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花大钱过一致性评价,要降价,你还做吗?

时间:2018-09-14 00:40|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近日,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的名单传出,11 个省份参与的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33 个药品以 60% 至 70% 的市场份额换取企业降价。

  大于(等于)3 家的采取竞价方式,预估降价幅度为 40%;两家的采用议价,预估降价幅度为 20%;仅 1 家竞标则采取谈判方式,预计降幅为 10%。

  花大价钱过了一致性评价,成本上升,价格要降,你说怎么办?

  行业生态是更坏?还是更好

  支持「更坏」的观点:

  政策将扼杀过期原研药的生存空间,药企之间减价战亦会恶化行业生态。

  无休止的降价,最后可能演变成成本是企业竞争的核心优势,质量难以保证,一致性评价没准变为一次性评价。

  支持「更好」的观点:

  大方向是对的。从整个集中采购的方案的目的来看,是为了实现药价明显降低、减轻患者药费负担、减少企业成交成本、简化流通环节、改善行业生态…

  国家医保局丁一磊处长在会议上表示了,「国家带量集采试点工作要保质、保量、降价格、保供应」

  药企要悲观?还是乐观?

  支持「要悲观」的观点:

  市场的表现告诉我,大家对要一致性评价的企业未来表现是悲观的。

  对于原本市场占大头的企业是不友好的,销量的上升远弥补不了价格下跌

  对于通过企业大于三家的企业是不友好的,辛辛苦苦完成一致性评价,工艺提高,成本变大,现在要降价?

  支持「要乐观」的观点:

  创新药发展的医保支持力度将得到加强。西南证券(600369,股吧)认为,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带量采购背后反映了医保支出结构的变化,带量采购为医保节约的资金可支持更多更好的创新药纳入医保,实现快速放量。

  带量采购将带来中标企业份额快速提升,加速进口替代,原有市场份额较低且率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企业受益明显。

  医药经济报认为,企业的销售方式可能发生变化。医疗机构执行带量采购中标结果纳入该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和医保费用考核范围。

  一致性评价还做吗?还是不做了?

  支持「继续做」的观点:

  趁此机会,争取选与其他仿制药企业拉开差距的品种,比如缓控释制剂,抢占市场同时稳住价格。

  支持「先不做」的观点:

  如果不是 289 品种,不强制要求注销文号,再卖个 3 年也行啊

  带量采购的品种名单,都是些过了一致性评价的品种,如果不是 289 品种,没有 2018 年大限,大家都不抢先做,是不是就缓口气。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nsight数据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