,仅1个月的双机停运,就造成5000多万元损失。

  即使这样,这家电厂还算是当地几个电厂中情况较好的一个。其他厂子的困境更难以想象。

  一位四川火电业内人士向媒体透露,今年开始,火电企业融资成本较以往平均上涨20%—30%,对本就经营困难的电厂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并且,火电企业的“贷款难”的情况2017年开始显现,目前已蔓延到四川所有火电厂。有的电厂已经到了借不到钱的地步。哪怕企业愿意给高利息,银行也不愿借钱。不能找银行贷款,电厂只能找社会资源,导致贷款成本陡增。

  并且,在国家去产能的背景下,四川处于煤炭供不应求的状况,煤价水涨船高。本来发电开机就赔钱、并且资金紧张的火电企业,就更没有钱去购买动力煤炭。于是就陷入了开工不足和资金回笼少的循环怪圈。

  火电只有被牺牲?

  作为西南最大的水电基地,四川将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定为发展目标,并且得到了国家能源局的认可和支持。所以,火电在这片锦绣之地,只能沦为“配角”。

  查阅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四川火电装机容量在1600万千瓦左右,占全省比重已降至15%以下;年利用小时数仅为2139小时,低于全国4209小时的平均数;发电量在四川占比低于10%,远低于全国火电70%的占比。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水电装机占比到达80%,发电量占比更是接近90%。另外,按照《四川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到“十三五”末,常规火电(含天然气、煤层气发电)装机不得超过1800万千瓦,届时火电占比将进一步缩小。[page]分页标题[/page]

  并且,四川水电规划由于过多过密,水电处于供大于求的境遇。并且在“十三五”以来,四川用电增幅并未达到预估水平。综合几方面因素,为保障水电消纳,火电只有被牺牲。

  但是,无论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还是从保障枯水期用电方面讲,火电的调峰、‘兜底’保供作用都不可缺少。保障火电的合理运行,也是四川省政府必须去做的事情。

  其实,针对四川火电的困境,在本次“上书”中,11家企业已经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例如,政府要兑现2015年印发的《四川省统调统分公用燃煤机组电价补偿试行措施》中的补偿,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还有就是政府要建立煤炭交易体系,保证煤炭供应和价格稳定;并且要从长远考虑,建立“调峰”补贴、两部制电价等长效机制,弥补火电为清洁能源做出的牺牲。

  意见虽已提出,但关于四川火电的出路问题,四川省能源局官方还未回复。在全国能源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以火电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必定是要不断减少其比例和使命。但目前国家电网仍是以火电为基础,能源结构调整切忌不要过急,实现能源更新换代软着陆为佳。

  (部分资料来源:中国能源报)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华夏能源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