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动态

白先勇谈《牡丹亭》:给予了爱情最高的礼赞(图)

时间:2014-08-12 21:34|来源:江湖臭虫|编辑: 网友评论

  白先勇讲述《牡丹亭》

  今年是香港书展大年,一个书展连续举办了二十五届,年年成为全城盛事,其中自有奥妙。笔者是香港书展多年的粉丝,今年更是被主办方邀请的重磅演讲嘉宾名录吸引。

  今年名家讲座从早到晚精彩不断,讲者有李敖、李戡父子,“昆曲教父”白先勇,国内知名大律师张思之,名导演王家卫、蔡明亮、许鞍华,台湾作家吴明益、香港作家倪匡、蔡澜、董启章、梁文道,内地作家阎连科、蒋方舟,旅美华裔作家严歌苓……

  白先勇现场讲述《牡丹亭》

  7月20日下午三时,在会展中心可以容纳近千人的演讲厅,笔者和一众昆曲爱好者终於等到了从纽约专程赶来的台湾作家白先勇先生。

  白先勇先生是港人多年的老友,他的讲述如同客厅与朋友欢聚,娓娓道来,优雅如故。这次,他是应邀来香港书展推广两部新书,一本是他在纽约闭关写作数年终于完成的、纪念其父亲白崇禧将军的《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另外就是一书一册一匣四光碟的《牡丹情缘》(《牡丹一百》),讲述他从1987年重返上海,再度被六百年中华瑰宝昆曲吸引,开始了他的带昆曲进大学校园的计划,并在2002年启动了青春版《牡丹亭》创作,从走进校园,到走出国门,于今已经巡演逾百场。

  白先勇回忆说,九岁那一年,有一次他和父亲一起在上海大世界看梅兰芳先生的戏,是梅先生跟余正飞的一则《游园惊梦》,刚好是《牡丹亭》里面的一出。“当时是小孩子真的不懂,也是第一次看到昆曲,可就觉得好美。”

  1982年的夏天,白先勇从美国回到台北,那个时候,他的小说《游园惊梦》被改编成了舞台剧,即将演出。而小说《游园惊梦》的灵感正是来自汤显祖的剧作《牡丹亭》。

  笔者2011年元旦在台北采访,恰遇当地剧团复排这出话剧《游园惊梦》,同样也是全城轰动。可惜,当时白先勇先生在纽约闭关写作,身体小恙,没如期回台参加复排首演,不过就通过视频访问祝福成功。白先生说:那个话剧就是讲一个昆曲名伶的一生,由于自己小时候看过昆曲,会慢慢经过十几、二十年就去写小说叫《游园惊梦》,之后《游园惊梦》又改成话剧。“你们看,我跟昆曲好像越来越接近,我跟《牡丹亭》的缘份好像是一辈子。”

  7月20日这一天,在香港的风雨之中,大约白先生像是要从内心里和《牡丹亭》道个别,他讲了许多往事。

  1987年,两岸又开始走动,白先勇回到上海,有幸看到当时上海昆剧院当红名旦华文漪、小生蔡正仁的《牡丹亭》。“你们晓得吧,海派的昆曲,那个时候从演员,到服装,到音乐,到舞美,真的是美得不得了,我一下子就看傻掉了。上海观众可斯文了,全场只有我一个人在那里不停拍手大声叫好。当时,我真没想到,大陆经过‘文革’之后,还能把这么美的谈情说爱的昆曲表演,保存得这么好。”

  “当时我就想,早在600年前的明代,我们中国就有了这么完美的戏剧样式,有汤显祖那样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的剧作家,昆曲的曲目曲牌、表演身段,甚至表演理论都已经好完备,流传到如今不就是活的美的历史么。这么好的艺术,如果能让年轻人喜欢该是多么好。”

