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各地动态

文学奖为何惹争议?或因评奖定位标准不明确

时间:2014-08-14 08:13|来源:小貓|编辑: 网友评论

  □宋家宏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评奖恐怕是文坛的第一件难事,哪怕是诺奖,我们也见识了获奖之后的众说纷纭。本届鲁奖还未开评已经由“方柳之争”拉开了硝烟四起的序幕。终于,揭晓了。我不想对具体作品评头论足,我的看法肯定不可能与评委们完全一致,我想说说我的总体印象——关于评奖定位标准的变迁。

  众所周知,诺贝尔文学奖的定位标准是奖给“作家”的奖项,作家以他长期的创作,产生了一系列构成影响的作品,之后在某一年获得了奖。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之前的定位标准都是奖给“作品”的奖项,某个作家在某个时段内创作出了在这个时段最优秀的某部作品,因此而获奖。茅盾文学奖是四年一次,之前鲁迅文学奖是三年一次,现在也变为四年一次了。茅奖、鲁奖都以作品为价值衡量中心,不太考虑写出这部作品的作家之前的影响力。

  我感到,从2011年所评的茅盾文学奖起,评奖的定位标准开始发生变化。大腕云集,所依托的作品又并非这位大腕最好的作品,甚至不是这个时段内最好的作品,在我看来,张炜、莫言、毕飞宇皆如此。但是想一想,他们又确实早该获奖了!可是,这样一“想”,评奖的定位标准不是已经从“作品”转到了“作家”了吗?

  本届(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我最关心的是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以及理论这四类,对这四类作家、作品也相对熟悉。从评奖结果来看,我以为评奖定位标准的变迁也是明显的。同样,得全票的几乎都是在文坛熬了数十年,且有持续影响力的作家、诗人、评论家(其实,对一部作品得全票,本身就是可疑的,而对一个作家大家都认可,这种可能性更大)。而这次得全票的人数可能是最多的一次,至少比我参加评奖的第五届多得多。但所依托的作品仍然不一定是这个时段最好的作品,甚至也不是这位作家最好的作品;而他们应该获奖了,至少中篇小说、理论类皆如此。这不是从考虑“作品”转移到了考虑“作家”了吗?至少参考了作家历史影响力、持续影响力的因素。

  评奖定位标准的这种变迁,好处是所评结果偶然性因素减少了,争议也随之减少,人们在大腕的面前,至少服气的因素会增加一些,走左道旁门而获奖的机会也会少一些——你的创作没有长期的持续的影响力是不可能获奖的。坏处是这个时段的一些优秀作品会被并不优秀的作品掩盖,因为创作它的作家可能是无名之辈——新人的出现更难了。甚至,有一定影响但影响力不够大,但又创作出了真正的好作品的也不一定能获奖,我认为在这次评奖中就有这样的作品。而新人的作品本身就很难引起文坛的重视。

  当然可以说,一个作家应该勤奋创作,持续地产生影响力,写出一篇比一篇好的作品,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苛求,一些天才作家也不大可能佳作连连。张爱玲的创作高峰只有短短的两年,而且是刚出道的那两年!

  鲁迅文学奖,包括茅盾文学奖定位标准发生变迁了吗?还是在变迁的过程中?我以为,如果定位标准不明确(是给“作家”还是给“作品”?),会带来评委、作家、读者以及关心这些奖项的所有人内心价值标准的混乱,争议也就不可避免了。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