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动态

香港东华义庄助十万华魂归故乡

时间:2014-08-13 09:21|来源:船长捷克|编辑: 网友评论

  19世纪,在英国统治之下的香港,百姓的医疗等福利条件十分落后。于是,由社会贤达发起,首家华人中医院——东华医院于1872年建成,以贫苦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20世纪初,东华医院协助成立同样带有慈善性质的广华医院和东华东院,在1931年合并为“东华三院”。而其所属的义庄为亡者提供棺骨暂时停放之所,包括在港去世的名人蔡元培、陈炯明和唐绍仪,而接收海外去世的华人遗体遗骸,并转运到其广东等地的家乡,也成为义庄担负的任务。

  前不久,东华三院文物馆组织了机构辖下4间中学的学生和13间小学的文化承传大使,到广东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开平、新会、江门一带侨乡了解侨情,参观华侨博物馆和华侨义冢。他们了解到,正是经过东华义庄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的努力,才让大约数以十万计、以粤籍为主的海外华人遗骸有可能运回故里长眠。

  东华三院将这些历史内容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小学五年级时就对学生讲述原籍归葬及生命意义;而到中学二年级则进一步讲解如何回馈社会,照顾不同阶层民众的需求。

  七月初,南方日报记者来到香港广华医院内的东华三院文物馆探访。这里位于九龙最热闹商业区油麻地,浓浓的树荫下的一幢中国风格的大屋,以及那一个个巨大的牌匾,以及历史照片和文件,将记者的目光带回清末的香港。

  ●南方日报记者 林亚茗 周煦钊 实习生 蔡博瀚 发自香港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周煦钊

  生死都要系着的“根”

  落叶归根、入土为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恪守的传统。中国许多地方还有着这样的习俗,即是把逝去的亲人埋葬7年左右,再起出遗骨重新埋葬。而早年海外华人也是如此,去世时先在当地埋葬,几年后其遗骨再被送回中国的故乡。因此,那些经义庄回来的遗骨,人们无法知道他们的去世时间,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在东华义庄的出入登记表上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广东。

  位于香港西环的东华义庄,背后是绿树成荫的山,前面是碧波浩瀚的海,其中一石门框上刻着“方便门开聊使栖灵有所,慎终义践应知归土为安”的对联。

  义庄,指的是暂时存放未安葬棺骨的特定场所。1899年,东华医院建立了东华义庄,既为香港的贫困人群服务,也为海外侨胞服务,而且这些工作往往是带有慈善性质。其实东华医院早在东华义庄成立之前就已经开始这项工作。1874年报载消息:“从日本神户载来棺木三十余具……抵港寄停东华医院,不日书明籍贯、居址,招人运回。”

  随着时代的进步,义庄转运先友的职能渐渐萎缩,但这里至今仍然停放着171具棺木和遗骨。一个个卡片铁皮箱、藤篮和木箱,挂着逝者名字和籍贯,有些已经被送到义庄近100年了。他们在生的时候,离乡背井地去干挖矿、修路等等最辛苦的活,将所赚的血汗钱都寄给了家乡的父母妻儿,离世后希望能回归故土。然而,他们从千万里之遥被送回来,因为种种原因始终回不到家乡,听说

德国曼海姆国家剧院交响乐团首访华演绎莫扎特香港东华义庄助十万华魂归故乡

但毕竟是到了可以眺望家乡的地方,也算是安顿下来了吧。义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为他们烧香,表达社会对他们的尊重。

  艰巨而严密的工程

  大半个世纪迎送可能以十万计的先友,我们难以想象:在当年不便的交通条件下,这个艰巨的任务是怎样完成的。

  早期在海外的华人多加入各种侨社,并缴纳一些费用。如果他们去世后在当地下葬,几年后就会被起出骨殖,由侨社集合送回来。陪同记者访问的香港历史学者高添强说:原籍归葬是海外华人去世后的头等大事。世界各地的华侨会馆及所属的善堂是运归的主要组织机构,而香港往往是他们的首选中转站。作为香港当时最有规模的慈善团体,东华三院就自然成为主要的承接和转运的机构。

  原籍归葬的具体执行过程十分繁琐。东华三院档案及历史文化总主任史秀英介绍说:“我们从大量馆藏的历史文件,特别是各种详细的运送交接记录,了解到程序是这样的:听听
房产新闻香港东华义庄助十万华魂归故乡
首先,海外侨社等慈善机构以书面形式,联络东华有关棺骨的付运事项及时间。从海外运送棺骨是大型海轮,东华会联络本地的长生店安排承办接载服务的虾苟艇(大型渔船),将棺骨从轮船运至义庄存放,有时更需要在报纸上刊登通告,以待有关慈善机构或亲友认领,之后还需协助安排运载棺骨回乡安葬。也有部分逝者的亲人直接联系东华,委托其帮助转运棺骨。

  记者从登记本上看到:上面清楚地记着逝者名字、籍贯,以及出生时间,还有送回来的船到达的年月日,往往一批次就是一个籍贯地的,这说明海外侨社做的工作也是非常细致的。

  数据显示,义庄有时一次运送遗骨就有千百具。另外,这里还有不少中英文的提单和出入庄单据,提单是轮船运送棺骨的文件,义庄发出的出入庄单据与登记册必须是骑缝相对,盖上“领回”红印就表示已经送回原籍。所以,早期的义庄管理虽然是人工管理、纸张登记,也是非常细致严密的。即使一批次经手了上千具遗骸,少了一具也是要严查的。

