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对宏观经济担忧什么?
■范建军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名义总需求不足,实际总供给过剩,经济有步入通货紧缩和“流动性陷阱”的危险。根本解决之道是实施适度宽松的总量政策,包括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更为积极的公共投资政策(应对“流动性陷阱”)。当前公共投资政策已陆续推出,然而货币政策却是“只听雷声,不见下雨”,管理层到底担忧什么?
1.担忧M2存量过大?M2增速超出调控目标?
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M2存量已突破110万亿元,接近名义GDP的2倍,远超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很多人据此认为我国M2存量偏大,实体经济流动性过剩。实际上,我国M2存量之所以偏大,主要是由于统计口径问题。把大量作为金融资产存在的定期存款(约占各类银行存款的60%)纳入了广义货币的统计口径,结果导致M2存量的统计数据偏大。
2013年年底,我国广义货币存量达到110万亿元,而当年名义GDP仅为56.9万亿元,即使每1元广义货币全年只参与一次商品交易,那么全年真正发挥了商品交易功能的广义货币充其量只有56.9万亿元,剩余的53.1万亿元的所谓“广义货币”则常年不参与商品交换,对于这样的“货币”还能称之为货币吗?更何况像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这样的高流动性的货币,一年中参与商品交换的次数何止1次,因此,常年不参与商品交换的广义货币远不止53.1万亿元。
对于这些常年不参与商品交换的广义货币,应将它们归入金融资产的范畴,而从现有货币统计口径中剔除,正如欧家不会将企业债券纳入广义货币的统计口径一样。由于居民和企业持有这些所谓广义货币的目的不是为了进行商品交换,而是为了获取投资收益(利息),因此它们并不是名义总需求的组成部分。另外,在现有统计口径下的M2增速之所以高出名义GDP增速4个多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它除了满足经济增长对货币增长的需求外,还要满足居民财富增长对存款类金融资产增长的需求。
欧美国家的广义货币M2存量之所以远低于中国,主要是因为欧美国家企业的中长期融资主要依靠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而中国和则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相应地,欧美国家居民投资金融资产的标的主要是股票和债券,而中国和日本居民投资金融资产的标的主要是银行存款。因此,说我国广义货币存量过大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
在现有统计口径下,用广义货币M2的存量和增速来判断实体经济所面临的“货币环境”的松紧,不仅会面临统计数据偏大的问题,而且在现代金融创新活动日益增多的今天,统计数据本身已变得极不稳定。例如,受银行理财产品季末到期和季初发行影响,每到季末和季初,
广义货币存量都会出现大幅波动。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交易量的日益扩大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内金融市场及国际商品和金融市场对广义货币M2的分流作用越来越明显,结果导致它和国内物价指数(CPI)之间的联动关系(包括时滞期限)变得极不稳定。因此,目前大多数国家仅将M2作为判断实体经济所面临的“货币环境”松紧的一项辅助性监测指标,而更多的是采用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长期利率(贷款利率和债券发行利率)、物价指数以及失业率等多项监测指标来综合判断实体经济所面临的货币环境的松紧。现代信用货币具有测不准的特性。众所周知,货币有两个基本属性,“货币属性”和“资产属性”(分别对应于货币的交换功能和财富储藏功能),且两者相互对立:货币属性越强,则资产属性越弱,反之亦然。货币的货币属性通常由其流动性来反映,而资产属性则由其收益性(实际收益率)来反映。因此,我们在做货币统计时,需要根据统计对象的货币属性和资产属性赋予其相应的统计权重。由于现金的货币属性明显高于定期存款的货币属性,因此,前者的货币统计权重应高于定期存款的货币统计权重。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通胀率和各类“货币”的名义利率经常处于变动之中,因此,货币当局很难实时精确掌握各类“货币”的货币属性和资产属性大小。例如,在零通胀条件下,现金的资产属性为零,人们持有现金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交换。但是,当通胀率下降至零以下时,持有现金也能“挣钱”,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人们持有现金的目的仅是为了交换。有鉴于此,实时对货币存量作出精确统计几乎是不可能的,即存量货币具有测不准的特性。
2.担忧物价涨幅超出通胀调控目标?
