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年轻化,中医药迎来资本春天 |
本文来自合作媒体:周天财经,作者:零露。经授权发布。
辛丑岁末,壬寅伊始,在 2021 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大幅回调的背景下,中药指数却在 2021 年的最后两个月逆势上涨近三成。
开年第一周,中药板块从 2021 年 12 月 10 日收盘 2994.767 点,至 1 月 11 日收盘 3855.96 点,整体一个月上涨 28.76%。其中,「九芝堂」「同仁堂」这些中华老字号连续涨停,成为新年伊始的第一轮刺激。华森制药 1 月 11 日收盘价格 18.80,一日之内上涨 46.76%,在低位行走的股市中分外耀眼。
2022 年开年,资本开始在中药赛道上打得火热。这其中的原因与去年下半年反复的疫情有着极大联系。其中,清开灵软胶囊、藿香正气软胶囊受政策照顾,被列为多省市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推荐药品。可以说中药配方在防疫中被寄予厚望。
不过与生产中成药的药企不同,在目前上市的中医老字号中,显然更讲究老字号的「传承」。从中医的大视角来看,这项传承千年的技艺不仅讲究独门秘方,也讲究各流派特点的传承。比如中医的代表流派就分为伤寒派、脾胃派、滋阴派等七类。
流派繁杂、技艺传承的隐秘性都是中医很难形成产业规模化的原因,在发展初期,有些中药配方都是绝密,更不用提与资本携手同行。但如今,中医怎么就成了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了?这项古老技法在风云诡谲,轮转迅速的资本市场上有什么表现呢?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观其气色,听其声息,问其根本,摸其脉络。本文试图结合中医药在资本市场上的新现象,来分析中医药的工业化历程和崛起之路。
01 频繁提价,「药茅」初现我们发现,近期不少地区的防控措施中,悄然增加了「送中药」环节。
一些地区向隔离封控区域密接、次密接人员及防疫一线工作人员配送「清肺排毒汤」等中药汤剂,药剂里包含了麻黄、生石膏、灸甘草等中药材。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西医关注病毒、中医关注症候,中药在预防和治疗中以宣肺祛风为主,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场新冠疫情,和文化崛起的自信重建过程,给予了中药展现中医魅力的发挥空间。使得普通人,甚至是年轻人群体对中医药疗效信任度逐渐加深。比如亚健康状态的年轻人常常会把针灸、拔罐、艾熏作为保健的选项之一。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转向中医呢?所谓「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可以通过更温和的手段为更多人提供预防服务。这在疫情反复时期,与「防控为主」的思想不谋而合,加上中药汤剂能覆盖各个年龄层段的人群,轻而易举地让中药从一个小众选择成为大众化产品。据艾媒数据显示,现在倾向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例为 49%,与西药基本持平。
观念的转变就是增长的起点。需求刺激供给,资本决定价格。在形成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之后,中医药已经成为资本热捧的对象,随之而来的就是提价。自 2021 年 12 月 1 日起,同仁堂将安宫牛黄丸价格由 780 元/盒(3 克 * 丸/盒))上调至 860 元/盒,提价幅度约 10%,而该药在 2019 年 12 月份仅售 560 元。
药品涨价的背后在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安宫牛黄丸主要原材料是牛黄、麝香、水牛角浓缩粉等。药通网数据显示,牛黄(天然胆黄)价格由 2019 年 1 月的 36 万元/kg 上涨至目前的 55 万元/kg,麝香(天然)则由 2019 年 1 月的 36 万元/kg 上涨至目前的 42 万元/kg。
除了原材料价格上涨,资本对于中药的定位也开始发生变化。2021 年夏天,广州著名中药片仔癀掀起「抢购热」,一粒原价 590 元的药腚,曾一度被炒至 1600 元/粒,并且供不应求。
片仔癀属于国宝级中药品种,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绝密配方,中国目前只有片仔癀和云南白药属于国家级绝密配方。作为中国首批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其功能主治为消肿止痛,也可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不少人认为服用片仔癀能保肝护肝,喜欢在酒局之前吃一粒,还被调侃为「片仔癀就酒,越喝越有」。这一功效让片仔癀有了「药中茅台」的称号。而片仔癀的市场表现也逐渐有了「茅台」的趋势。
2021 年 1 月 4 日,片仔癀股价 279.08 元,截止 2022 年 1 月 11 日收盘价 393.82 元,在一年中累计上涨 41.11%。其股价疯狂的涨势,颇有茅台的风格。随着其品牌在全国知名度的展开,在未来依旧有发展潜力。
在线下,在片仔癀需要预约才能购买。如果是药用,一次最多预约 10 粒,并且需要出示相关证明,否则一次最多只能预约 3 粒。短缺效应,更多人开始「囤积居奇」,加价销售。
与片仔癀分庭抗礼的北京同仁堂也开始转移战场,开始思考如何与更年轻的用户群体沟通。近日,由五子衍宗丸和同仁乌鸡白凤丸衍生的两个名为「同囍」的古装 IP 形象横空出世,由二者引发的微博话题阅读量也冲破 7300 万 +。