  义庄的转运服务涉及一些费用支出,多由侨社一并汇来,有时却完全由东华承担。《义庄规条》中规定,对逾期无人认领的棺骨将义务安葬,决不至随意抛弃。当年华人出洋非常坎坷和艰辛,许多人在出洋去或者回乡的路途中就死在船上了。东华在远洋轮船(当时叫“火船”)上放置棺木(最初是美洲轮船,所以称为“金山棺”),让船上去世的华人暂时安放,免遭海葬;又在船上设立缘簿,发动善长仁翁捐助“金山棺”。我们从东华医院1874年征信录(年报)看到其中一首“亚刺士架”号船的捐款表有32位乘客捐了1605元。被装入“金山棺”的逝者,也是被送到义庄来,如无人认领会安排葬在义山。

  有香港历史学者认为,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东华医院和东华义庄给予了在港和海外华人极大的宽慰和安全感,其原籍归葬所涉受惠人数之多、工作范围之广,都是近代同地区机构的善举中所罕见的。

  变迁折射历史变化

  香港历史学者高添强表示,早期到海外闯荡的华人们在生时已经够悲惨了,死后如果不能魂归故土就更加不幸。因此,义庄接收了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华人遗骸。他认为这个现象应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落叶归根的丧葬传统,以及慈善组织在此方面的作为。而且,从这些资料也折射出世界及中国近现代历史,还有海外华人历史。

  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由于人口压力、连年战祸和自然灾害等因素,促使主要来自广东的华人出洋谋生。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金矿,吸引大量来自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华人前往淘金。1864年起,美国太平洋铁路就雇用了超过102万华工。同一时期,中南美洲也兴起了一些要求密集劳工的行业,如秘鲁的鸟粪矿及古巴的甘蔗园,这些矿场主人和园主通过契约劳工制度,大量从中国招募劳工。据估计,从1801年至1925年之间,越有300万名契约劳工前往海外工作。

  史秀英主任说:“据了解,仅仅是1851年,就有3万广东等地的人经香港到海外,而当时香港港岛也仅仅只有3万人。而从1850年代开始,已经有华人遗骸从海外运回来。”

  华侨们以地缘、血缘等为纽带,建立会馆、同乡会和公所。华侨们在海外加入华人会馆时就缴纳一笔钱,如同现在买保险一样,这样会馆会处理其身后事。至20世纪初,由广东商人和侨民所设立的海外机构数量已超过150所。仅美国旧金山一地,就有福荫堂(南海)、昌后堂(番禺)、行安堂(顺德)、保安堂(东莞)、福善堂(香山)、同德堂(新会)、余庆堂(新宁,后改称台山)、仁安堂(增城)、同福堂(恩平、开平)等慈善机构,从事运送华人遗骸回国。据义庄的文献记载,东华医院义庄至少接收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中美洲地区和东南亚地区39家海外侨社机构运付的棺骨,安排原籍归葬。而香港之所以成为外国运回华人遗骸的首选中转站,这既是由于大部分华侨是粤籍,也有赖于香港是南中国最重要的转口港。

  1931年,一批由加拿大台山宁阳总会馆付运的先侨骨骸,数目达1800具以上。二战期间,转运工作因外国与香港的海上交通中断而停止。战后航线恢复,从海外特别是越南、泰国等地运抵的骨殖,每次动辄有千余副之多。由于资料不全,无法精确统计原籍归葬的数量,但据估计,自19世纪末以来,这数字当以数万甚至十万计。

  史料上网进课堂

  文物馆计划把这些宝贵资料部分上网,并翻译成英文,让全球对华人历史有所了解,或者让对自己祖先历史感兴趣的华人可以看到。另外还打算在2015年8月到美国洛杉矶华美博物馆举办展览。在2010年东华庆祝140周年筹拍电影《东风破》时,其中一条主线就是关于原籍归葬的,引起许多观众的关注。

  2003年,东华三院董事局拨款1100万港元,对义庄进行了全面的修复工程。工程后来获得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的“文物保存及修复奖”荣誉大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区文物修复奖”优越大奖,其中的获得评语是“成功保存了亚太区的一个重要建筑物,也保护了华侨历史的重要一页”。

  东华三院文物馆现在保存的义庄文献有2万页已经修复及数码化。文物馆在政府派来的修复专家协助下,把档案以熏蒸消毒、杀虫,再用进口的无酸纸包好,以待整理。

  文物馆的工作人员并不多,而这里登记的义工却有上百名,20多名义工几乎每个周五、周六都来,其中一名梁先生从2003年起用了三年多时间将2万页义庄文献拍摄数码相片。最近一位退休的大律师陈先生,每星期都到文物馆,花了一年多时间将100多篇全文没有标点符号的中文书信译成英文,还将常用的广东及外国地名、海轮公司和侨社名称,以及中国天干地支等特有名词都一一列出中英文对照。

  高添强提出:如今广东有了一些华侨博物馆。但其中少了一个重要部分,那就是华人落叶归根的内容,这是华人历史不可缺少的部分。博物馆应当补充这些内容。

  史女士还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东华三院还将这些历史内容纳入了中小学德育课程。这些课程教育,是要引导青少年接受过去、建设现在和面对未来,将来为社会作贡献。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