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校本课程“小题大做” 因地制宜助力成长

时间:2019-06-18 09:34|来源:|编辑:z0011 网友评论

  麦秆画、虎头鞋、通草画、面塑……这些江阴“非遗”每周五下午都会走进高新区实验小学的选修课堂,让孩子们在传承人的带领下体悟家乡“非遗”文化的细思妙想。对于学生们而言,“非遗”进课堂、“合伙人”等课程已是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地制宜开展校本课程,在高新区实验小学,小课题也能做出大文章。

  “首先要把麦秆熨平、刮薄,制好的麦秆需要贴在纸上再剪成需要的形状。”上周五是本学期最后一节选修课,五年级的黄怡琳正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水仙花”。在她面前的黑色卡纸上,一盆水仙花已有了大致的外形,她还需要完成最后的装饰点缀工作。负责授课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陈惠平,她告诉记者:“学校把我们很多江阴‘非遗’文化手艺人汇聚到一起给学生们上课,让孩子们接触这些老手艺,即使以后不会从事专门的手工艺工作,也能给孩子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记忆。”

<iframe class="lyad" width="300" height="250"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marginheight="0" src="http://same.eastmoney.com/s?z=eastmoney&c=18&op=1" ipadsrc="http://same.eastmoney.com/s?z=eastmoney&c=1409&op=1"></iframe>

  在虎头鞋的制作班里,五年级的丁馨怡正在给虎头鞋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在这学期11节课的课时中,学生们需要用针线缝制出一双属于自己的虎头鞋,“我们大致可以缝出虎头鞋的外形,但是一些细节部分还需要老师帮忙。”记者了解到,学生们的手工作品将会在学校的拍卖会上进行拍卖,所得款项将捐献给福利院。

  高新区实验小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自上学期开始开办“非遗”课程班,受到了学生与家长的热切欢迎,在校本课程中,“非遗课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学期末,学校将“非遗课程”“午间合伙人”“童心同读”三项课程汇聚成“童年祉印”活动,对孩子们的课程进行总结与展示。学校校长王新刚表示:“不局限于书本,而以生活为本、以学生为本是我们开展校本课程的初衷。”因此,学校校本课程的建立也都基于学生的立场与需求。

  对童趣的保留,在课程标题的设计上便可见一斑——“午间合伙人”中的“午间”被印在一枚指纹上,宛如一枚印章悬在“合伙人”三字的左上方,“合伙人”被设计成三位男女生手拉手齐向前奔跑的姿势。此外,由《新华字典》“组装”成的“tong读”的“tong”,兼有“同”与“童”的双重含义,寓意陪伴孩子共同阅读,这也是家校共育的延伸课程。“非遗课程”则“字如其名”,由虎头鞋、青花瓷、剪纸等非遗艺术品组成。这三项课程共同推进,形成了“童年祉印”这门课程的最终展示,“童年祉印”以印章的方式呈现,寓意学校将记录每一位孩子的足迹,并加以留存。

  “小题大做”、因地制宜,正是学校开展课程的方式。“六一”前夕,高新区实验小学以“童年祉印”为主题进行了一次课程展演,历时四个月创作的百米长卷和儿童画等作品也被搬上了舞台。百米长卷由学生主笔绘画,以江阴绿道为延伸舞台,串通起江阴各地景致。今年,学校还以高新区周边标志性建筑物为题材,绘制了13幅儿童画,并印制成台历。王新刚认为,孩子们的作品也许稍显稚嫩,但这其中彰显着孩子们的智慧,蕴含着孩子们的梦想,需要学校与家庭共同呵护,“即使是再平凡的小事,再普通的孩子,都是值得珍视的。”接下来,高新区实验小学还将进一步开拓校本课程,以孩子的眼界看世界,让小课题成为大文章。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