在市场热度下,与板蓝根等常见中药不同,片仔癀、安宫牛黄丸等中药品牌开始向「茅台」看齐。从消费者人群、消费场景、产品稀缺性、提价的增长逻辑等多个方面逐渐「茅台化」。以高端、保健、秘方等概念打造「药茅」。在股市的推动下,中药正开始「创新」突围,以更年轻的姿态攻破新的受众群体。
02 工业变革打通中药新脉络资本的介入虽然导致了药品价格的上涨,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量资金注入,也让中草药从隐秘的中医馆中走出,快速进入工业化、现代化阶段。
资本认准可量化的标准,而工业即标准。因此中医药的工业化程度与中医药企业的市场表现可谓相辅相成。
以前的中医,看病开方更多是靠医生本人的经验和技术,对于药材的分辨把控也多有不同。人力有时穷,以个人为主导的行医方式,也导致了各地区发展并不均衡,南北行医方式各有所长,药量、方法、手段也各有不同,水平参差也造成了市场上对中医的评价褒贬不一。
以药材来说,其生长的环境、年份、炮制方法不同,会导致药材的药效和药性的变化。如果没有标准限制,就会给市场上滥竽充数者以可乘之机。
当中药生产脱离传统的「定性」生产方式,转化为先进的「定量」生产方式之后,患者将会得到更好的保障。因此,中医药的量化要从药材、制作流程等方面逐个攻破。
目前中医药工业化最成熟的环节体现在「代煎」「颗粒」「浓缩」等剂型的开发,这也是中医药能够适应工业化的证明之一。以最常见的板蓝根为例,对于原材料,服用前需要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再进行煎煮,而现在,只需要将板蓝根颗粒用水冲泡即可。
因此,将中药有效组分和无效物质的分离纯化,是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药学理论的结合,也是中药未来的发展方向。湖北省药品监督检验研究院院长姜红表示,在未来服中药像泡咖啡一样便捷。
中药产业龙头云南白药,就是将中药从传统手工业转变为数字化工业的典型。如今,用手机扫一扫云南白药三七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看到三七的灌溉、施肥、采收、储存、加工等多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和图片,以及检验报告等相关内容。
云南白药以种植、加工三七为主的文山七花公司
无论是防控疫情的「清肺排毒汤」,还是云南白药、片仔癀,伴随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产生,中药行业已逐渐告别过去作坊式的粗放生产模式,逐渐被更加精细可控的「中药西制」的生产模式所取代。
在进入工业化的生产模式之后,中国的中成药也将更加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同时也会成为文化出海的有力武器。目前,受准入制度、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中国生产的中成药仅有 20% 左右出口海外,这些出口产品在中药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仅 3% 左右,而 90% 的国际中药市场被日本「汉方药」占据。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曾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在江户时代形成了自身特色,如今,在日本已经催生出近 200 亿人民币的庞大市场。例如「小林制药」「八目制药」等汉方药品牌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日本最大的汉方药制药公司津村株式会社,拥有着 120 余种汉方药。日本汉方药的推陈出新,也给中国的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和启示。
03 中药不再是配角2022 年 1 月 1 日,新版医保目录正式落地执行。目录中药品总数为 2860 种,其中西药 1486 种,中成药 1374 种,中药饮片为 892 种。
「伏羲九针」,「神农百草」,「岐黄问对」这些亘古流传的中药神话,却在这一纸目录下,成为了现实。越来越多的中药入选医保药物新品类,意味着中药正脱离药品界边缘人的身份,逐渐向主流靠近。
其实,早在 2021 年,中药就已经出现了崛起势头。据医药魔方数据统计,2021 年共有 12 款中药成功获批,这一数据超过了过去五年的总和,创历史之最。
事关「文化自信」,因此要归功于国家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银河证券表示,中医药产业目前是国家重点保护产业之一,各省份的相关监管部门也开始制定相关政策条款加大对中药行业及相关企业的扶持力度。
在医院端,上海、浙江、江西等 7 个省份获得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的资格。并且,全国公立医院重点监控的背景下,公立医疗机构从正规渠道采购的中药饮片可加价 25% 销售,这让很多传统西药企业羡慕不已。这一系列鼓励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举措,也为中医药的发展方向定下基调。
在患者端,为了让百姓更方便买到中药,国家将参保患者用药渠道拓展到定点零售药店,患者再也不用苦苦寻觅,跑到专门中医馆购买。
此外,政策为中医药产业开设了「避风港」,是中医药产业走势大好的根本原因。截止目前,很多中医诊疗服务尚属自费阶段,但随着全国统一医保编码体系的完善,医药临床合理用药改革启动后。将有大批中医诊疗服务纳入报销范围,让更多患者以及相关诊所获得政策利好,积极采用中药,进一步扩大中药市场需求。
