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资讯

仅三成家长知成因 家长认知误区或成儿童龋齿“帮凶”

时间:2018-09-20 22:14|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在9月20日全国第30个爱牙日,中华口腔医学会通过全国线上调研,发布了《换牙期儿童口腔保健年度报告》,首次聚焦6-8岁换牙期儿童及其家长对口腔健康问题的认知与保健习惯。报告结果显示,仅三成家长知道龋齿的正确成因,大多数家庭对口腔健康问题的认知与保健习惯存在误区,家庭口腔健康科普难问题让家长措手不及。

  爱牙日当天,一款文艺清新的“口腔科考手账本”走红网络,以“齿间观潮,见微知著”的创意,聚焦到常被忽视的“口腔微环境”,一改爱牙日科普画风。据悉,这个口腔科普“新物种”是由益达口腔健康计划联合果壳,在中华口腔医学会学术指导下设计。

   6-8岁是牙齿健康最关键时期,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误区重重

  报告显示,家长对儿童口腔健康问题认知不足:仅有32%的家长正确认识龋齿的形成原理,即牙齿在酸性环境下被腐蚀。大多数家长对于龋齿存在认知误区,有39%的家长认为是蛀虫咬烂了牙齿,甚至有17%的家长认为龋齿是孩子乳牙脱落的必经阶段。

  调研也发现,家长对换牙期儿童口腔护理的监督与具体措施有待提升:38%的家长做到经常监督孩子刷牙,仅有23%的孩子使用含氟牙膏刷牙,45%的孩子能够做到吃完喝完后及时清洁口腔。

  对此,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普部部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司燕主任医师指出:“乳恒牙替换的换牙期对儿童口腔健康十分关键。尤其是6-8岁,第一恒磨牙萌出后不久,一旦患上龋齿,将会伴随孩子一生,更会影响到身体发育和全身健康。家长应和孩子一起了解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孩子维护口腔健康。”

   “清奇”口腔科考手账本,直击儿童口腔科普难

  虽然目前有的学校已有帮助孩子掌握口腔健康知识的相关课程,但是孩子口腔护理习惯的养成还需要父母的指导与监督。在自身都对口腔健康问题存在错误认知的情况下,如何向孩子解释清楚以及怎样培养孩子的护齿习惯,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

  除了看了一脸懵的专业理论,以及让人无法直视的烂牙医学图片,还有其他科普方式吗?爱牙日期间发布的“口腔科考手账本” 《齿间观潮记》提供了新的思路。

  科考本用清新的画风讲述了一个“住”在口腔里的海洋故事,而牙齿就像海洋里的一颗颗贝壳。如同海洋一般,口腔也是一个小小的生态微环境,包括牙齿、舌头、唾液,还有数百种细菌组成的菌群。各元素相互影响和制约,维持了口腔微环境的平衡。海洋酸化这一环境问题,会导致珊瑚礁和贝壳的成钙过程减缓甚至逐渐溶解,而牙齿也面临着口腔微环境酸化危机。

  司燕部长解释:“我们的牙齿主要是由矿物质组成。进食后,口腔内的细菌会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导致口腔微环境失衡变为酸性,使牙齿进入矿物质流失的危险区,久而久之,蛀牙就产生了。而唾液在口腔微环境中,也会有潮起潮落。这一神奇的‘齿间潮‘,起到了中和口腔酸性的关键作用。唾液里还含有牙齿再矿化所需的磷和钙,对早期脱矿的牙齿有促进再矿化的修复作用。”

   远离龋齿风险,维护口腔微环境平衡是关键

  司燕部长强调:“除早晚用含氟牙膏刷牙之外,在一天中维护口腔微环境的平衡十分重要。一般建议在进食后用清水漱口,或嚼无糖口香糖及时清洁口腔。无糖口香糖本身不含糖,没有致龋性,且能迅速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腔酸性,扭转口腔微环境失衡。”

  据悉,《齿间观潮记》科考手账本还附带pH试纸帮助监测口腔酸碱度,并设置爱牙打卡记录页、填色页等有趣玩法,将口腔微环境的知识在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中逐渐传递,让每一次口腔健康的努力都看得到,逐步培养孩子的护齿好习惯。[page]分页标题[/page]

  现在的食物选择越来越多,口味也多种多样,要想享受美味的同时保持一口好牙,那么家长和孩子就要培养好平衡口腔微环境的习惯,让里面的“小贝壳”健康成长。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