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逝世 被评为改革闯将

时间:2015-07-16 13:15|来源:新浪财经|编辑: 网友评论

    万里逝世享年99岁 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先锋

  据澎湃新闻从万里之子万伯翱先生处了解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同志,于7月15日12点5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万里同志。(资料图)万里同志。(资料图)

  一字之差,为农村改革打开一扇门 

  1977年6月,万里到安徽,担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在深入农村考察中,解放后一直从事城市工作的万里,对农民的贫苦生活状况深感震惊。刚到安徽那一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生产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

  万里顶着“学大寨”、“穷过渡”的压力,制定了“安徽省委六条”,强调以生产为中心,强调尊重生产队和农民的自主权。后来,他又纠正不许联产计酬的做法,支持农民包产到组。针对1978年安徽大旱的特殊情况,根据万里提议,安徽省委作出“借地种麦”的决定,从而诱发了农民包产到户的行动。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但一时无法触及农业根深蒂固的弊病,会议仍然坚持“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这时候万里很强硬,他说三中全会的文件要看精神实质,不是照抄它的字句。

  当时的贵州省委书记池必卿,曾经用“一场拔河比赛”来概括1979年到1980年初的形势:“那一边是千军万马的农民,这一边是干部。”

  1980年初,万里从北京带回新的消息:在胡耀邦的主持下,将原来农业政策中“不许包产到户”中的“不许”改为“不要”。一字之差,却为中国农村改革之路打开了一扇门。在万里主持的省委扩大会上,当时的凤阳县委书记陈庭元终于说出了小岗村的秘密。

  会议一结束,万里就奔赴小岗。万里见到农户家家储存着数千斤粮食,不由赞道:“这回讨饭庄不再饿肚子了!”

  当地老百姓(61.45, 1.64, 2.74%)说,能不能让我们搞三年啊?万里说我批准你搞五年,如果吃官司,我给你打官司去。老百姓要送他花生,说以前想送也没有,现在非要送不行。万里穿着军大衣,口袋里都装着这些花生。回来开常委会的时候,放在桌上说,这些是包产到户的成果。

  1980年初春,万里调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农委主任,主管农业,后任国务院副总理。胡耀邦对万里期望很高,他多次引用民谣:“要吃米,找万里!”

  进入1981年,尽管仍有少数地方领导坚持认定农民包产到户是搞资本主义。当年12月间,万里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小组讨论中越来越多的人发出呼吁:“应当给包产到户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户口。”会议纪要经反复研究修改,书记处几次讨论审查,最后通过时已经来不及在年内发出,只能作为1982年的“一号文件”下发了。

  把农村工作文件作为“一号文件”下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第一次。

  人民日报曾评万里:改革闯将 壮士暮年

  “没有万里的勇气和头脑,就没有后来划时代的农村改革。邓小平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又从安徽开始。这一起点,和万里紧密相连。”吴象评价说。吴象曾任安徽省委副秘书长,协助万里在安徽推动改革。

  1977年,万里担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他大刀阔斧,“ 清帮治皖”。随后,他又支持和鼓励小岗村包产到户,并在全省推广。

  广大农民认为“大锅饭”变小了,手脚也松了绑,特别高兴。而一些思想保守的领导干部和多吃多占的基层干部则强烈反对。

  万里之子万伯翱表示,要不是对农民感情深,他(万里)绝对不会冒这个风险。小岗村的事出来后,万里已经做好准备再次被打倒,乌纱帽不要了。可奇迹出现了,百年大旱之后第二年出现了丰收。农民利益和力量的结合,效果巨大。

  在万里的强力推进下,小岗村的大包干经验一夜之间在安徽全境推广,民谣有云“要吃米,找万里”。后来,这个小村庄成了中国改革的一个符号。

  2012年11月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万里 改革闯将 壮士暮年》,称其为改革闯将。

  万里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和闯将,更是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支持者和推广者,对安徽人 有着特殊的意义。邓小平也曾说,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安徽,万里同志是有功的。(新浪财经综合人民日报、长江日报)

  万里简历

  万里,男,汉族,1916年12月生,山东东平人,193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5月参加工作,师范毕业。1988年至1993年任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1936年后,在东平县做地下工作,任东平县委书记,泰西地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部长,鲁西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冀鲁豫二、七、八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1947年后,任冀鲁豫区党委委员、秘书长,南京市军管会财委副主任、经济部部长、建设局局长。1949年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副市长。1966年至1973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73年后,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铁道部部长、党的临时领导小组组长,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第一政委。1980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农委主任、党组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绿化委员会主任,国家人防委员会主任。

  第二、三、四、五、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第十一十二、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第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