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线虫四万年沉睡苏醒 人类冰冻休眠曙光降临
7月底,世界各国媒体都将关注的焦点置于俄罗斯科学院土壤理化及生物问题研究所的一间实验室。在这里,两种已经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冰封了数万年的线虫,重新解冻复苏,开启了全新的生命旅程。
这是人类第一次复活冰冻如此长时间的多细胞生物,两种线虫也用自己独特的“冻龄“秘术成功地登顶现存动物寿命排行榜。在它们漫长的沉睡开始时,长毛猛犸象还游荡在西伯利亚的苔原之上。
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保存古生物遗体的天然冷库
永久冻土的英文名称permafrost来自对permanently frozen ground的缩写,字面意思来说便是永久冰封的土地。永久冻土占据了北半球20%的陆地面积,大部分集中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等地,最厚处可达650米(阿拉斯加Prudhoe Bay)。

之前在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样品中,科学家们成功地复活了一系列被冰冻的古代生物。然而它们的共同特点便是要么属于单细胞动物,要么属于还有萌发能力的种子。需氧/厌氧细菌、蓝绿藻、放线菌、单细胞绿藻、酵母、阿米巴变形虫、异养鞭毛虫、纤毛虫、苔藓孢子甚至高等植物种子都榜上有名。
然而,冰冻多细胞生物的复活却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虽然曾经有过在冷冻标本中存在二三十年的线虫成功苏生的先例,但毕竟时间尚不够久远,相关研究也未能引发较大影响力。
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保存完好的古代动物遗迹在西伯利亚时有发现。在这个极寒之地,长毛猛犸、长毛犀牛、穴狮等已经于更新世(约260万年前到1.2万年前,地质时代第四纪的早期)灭绝的大型动物都曾经出土过,并且它们的完好程度常常令人惊讶。
然而,当它们被从幽暗冰冷的地底发掘出来时,即便它们仍然保留着生前的模样,也早已失去了生命活力。所以,当两种线虫们开始在培养皿中缓缓蠕动的时候,研究者们的兴奋之情可想而知。
复活线虫——既不简约又不简单的科学探索
两种线虫中比较年轻的一种采集自科雷马河(Kolyma River)下游Duvanny Yar的一处松鼠洞穴遗迹,地层年代经由碳同位素测定,距今已有32000年。
另外一种线虫采集自对阿拉泽亚河(Alazeya River)沿岸的一处冰川沉积物进行的岩心钻探。样品取自距离地表3.5米深处的岩心,经由碳同位素测定,距今约为42000年。[page]分页标题#e#
这两件样品分别采集于2002年和2015年,之后一直在实验室中保存于-20摄氏度的环境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进行该项研究的科学家们同时采集了300件类似的永冻土沉积物样品,不过仅仅在上述两件样品中成功地复活了远古线虫。

主导该项研究的俄罗斯科研机构在收集含生物成分永冻土样品方面的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但含有潜在复活对象的样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保存条件以及抗菌处理工艺等一系列技术难点最近才终于得以攻克,远古线虫的复活道路就此扫清了障碍。
科学家们首先将2克左右包含冰冻线虫的土壤样品置于培养皿中,创造各种适宜线虫生存的条件以便让它们的种群尽可能的迅速增殖壮大。终于,在数周的精心培养之后,三百多个培养皿中有两个出现了身长仅有几百微米的线虫活体。这些珍贵的微小生物随后被转移到琼脂和特殊的营养液中,以大肠杆菌作为主食继续精心培养。
虽然两种线虫的近代种群都有雄性形态,但这次复生的全部线虫都是雌性。由于雌性个体的解剖学特征相对雄性更少,单纯依靠形态进行分类学研究存在不甚科学严谨之处。为此,科学家们在对两种复生线虫的形态学和形态测量学进行详细表征后,也对它们染色体被命名为为18S rRNA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在与基因数据库中的线虫18S rRNA序列进行对比后,两种线虫的种系分类才算告一段落。种系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线虫分别隶属于Panagrolaimus detritophagus和 Plectus parvus两个种,它们的现代种群已经分别在1930年和1865年得到确认。![]() ![]() 远古线虫封印解除——唤醒冷冻的人体还远吗? 将人体冷冻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度过星际旅行的漫长时间是众多太空科幻作品的经典桥段。在电影描述的这种冰冻状态下,人体大部分生命活动得以暂停,直到被唤醒为止,相当于寿命无形中得到了延长。 虽然高等生命体与线虫同属于多细胞生物,然而实际当中,人体一旦进入冷冻休眠模式生命就会消亡,因为人体的复杂性绝非线虫所能比拟。电影中的唤醒无异于让人死而复生,而且还能生龙活虎,科幻属性一目了然。常识告诉我们,长期冷冻后的高级生命体想要再次复活难上加难。 首先,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具有极大的多样性,它们的构成元素从物质和材料的角度来说,主要包含了水、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等等。这些物质在面对冷冻处理时的反应和耐受能力也不尽相同,例如结构复杂的蛋白质在冷冻后很大概率会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且这一过程几乎不可逆。类似线虫细胞这样对于冷冻有良好耐受能力的细胞在人体中必然是存在的,但人体绝非各部分都能承受冷冻和解冻。 另外,大脑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恢复功能同样令人悲观,人类大脑内天文数字般的蛋白质分子一旦变性,这部精密的机器能否正常运作?一系列不受意识控制的植物性神经能否在复苏后恢复正常功能,调控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思想、意识和记忆等相对高等的大脑机能能够完全恢复到冷冻之前的水平?不得不说,这些问题的答案想想都令人感到沮丧……位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低温生物学及低温医学研究所的冷冻银行(low-temperature bank),作者:Прокопюк Владимир Юрьевич 实际上,进行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已经在论文中为其意义做出了理性客观的注解,“这项研究揭示了多细胞生物在经受长期自然冷冻后仍能成功复苏的可能性。更新世线虫在应对冷冻时的某些适应机制将可能对低温医学、低温生物学、以及天体生物学等领域产生启发。”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的是,多细胞动物的冷冻复苏获得了历史性突破确实不假,但研究对象仍然只是线虫这种相当低等的生物而已。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就此质疑该项研究的价值呢? ![]() |