若从PPI、GDP平减指数、投资品价格指数等价格指标来看,目前我国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状态;但若从CPI(目前是2.3%)来看,似乎我国经济离通缩还较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矛盾现象呢?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CPI不适合作为判断我国通胀水平的监测指标。欧美国家通常用CPI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作为反映经济总体价格水平的月度指数,但CPI指数却不适用于我国。原因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通常接近70%,因此,其CPI指数能很好地反映整个实体经济的价格变动情况;而在我国,由于居民消费仅占GDP的36%左右,因此,其本身并不能客观反映我国实体经济价格水平的真实变动情况——占比接近40%的工业品价格变动就无法在CPI指数中得到有效反映。因此,CPI指数只适合用来反映我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变动情况,而不适合用来反映整个经济的通胀水平。
其次,如果用CPI指数作为我国物价水平的监测指标,可能会高估通胀形势。在我国消费品中,对CPI指数影响最大的是食品(占GDP的比重不足10%)——食品价格的涨幅通常高于非食品价格的涨幅,究其原因,主要是门的生产效率低于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等部门所致。虽然我国经济目前仍处在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过渡时期,但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和劳动力)已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要求获得和工业部门同样的要素回报,另一方面,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之间还存在明显的生产率差异。为解决上述矛盾,市场力量会推动(,)价格(食品价格)不断上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要素回报,否则,将没有人愿意投资农业和从事农业生产,而只会选择到城里打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消费物价在整个城市化过程中会始终面临来自食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的压力,而且,这种结构性的物价上涨压力与货币供应量的多寡无关(巴拉萨—定理)。因此,用CPI指数作为我国物价水平的监测指标,可能会高估通胀形势。
3.担心货币扩张政策会导致资金流向房地产等所谓泡沫行业,造成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
以房地产为例,在过去几年政府针对房地产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尤其在一线城市)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措施,包括限购、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实行惩罚性贷款利率等。由于缺乏金融杠杆和准入条件,目前一线城市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基本被挤出市场,剩下的需求大多为刚性需求,其价格上涨更多是由于房屋供给不足造成的,而非投资、投机性需求过度膨胀造成的。近期二三线城市房价之所以出现下跌,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城市的商品房供给严重大于市场需求。因此,针对一线城市的房价上涨,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增加土地投放,加快房地产投资,增加房屋的有效供给(包括商品房和保障房)。在坚持既有房地产需求(尤其是投资、投机性需求)调控政策不放松的前提下,适度放松流动性不仅不会加重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泡沫,
反而有助于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理由是,适度放松流动性有助于提升房地产投资增速,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自今年年初起,由于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销售增速大幅下降,价格出现下跌,导致这些地区的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目前商业银行已经大幅收紧了对它们的贷款业务;另外,由于按揭贷款利率受到管制,加上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商业银行自去年下半年起同样收紧了针对城镇居民的按揭贷款业务。因此,目前已不是担心资金向房地产行业流入的问题,而是担心房地产资金供给不足的问题。
实际上,经济中并不是所有价格快速上涨和规模快速扩张的领域都存在泡沫,相反,在很多情况下,价格的快速上涨和规模的迅速扩张可能是因供应短缺引起的。资金扎堆流入一些所谓泡沫行业,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行业还存在“超额利润”,或者说还存在供应短缺现象,资金扎堆流入这些行业正是市场资源配置机制起作用的结果。对此,不应采取堵的办法,而应采取疏的办法。只有这样,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政策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资金扎堆流向所谓泡沫行业,多数情况不仅不会导致经济结构的恶化,反而有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
至于前几年超宽松货币政策下资金大量进入钢铁、电解铝、水泥和光伏等产业,则主要是由于政府的结构调控政策缺位或失误造成的:由于电价、污染对价定价过低,政府的产业补贴政策失当,结果导致上述行业过度膨胀。因此,将总量政策和结构政策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对的。二者不仅不存在对立,反而可能相互促进,因为只有在企业盈利能力和政府收入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政策才可能更好地得到贯彻执行。
国内许多学者在讨论经济问题时往往对总量问题和结构问题不加区分(通常将结构问题归咎为总量问题),以至误导中央决策。比如,有学者认为,靠投资拉动、大量耗费资源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不能持续,它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而实际上这是一个结构问题:由于价格机制(包括资金价格、资源价格以及污染成本)没有完全理顺,结果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的严重破坏。但大家很容易将它归结为政府总量政策的失误,认为这是因货币超发引起的。可以说,近两年中国经济之所以始终徘徊在通货紧缩的边缘而不愿回头,和上述错误观念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4.担心信贷扩张政策会导致产能的进一步过剩?