根据 Frost&Sullivan 统计数据,中国 2021 年医药市场规模达到 17292 亿,预计 2022 年将达到 18680 亿元,在市场快速扩张的洪流下,只有可复制、可扩张、可追溯、可把控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才是真正将中药变成利国利民的药材。
在产业政策利好和股市板块火热的双重刺激下,中药也将迎来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中医药产业标准化程度较低,并且中药多以独门秘方的形式出现,复制难度大,在野蛮生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品质良莠不齐、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阵痛。」
但在当阵痛过后,中药作为消费 + 医药的结合体,在老龄化社会问题凸显、中医用药产业化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结构将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有许多投资者注意到,由于中医药企业所拥有的医药配方多达上千种,相比纯现代药更讨巧,不用啃研发的硬骨头,能减轻研发费用,再加上政策资源的倾斜,将利好中医药企业市场。
不过随着中医药产业化程度提高,中医药企业也会迎来更严格的监管标准。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负责人也强调「行业的特殊性不是虚高药价的避风港。」未来,中医药比拼的就是企业对于成本、品质的管控能力,如果中医药企业能够在从原材料乃至产品上做到全链条管控,不断提升质量的同时再加强市场推广,那么中医药的崛起之路可能会越发清晰。
- 12家科技企业ESG观察,谁领先,谁落后?2023-06-20 06:22
- OpenAI再获百亿融资 估值近300亿美元2023-06-20 06:20
- 大厂战投疑遭重击,中国托拉斯时代终结 | 2022-01-21 17:35
- 仅凭两款单品年GMV达千万,新锐食品品牌怪力食厂从植物蛋白破圈 | 2022-01-21 17:35
- 扩张、亏损、关店,集合店KK的第二次救赎 | 2022-01-21 17:35
- 虚假宣传、诱导付费,陌生人社交App困于“荷尔蒙” | 2022-01-21 17:35
- 2022,AI上市“大年”? | 2022-01-21 17:35
- 小马智行瞄准车规级量产,推出第六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 | 2022-01-21 17:35
- Forrester最新报告:阿里云首次挺进全球容器领导者象限 | 2022-01-21 17:35
- 数策指今纸巾宝获A+轮融资,希投投资领投 | 2022-01-21 17:35
- 17:56李锦记可持续“李”想计划,荣获“2024年度食饮ESG案例”
- 17:48李锦记可持续“李”想计划,荣获“2024年度食饮ESG案例”
- 16:55DOUBLE COAST I闪耀启德,海景豪宅与多元配套并存
- 14:06周大生经典《东方·青花》系列以金辉传承东方雅致
- 15:14周大生2025新品璀璨发布:启新程,向未来
- 14:31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造福社会,获“年度教育共生典范”
- 14:16李锦记希望厨师项目造福社会,获“年度教育共生典范”
- 12:06巾帼展风采 新质创未来——京津冀“科技创新 共享发展”
- 09:092025周大生全新IP魅力绽放,引领蛇年珠宝新风尚
- 16:432024第一财经?善商业论坛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颁奖盛典隆重举行
- 11:41HTX Ventures:五大赛道今年发展迅速,特朗普上任利好加密市场
- 17:53FUTURUS光场ARHUD将规模化量产上市,为用户带来极致驾驶体验
- 15:362024中国餐饮业ESG优秀案例揭晓,李锦记绿色可持续表现获认可
- 15:312024中国餐饮业ESG优秀案例揭晓,李锦记绿色可持续表现获认可
- 16:47JJ斗地主抵制赌博,开创棋牌游戏辉煌新纪元
- 15:54“九千里路云和月” 两岸文化交流大型融媒活动在北京启动
- 15:24岁月流转,周大生经典“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系列产品致敬自然
- 11:53TP北京互联企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荣获“2024数字服务暨服务外包行业领军
- 11:47FUTURUS未来黑科技荣获第九届“创客中国”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 17:08周大生大师艺术珠宝·炽热梵高系列新品让“杏”运随行
- 15:14HTX亮相Bitcoin MENA:深化中东市场战略布局
- 11:50李锦记“酱”心助力川菜非遗传承,“烹”出“了不起的中国味”
- 10:20周大生经典携手孙立新大师共创东方·青花系列,诠释青花古韵“金”生
- 08:41探索Universal Robots:智能自动化的未来之路
- 16:142025年第53届香港艺术节今日起公开发售
- 10:21沪苏联手率先打造绿色智慧示范航线 2024第二届浦东航运周开幕
- 17:16首届“利伯兰杯”辩论赛下周开赛:新国辩冠军张子龙领衔,Web3辩论揭幕战
- 15:21JJ斗地主拒绝赌博,引领棋牌游戏正向新风尚
- 14:162024年熙说物业年度演讲
- 15:36PMQ元创方多媒体霓虹装置于深水埗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