- AMD助力微软Windows 11 为用户带来强大、可靠的计算能力2021-10-09 16:20
- 游戏玩家为之疯狂!Chinajoy2021 AMD展台那些火爆的瞬间2021-08-02 15:39
- 全场最佳 AMD Chinajoy2021展台圆满收官2021-08-02 15:38
- AMD 锐龙5000G系列处理器正式亮相Chinajoy20212021-08-02 11:50
- 极速制胜 制霸游戏 AMD携多款游戏神器扬威Chinajoy2021-08-02 11:44
-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2021-03-22 11:08
- 刚刚!我又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了!2021-03-22 11:04
- 中国电科(3月1日-3月7日)要闻回顾 | 资讯轻阅读2021-03-22 10:47
- 我国将建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何是三江源2021-03-22 10:43
- 美国硅谷上演“大逃亡”:郊区成科技精英避难所2021-03-22 10:41

- 15:27北京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谈资产配置
- 12:17寻找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机 ——第一财经第十四度携手达沃斯举办
- 12:43燃情“苏超”!苏州队VS扬州队精彩上演!雪中飞助力苏州队3:0夺得首胜!
- 17:23卷不赢的618,中国商家在东南亚集体“回血”
- 13:57“基于北斗与遥感的数字应用产业互联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京成功
- 13:39三贯穿定基调,五纵横拓图,六点连线筑生态——燕京510以全域营销战略登顶
- 10:05由新者胜 至行者达 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正式发布
- 09:53相关专家领导赴四川嘉好变频供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 21:20甘露特钠胶囊多地断供?谁来续上患者的记忆
- 08:59站酷×北京邮政×微博强强联手!“玩具杂货铺”玩转儿童节艺术营销
- 14:13再破圈!央视端午晚会新松大负载机器人“执手”专业舞者柔美共舞,人机“无间
- 12:30盼星星,盼月亮,就盼九期一
- 09:26双线狂欢引爆510盛夏:狮王“世界风味”VS燕京9號“社区烟火”
- 14:35如何借力抖音7亿日活?京东(郑州)基地手把手教电商企业数字化转型
- 16:35150+项专利死磕滤芯,云米引领家庭饮水进入矿泉时代
- 10:35必有人,重写爱与浪漫 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
- 10:34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钻石舞会炫彩腕表 焕新演绎尊贵皇家紫色
- 10:36HTX携手HTX DAO共庆BTC披萨节,开启Web3全球化共识新篇章
- 10:08化学工业出版社一行到访外研在线 调研出版数字化转型路径
- 21:31BTC披萨节遇上TRUMP晚宴,HTX送出百万USDT狂欢福利
- 16:09HTX“火星计划特别版”新晋候选人出炉,用户太空之旅进入冲刺阶段
- 13:50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成功召开
- 19:35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成功召开
- 13:49恩捷李晓明:加速领跑全球锂电隔膜赛道
- 15:17HTX披萨狂欢节用户红包活动开启:联动七大加密项目限时送200,000
- 09:352025燕京啤酒510 BigDay启幕,解码全域营销新范式
- 09:24恩捷股份:恒捷远 PE-MBR 膜组器如何实现成本 “大瘦身”
- 20:03“火星计划特别版”活动启动:孙宇晨出资600万美元,助HTX普通用户圆梦
- 16:51USD1上线引爆市场,HTX下一步瞄准WLFI?
- 15:44燕京啤酒510品牌日蓄势待发:以全产品线矩阵构建全域营销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