实际上,上述担心大可不必。企业家都是聪明人,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他们不会盲目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以扩大再生产。总担心市场会犯傻,实是杞人忧天。新增的货币和信贷资金会优先流向消费、住房按揭、技术创新、节能环保、保障房和铁路建设等受政府政策支持的领域,进而会带动整个工业部门的产能利用率得到提升。
5.担心总量扩张政策进一步推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笔者的观点是,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盈利能力下降,而非企业负债增加。企业向银行贷款,虽然负债增加了,但相应地,资产也会同量增加。分子分母同时加一个数,资产负债率虽短期会出现小幅上升,但货币的扩张和总需求的改善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改善,进而会导致资本金的增加和负债率的下降。因此,从中长期看,适度的总量扩张政策不仅不会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率上升,反而有助于其资产负债率下降。
6.担心金融领域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产能过剩、经济增速下滑、企业盈利能力下降是目前我国金融体系所面临的最大金融风险。因此,适度的总量扩张政策不仅不会增加金融领域的系统性风险,相反,它是化解当前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的最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

- 寻找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机 ——第一财经第十四度携手达沃斯举办2025-07-02 12:17
- 燃情“苏超”!苏州队VS扬州队精彩上演!雪中飞助力苏州队3:0夺得首胜!2025-07-01 12:43
- 由新者胜 至行者达 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正式发布2025-06-10 10:05
- 再破圈!央视端午晚会新松大负载机器人“执手”专业舞者柔美共舞,人机“无间2025-06-03 14:13
- 150+项专利死磕滤芯,云米引领家庭饮水进入矿泉时代2025-05-27 16:35
- 必有人,重写爱与浪漫 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2025-05-27 10:35
- 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钻石舞会炫彩腕表 焕新演绎尊贵皇家紫色2025-05-27 10:34
- 3项全球第一!海尔AI空调只供用户“健康好空气”2025-03-23 13:58
- 以人为本,重新发现 | 「重新发现中国」邀请函2025-03-20 12:36
- 外贸巾帼绽芳华:中企跨境携手"她力量"共创“走出去”价值新范式2025-03-10 18:49

- 12:17寻找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机 ——第一财经第十四度携手达沃斯举办
- 12:43燃情“苏超”!苏州队VS扬州队精彩上演!雪中飞助力苏州队3:0夺得首胜!
- 17:23卷不赢的618,中国商家在东南亚集体“回血”
- 13:57“基于北斗与遥感的数字应用产业互联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京成功
- 13:39三贯穿定基调,五纵横拓图,六点连线筑生态——燕京510以全域营销战略登顶
- 10:05由新者胜 至行者达 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正式发布
- 09:53相关专家领导赴四川嘉好变频供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 21:20甘露特钠胶囊多地断供?谁来续上患者的记忆
- 08:59站酷×北京邮政×微博强强联手!“玩具杂货铺”玩转儿童节艺术营销
- 14:13再破圈!央视端午晚会新松大负载机器人“执手”专业舞者柔美共舞,人机“无间
- 12:30盼星星,盼月亮,就盼九期一
- 09:26双线狂欢引爆510盛夏:狮王“世界风味”VS燕京9號“社区烟火”
- 14:35如何借力抖音7亿日活?京东(郑州)基地手把手教电商企业数字化转型
- 16:35150+项专利死磕滤芯,云米引领家庭饮水进入矿泉时代
- 10:35必有人,重写爱与浪漫 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
- 10:34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钻石舞会炫彩腕表 焕新演绎尊贵皇家紫色
- 10:36HTX携手HTX DAO共庆BTC披萨节,开启Web3全球化共识新篇章
- 10:08景德镇国家陶瓷版权交易中心沐禅壹号靠谱吗?
- 21:31BTC披萨节遇上TRUMP晚宴,HTX送出百万USDT狂欢福利
- 16:09HTX“火星计划特别版”新晋候选人出炉,用户太空之旅进入冲刺阶段
- 13:50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成功召开
- 19:35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成功召开
- 13:49恩捷李晓明:加速领跑全球锂电隔膜赛道
- 15:17HTX披萨狂欢节用户红包活动开启:联动七大加密项目限时送200,000
- 09:352025燕京啤酒510 BigDay启幕,解码全域营销新范式
- 09:24恩捷股份:恒捷远 PE-MBR 膜组器如何实现成本 “大瘦身”
- 20:03“火星计划特别版”活动启动:孙宇晨出资600万美元,助HTX普通用户圆梦
- 16:51USD1上线引爆市场,HTX下一步瞄准WLFI?
- 15:44燕京啤酒510品牌日蓄势待发:以全产品线矩阵构建全域营销生态
- 15:19孕妈妈必须知道的脐带血知识:脐带血十大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