  两岸三地精英重排《牡丹亭》

  明代大剧作家汤显祖这部扛鼎之作《牡丹亭》是传奇中的国色天香花中之后,五十五折的剧本,架构恢宏,剧情曲折,是传奇中的国色天香、花中之后。原作共有55折剧本、架构恢宏,词曲俱美。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在苏州大学、南京大学昆曲进校园的成功,让白先勇萌发了制作青春版《牡丹亭》的念头。很久以来,汤显祖的临川四梦《牡丹亭》都是以折子的形式,在舞台上演出;可是,对于昆曲迷来说,过去三天三夜全本的搬演才是过瘾。2002年,在白先勇的努力下,两岸三地热爱昆曲的文化精英汇集在一起,对《牡丹亭》全剧进行了新的编排,大胆尝试将汤显祖的五十五折,改编成二十七折,

新疆英吉沙“小刀村”愿望社会和谐生意好起来

新疆英吉沙“小刀村”愿望社会和谐生意好起来

成为三天九小时的演出本。青春版《牡丹亭》全部由年轻演员出演,男女主角正值花样年华,符合剧中人物年龄形象。在不改变汤显祖原著浪漫的前提下,白先勇将新版本的《牡丹亭》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脉络清晰流畅,故事丰满起伏,符合年轻人的欣赏习惯,用现代的方式全新演绎这个爱得“死去活来”的经典爱情故事。

  《牡丹亭》的主题在于一个“情”字,白先勇的剧本也就贴近汤显祖“情至”、“情真”、“情深”的理念来发展:第一本启蒙于“梦中情”,第二本转折为“人鬼情 ”,第三本归结到“人间情”。汤显祖笔下的“天下第一有情人”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情深,上天下地,终于返回人间,与柳生梦梅结成连理。在《牡丹亭》中给予爱情最高的礼赞,爱情可以超越生死,冲破礼教,感动冥府、朝廷,得到最后胜利。《牡丹亭》可以说是一部有史诗格局的“寻情记”,是中国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

  “那个时候,我和苏州昆剧院、江苏省昆剧院的老师们,一起下团、下戏校选角儿。其实最难选的不是旦角儿杜丽娘,而是小生柳梦梅。”这天,白先勇给香港的朋友们讲了许多故事:“古典戏曲的小生的美,和现在的男神标准可是不太一样。因为要古典扮相、气质、身段,所以特讲究头、颈、肩的尺寸比例,包括手臂长短、比例,后来选出来的俞玖林,也算是百里挑一呢。”

  “旦角没有变声的风险,相对好选一些,当时张继青老师选了好几个小姑娘一起带,沈丰英就这么挑出来了。”白先勇边回忆边展示一些当时的照片:“当时他们都是十六七岁的孩子,还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呢。要演《游园惊梦》么,我就带着他们到苏州园林去,我找个亭子坐下,看着他们自己找感觉,一点点点拨。从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台北首演成功至今,我们已一起走过十年演出过百场,演员们也从青葱少年步入家庭,有一天我们又一起回到第一次找感觉的凉亭,两位主演马上入戏,这回爱情表演可是惟妙惟肖啦。”

  《牡丹亭》

  全球演出过百场

  这天,讲起青春版《牡丹亭》全球演出过百场,白先生很带劲。他说,当初真是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民间剧团,因为昆曲,因为《牡丹亭》可以走这么远走这么久。“在台北爆满开演后,我们先后进入了五十多所国内外大学,光是北京大学就四次邀请我们。当时,有人说,北大学生可是很挑剔的,你不怕有人中途退场?结果,真是没有一次有人‘抽签儿’,北大许多学生留言感谢,并且学校还专门为欢迎我们去演出事先开课讲昆曲。这样的故事,英美演出时也很多。时任我国驻英大使傅莹女士,更是将剧本要去看了再看演出,伦敦的演出盛况空前。在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学如伯克利也都留下了我们的余音。”

  这天,76岁的白先勇在香港书展的舞台上,举着香港天地图书出版的《牡丹情缘》(《牡丹一百》)动情地说:今天,请大家多多捧场,这也是我和青春版《牡丹亭》的一个道别,也想道别“昆曲教父”这个称号。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