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内资讯

230亿美元:紫光盯上美光科技谋变“中国三星”

时间:2015-07-15 11:01|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编辑: 网友评论

 编者按超级并购案起航

  一场金额高达230亿美金的并购案正在启动,虽然参与的双方——中国的紫光集团不予置评,美方的美光科技则称未收到收购要约。但据本报记者的了解,双方已多次接触,紫光的收购工作也早已启动。

  这起并购案从原则上目前尚未开启,在可预期的未来也面临重重阻力。但是如果一旦达成,这将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无论是对于中国海外并购案的量级,还是对于中国高科技企业而言都是如此。中国的跨国并购正在超越过去单纯为获得资源和能源的目的进行,迈向更高端的芯片制造领域。

  核心提要

  不过,数位与紫光集团关系密切的企业高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紫光的收购工作已经启动良久,并且与美光谈过多次。这次的报道,只不过是两家企业在‘投石问路’。”

  本报记者 陈宝亮 北京报道

  由中海油保持的“151亿美元”海外收购纪录即将被打破,新的纪录可能是230亿美元。

  7月14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报道称,中国清华紫光集团已经出价230亿美元收购美国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

  美光科技是美国唯一的存储芯片制造商,根据Gartner数据,2014年,美光以168亿美元收入位列全球第四大芯片厂商,仅次于Intel、三星、高通。紫光集团目前是中国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但需要指出,2014年,紫光集团年收入约15亿美元(超过90亿元),尚不足美光年收入的10%。

  目前,紫光集团对该消息表示不予置评,而美光科技发言人Dan Francisco则回应称,美光尚未收到清华紫光的收购要约。

  不过,数位与紫光集团关系密切的企业高层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紫光的收购工作已经启动良久,并且与美光谈过多次。这次的报道,只不过是两家企业在‘投石问路’。”

  毕竟,在这场超级并购正式拉开帷幕之前,每个参与者都需要评估来自各方面的反馈,以及随之出现的政治、经济、产业博弈。

  中国再造存储

  中国政府再造芯片的决心,正在改变全球芯片产业的格局。

  2013年,在制定“信息消费”、“宽带中国”、“网络安全”等国家战略之初,中国政府把目光投向了所有信息战略的核心——芯片产业,并由国务院组成专家组对全国芯片格局进行大规模调研、分析。

  在此基础上,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公布中国芯片产业的15年规划,并提出到2030年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入国际第一梯队的目标。2014年10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公司(简称“大基金”)成立,超过1500亿元大基金落地,并计划撬动过万亿社会资本流入中国芯片产业。

  好风凭借力,紫光集团、中国电子、长电科技、中芯国际等公司相继通过数十亿美元的收购大手笔布局,跻身芯片国家队。目前,紫光集团、中国电子主要布局芯片设计产业,长电科技主导芯片封装、测试环节,而中芯国际则肩负晶圆制造的重任。设计、制造、封测系芯片产业的三大环节。

  但是,国家队并未弥补中国芯片产业的空白,比如存储芯片、CPU芯片、FPGA等等。其中,存储芯片是整个芯片产业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根据国内知名分析机构赛迪顾问提供数据,2014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达到10393.1亿元(约1690.4亿美元),占全球芯片市场50.7%。其中存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2465.5亿元,占国内市场比重23.7%,其比重超过CPU、手机基带芯片。赛迪顾问集成电路咨询事业部总经理饶小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存储芯片产业基本空白,几乎100%依赖进口。”

  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三星、美光、东芝、海力士等企业垄断的存储器市场高达800亿美元,其中,我国每年进口的存储芯片就达600亿美元。”

  但是,存储芯片投资巨大,三星、美光、东芝、海力士等企业每年的资本支出都在数十亿、百亿美元级别,这种投资规模让中国企业望而却步。过去多年间,国内部分企业曾尝试通过国际并购的方式进入存储器产业,但均以失败告终。

  如果紫光能收购美光,这一问题将得到解决。美光为全球第二大存储芯片公司,其出货量仅次于三星,拥有独立的设计能力,以及制造工艺,“在芯片行业,先进的晶圆制造工艺都最先应用于存储芯片,美光的晶圆制造能力是非常强悍的。”知名存储芯片专家赵宇如是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赵宇此前曾就职于美光科技。

