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中国工程院院士:乳业标准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事关国际话语权

时间:2018-08-14 15:59|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本报记者 蒋政 北京报道

  就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全面部署加快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工作之后不久,中国乳业迎来第一个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为中国奶业振兴再添一把火。

  8月1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消费品标准化论坛上,伊利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式启动。《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获悉,该项目是国家标准委员会发起,伊利是我国唯一一家入选的乳企。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论坛上表示,“强调乳业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推动行业的整体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而中国乳企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很弱,标准化事关话语权,中国乳业龙头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标准化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标准决定品质,标准决定竞争力。一直以来,标准视为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标准化改革指导性文件。与此同时,国家标准委员会启动了第一批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评选。

  对于乳制品行业而言,当下存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由于标准制定程序等原因,国家标准存在缺陷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国家标准没有涵盖所有乳制品类,标准制定程序相对滞后。”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宋昆冈表示。

  十年磨砺、十年生聚,中国乳业取得巨大发展。在陈君石看来,这应归功于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标准化的意义,在于促进行业的产业结构的提升。我国乳制品行业还存在产业结构落后的问题,中小型企业数量偏多。推动乳业标准化行动,可以加速中小型企业的重组, 更重要的是实现全行业的水平提升。”陈君石说。

  他还提到,此次启动标准化试点项目,不仅要制定和完善标准,要着重在标准化;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首先要厘清中国标准,特别是乳业的每一项标准;同时,质量才是竞争的要点,所以,最重要的是质量的标准化。

  事关国际话语权

  事实上,中国乳业正在日益壮大。伊利集团在营收上已经蝉联亚洲第一,稳居全球乳业第一阵营。但陈君石认为,中国乳业的国际声音还很薄弱,这与我国的市场行情极不对称。

  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际标准是既定和成熟的,中国乳企参与其中的难度很大。不过,中国乳企如果能够掌握国际乳品研发体系、相关产品标准的制定,以及产品升级后带来标准制定,将有利于提升中国乳业的国际话语权。

  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认为,伊利集团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主导或参与的国家相关标准、法规修订近百项,同时对标国际最高标准,以自我的标准提升,引领整个行业的品质打造。“未来伊利集团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继续推动消费品标准化建设,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中国乳业经历十年巨变,多项质量标准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原料乳质量目前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规模化牧场成为养殖和商品化生鲜乳的主力军,企业的自有奶源比例逐步提升,生鲜乳的质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乳业龙头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团队和力量,并以标准化打造中国企业链接国际市场的纽带,相信中国乳业龙头企业将会对标准创新发展发挥作用,为中国乳企行稳致远做出了极大贡献。”宋昆冈说。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