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经聚焦

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总决赛圆满收官

时间:2021-09-26 16:48|来源:中国产经网|编辑:yezi 网友评论

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总决赛于9月6日圆满收官。2021年是大赛举办的第十年,大赛如一叶扁舟,载着软件强国梦,几经风浪,行稳致远。弹指一挥间,这叶扁舟已脱胎换骨,华丽蜕变为软件赛事领域的“超级航母”。

 

十年磨一剑 今朝试锋芒

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苏省教育厅、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由中国信息化周报社、中国(南京)软件谷、江苏软件产业人才发展基金会、南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发展促进机构执行。

十年间,大赛与莘莘学子共成长,见证收获。经过十年的培育,大赛成为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高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活水。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各高校的5543支队伍积极参与,来自江苏高校(含高职)的报名队伍多达627支,在357支晋级总决赛的队伍中,江苏赛队有68支,占入围总数的19%,全省参赛队伍数量和入围总决赛队伍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总决赛采取云评审的方式,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通过“云视频”阐释构思、演示作品,并接受评审现场专家评委的质询。历经两轮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一等奖队伍20支,其中江苏赛队6支;二等奖91支,其中江苏赛队14支;三等奖246支,其中江苏赛队49支。本届大赛还评选出最佳指导教师奖20人,企业突出贡献奖13家,以及最佳学校组织奖60所、最佳地方组织奖16个。

 

从扬帆起航到载誉而归

聚焦产业热点,面向全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骨干企业征集赛题是“中国软件杯”大赛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最佳实践。本届大赛共发布赛题17道,其中江苏国光信息的信创平台中手写输入法、中移(苏州)软件的云端智能相册应用、江苏航天龙梦的辅助桌面读屏软件等7道赛题来自江苏省骨干企业。

随着手机像素越来越高,手机内存越来越不够用。为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赛题“A5-云端智能相册应用”应运而生。云端智能云相册能够实现照片的自动归档,根据照片类型进行分类(人物、动物、风景、交通工具、建筑),使用人脸检索集体活动照片,自动完成私人照片的快速分发。根据用户需求,相册也可以生成精彩瞬间剪辑、回忆录等。来自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评审专家杨希参与了赛题A5的评审。“现在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都非常强。”杨希说,“从演示效果上看,大部分参赛选手的作品接近于完整的软件产品,但在软件的设计思路、产品的交互性、系统性能优化等层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对于仅有2~3人的小团队来说,能将作品打磨、完善到目前的程度,足以证明参赛选手的能力出众。”

 

image.png

赛题“A4-林业有害生物智能识别”,要求参赛选手运用大数据、智能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设计出一款软件作品。该作品能对手机拍摄的或相册中的害虫图像分析处理,可以智能识别常见的林业害虫种类、个数等信息。南京开江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牧启顺在评审结束后表示:“大部分学生的作品远远超出了预期。参赛队员能够深入研究项目需求,认真分析用户需求,对应用的场景实际情况进行细致考察。部分赛队针对林业工作人员在野外作业时没有网络的情况设计了离线使用模式,并且联网后能够自动备份离线数据,这对于在校学生来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正是由于“中国软件杯”大赛的赛题全部源于软件骨干企业的实际需求,是对企业研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的抽象和提炼,因此大赛对于凝聚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力量,推动新时期软件关键技术攻关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种秋收 硕果飘香

过关斩将、赢取奖牌——不是目的,只是过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创造337”团队获得了本届大赛的一等奖,这令队长赵志翔有些意外。该团队有两名选手(赵志翔、刘伟佳)来自东南大学,因为经常在门牌号为“337”的网络空间实验室写代码,所以给赛队命名为“创造337”。

刘伟佳认为,适用于多样化的使用场景是其作品最大的创新。“我们考虑到了用户网络环境较差,想了解害虫的信息,识别结果错误等情形,分别设计了离线使用功能、知识科普功能、专家在线咨询功能等,给用户带来舒适、周到,同时又不失趣味的使用感受。”

在谈及参加比赛的初衷时,赵志翔表示:“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研究方向(计算机视觉)和A4赛题比较契合,另一方面是想锻炼自己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工程能力”。获奖虽然令人激动,但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软件开发的后端工程能力,同时进一步通过实践熟悉了软件开发全流程”。通过参赛,赵志翔也明确了未来从事“C++后端开发”的工作方向。对选手而言,在不断的探索中明确奋斗的赛道,这或许是参赛的意义所在。

 

 

“创造337”团队  (左起依次为:赵志翔、刘伟佳、栾兴)

矢志不渝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培育产业亟需的高质量软件人才是大赛不变的宗旨。企业更加青睐的人才具有哪些特质?王琪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选手,她既是“巴拉巴拉巴拉”队的队长,又是该队的唯一队员。本届大赛该团队获得二等奖。王琪答辩时的表现给杨希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比较惊讶的是,该作品前后端、界面设计等全部的功能都是由一名学生实现的。虽然作品本身还有一些瑕疵,但是瑕不掩瑜。该同学在大学阶段能进行全栈的开发,非常厉害。这样动手能力极强的同学是非常受企业欢迎的。”

在回答“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软件设计工程师时”这一问题时,参赛队员的态度、品行、表达、创新、能力等成为企业专家口中的高频词汇。杨希总结道:“思维创新能力强、表达逻辑清晰的学生肯定更受企业的青睐。技术是不断变化和革新的,在未来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在不断学习新的技术与知识之外,还要对软件设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思路,另外就是需要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品行高洁、学习和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更受企业的青睐。”牧启顺认为,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实践:只有深入了解用户的核心需求,及时调动自己的能力和所学知识,迅速制定出可操作的方案,才能开发出优秀的产品;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最终才能成长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他对参赛队员们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多参加“中国软件杯”大赛这样的活动,寻找更多的实践以及和专家交流的机会,强化与社会接轨的能力;第二,培养坚强的毅力和耐心,只有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坚持到底,毫不松懈,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学习或事业上有所突破。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从第一届到第十届,“中国软件杯”大赛在得到全国高校关注、参与和支持的同时,也为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有生力量。大赛自2019年起连续入选教育部高等学会《全国普通高校竞赛排行榜》,获奖选手可以获得推荐保研、保研加分、免修学分等资格。“中国软件杯”大赛组委会总结出三项大赛成果:一是全面提高软件学子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企业教师与高校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交给学生打开产业与科技之门的“金钥匙”,实现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二是促进了软件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在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中能更加敏锐地洞悉产业技术趋势,及时更新和完善软件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出更加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软件人才。三是促进产才融合发展。骨干软件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大赛出题、参与比赛评审等工作,不但有助于促进产业链关键技术突破,还能及时发现优质软件人才、与有关高校进一步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进而推动软件产业的整体加速创新。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