  难点与转机

  但是,先进的晶圆制造工艺或许也会成为本次收购的最大阻力。

  赵宇告诉记者:“美国政府禁止一些最先进的科技流入到‘Control Country’中,先进晶圆制造技术属于被禁止内容,中国很可能在‘Control Country’的名单里。”

  事实上,技术管制是美国政府长期执行的基本国策。2014年,Intel曾15亿美元入股紫光集团。据知情人士介绍:“美国政府明确禁止Intel向中国企业开放X86架构的设计技术。”也正是因此,展讯、Intel原计划合作研发的手机芯片迟迟未能面世。

  除此之外,Intel在中国建设的制造生产线也被限制。此前,Intel曾投资25亿美元在大连建设芯片厂,但厂房目前仅引入了intel的65nm制造工艺,更先进的40nm、28nm、14nm工艺均没能引入。

  此外,美国外资安全审查委员会(CFIUS)也是阻力源之一。CFIUS是由美国财政部牵头,国土安全部、情报部、能源部等其他9个部坐阵,其主要职责就是审查指向美国企业的海外投资给国家安全造成的潜在影响。此前,华为退出美国通信市场,三一重工风车项目被勒令禁止,都与CFIUS有关。

  饶小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美光跟美国军方关系密切,军方使用了很多美光科技的存储产品。”这一原因会使得收购很难通过CFIUS的评估。

  不过,这并非没有转机。赵宇介绍:“在美国,芯片业务并不乐观。博通飞思卡尔等芯片巨头都通过出售业务寻求转型,ATMEL也希望自己被收购。”2015年以来,由于市场表现不佳,美光股价已从34美元跌至17美元,跌幅50%。同时,美光与三星之间的价格战愈发激烈,这使得美光不得不逐渐缩减研发投入。

  出售业务,对美光股东而言是不错的选择。只不过,多位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30亿美元的出价,有点太低了。美光半年前股价34美元,市值接近380亿美元。”他们预测美光最终收购价格很可能上浮至400亿美元以上。

  此前,IBM也曾出售旗下芯片制造业务,收购者为阿联酋的Global Foundries公司,这一收购在本月初通过了CFIUS的审查。此外,2014年4月,IBM曾向中国开放了核心的Power芯片架构授权,一位IBM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美国政府给IBM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但考虑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IBM顶着来自美国政府的压力向中国开放了Power。”同时,IBM还向中国开放了很多核心软件的源代码。此外,同为美国芯片公司的高通,也曾与中国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开展深度技术、资本合作。

  “Intel持有紫光集团子公司紫光展锐20%的股份,紫光集团与美国HP有资本合作。”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老杳认为:“紫光能够用来说服美国政府的资源并不少,而且紫光也有运作经验。”老杳判断,“美国政府能否通过应当在两可之间。”

  紫光转身“中国三星”?

  “如果紫光能够成功收购美光,那么紫光会逐渐汇集中国的基础产业。”工业4.0研究院院长、首席经济学家胡权表示:“从紫光集团的布局来看,紫光想构建一个‘中国的三星’,这种布局是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

  事实上,2013年之前,紫光集团名不见经传。但是,2013年6月到11月的半年间,紫光集团相继以17.8亿美元、9.1亿美元要约收购在美国上市的展讯通信和锐迪科,紫光集团成为中国芯片设计龙头。

  需要指出,在收购展讯之前,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取得多个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支持,并完成了接近150亿元的大规模融资,其影响力、资源调动能力可见一斑。收购展讯、锐迪科之后,赵伟国迅速声名鹊起,成为资本界竞相追逐的大鳄。其后,紫光集团与武汉、合肥、厦门等多个地方政府签约投资。

  2015年2月,赵伟国出资10亿认购手机厂商TCL的增发,成为TCL股东,并且收购了火狐OS的中国团队,打造自有操作系统,紫光集团手机芯片生态布局逐渐成型。4月,赵伟国再出资30亿元认购沈阳机床的增发,成为沈阳机床第二大股东。当时,赵伟国接受记者独家采访,并表示:“投资沈阳机床,是紫光集团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将生产智能制造的芯片。”

  5月底,紫光集团宣布与HP达成合作,以23亿美元收购HP子公司新华三,后者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网络设备公司。此次收购之后,紫光集团布局云计算、大数据。

  当时,赵伟国在发布会上曾透露:“很快,我们会公布新动作,影响力还要超过这次收购。”或许,赵伟国当时已经准备了此次美光科技的收购计划。(编辑 谭翊飞)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