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吴波:“宁可丢掉订单,也要交付高品质产品”

时间:2018-08-23 00:29|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和安川号称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作为国产机器人行业的“优等生”,埃斯顿(002747,股吧)跟“四大家族”差距有多大?什么时候能打入全球第一阵营?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今年7月初的一个大热天,走进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先参观了公司年初刚投产的智能工厂,一个具备德国工业4.0技术支撑的、以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高度自动化生产基地。车间整洁开阔,生产流水线见不到几个工人。一排排机器人反反复复做着摇头、摆臂、屈伸动作,接受出厂前的质量检测。

  接着,我们来到公司办公大楼,见到了戴着工牌匆匆赶来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吴波。

  吴波定下的目标是2025年,埃斯顿的品牌影响力和营收能上升到全球老五,最接近四大家族。

  对于2011年才正式进军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埃斯顿来说,果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吗?我觉得不是。一个创业25年、已过耳顺之年的公司创始人,功成名就,还坚持戴着工牌,深入一线,自觉远离镁光灯,低调到坚决不肯接受视频采访,无论怎么看,都不像个冒进分子吧?

  回头再看看埃斯顿机器人事业走过的脚印。当时的一个契机是,现任埃斯顿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的王杰高博士看到了国内的机遇,从加拿大回国创业。他接触过好几个公司,最后主动找到吴波,说:“你们有没有兴趣做工业机器人?我跑了一圈,觉得你们最具备条件做。”

  王博士在国外做了很多年机器人的设计研发工作,深知核心部件、技术的重要性。

  两人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一发不可收拾。

  吴波说,埃斯顿的国产机器人起步刚刚几年,而很多国际巨头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开始布局,这个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差距主要在于生产制造工艺、精密装备技术、质量控制体系的经验积累不够,还有一段路要走。如果有些情况没碰到过,就不知道怎么去改进工艺。

  另外,生产规模也很重要,是提升质量的基础。通过大规模应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品品质会越来越高。令人鼓舞的是,埃斯顿机器人最近几年规模上得很快。

  吴波并不认为,在核心部件和控制技术方面,埃斯顿和“四大家族”有多大差距。在机器人智能化、信息化方面,比如机器视觉、力觉、自学习、自调整等等,国内外基本上在同一起跑线上。比如说,通过WIFI和4G,埃斯顿的每一台机器人都可以实现手机远程控制,客户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掌握机器人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细分领域,跟国际巨头相比,埃斯顿甚至还要超出一筹。比如说钣金折弯机器人,埃斯顿的产品性能就比国外的好,售价也不低。埃斯顿在工业数控机床发展几十年,对行业应用有很深的了解,因此,开发出的专用机器人有很好的工艺软件,操作简便、效率更高。

  吴波反复强调,把品质做上去,这是埃斯顿机器人业务的最高目标。通过品质来影响客户,影响市场,形成规模,最后赶超四大。

  “如果品质和成本有矛盾,成本要让步;如果品质和交货期有矛盾,交货期要让步。我宁可丢掉订单,宁可成本更高,也要交付高品质的产品。”吴波说。

  接受我们采访的当天上午,吴波刚刚参加完公司质量改进的生产会,讨论在生产中间、客户使用中间发现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

  “作为公司的最高领导,我自己到一线去开会讨论,到一线去参与解决问题。”他说。

  吴波说,要强化公司上下以及供应商对品质的共识,第一需要把控的是市场和客户,其次是产品研发和生产制造。

  采访的最后,我问吴波,“埃斯顿”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寓意吗?

  吴波说,埃斯顿英文名字 ESTUN,来自西班牙语。是一个在哥斯达黎加生活,后来去了美国,会讲西班牙、英语的华人朋友帮忙取的。ESTUN中的“EST”代表的是“ESTE”,西班牙语“东方”的意思,UN代表的是“UNO”,意即“第一”,合在一起,含义是“东方第一”。[page]分页标题[/page]

  东方第一,这就是吴波的愿景,也是埃斯顿的使命。

  (作者系证券时报常务副总编辑)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