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欲摆脱英特尔牵制:计划Mac电脑使用自主研发芯片
苹果计划最快在2020年开始在Mac电脑上使用自研CPU芯片,取代英特尔处理器。苹果自研芯片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可以看到苹果在进一步强化核心技术的闭环。
苹果的自研芯片计划又传出新动向。4月3日,根据彭博社报道,苹果计划最快在2020年开始在Mac电脑上使用自研CPU芯片,取代英特尔处理器。据悉,苹果自研芯片的项目代号“Kalamate”,现在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但是可以看到苹果在进一步强化核心技术的闭环。
消息一出,英特尔股票当天就应声下跌6.07%。不过,多位业内分析师向21世纪经济记者指出,2020年所有Mac电脑均搭载自研芯片的可能性不大,对英特尔的影响有限。目前,苹果和英特尔对此都不予置评。
自研产品就是苹果的长期策略,并非一朝一夕的决定。为保持系统的良好体验,设计硬件产品,并找最顶级的生产商代工,实现软硬件一体化,才是苹果的基础。而苹果从A6芯片开始,就已经在移动产品中使用自主设计的芯片,但是在Mac上目前主要依赖于英特尔。以苹果一直以来的制衡术,都会为其产品寻找多家供应商,在电脑处理器上苹果也希望打破英特尔的垄断。现在,苹果释放出自研电脑芯片的信号,或是对英特尔进行“提醒”。
短期对英特尔影响有限
据记者了解,“Kalamate”项目的背后,是苹果欲打通iPhone、iPad、Mac三类产品系统的大计划。目前,iPhone和iPad均使用iOS系统,使用的是苹果自研的ARM架构芯片;而Mac电脑搭载了英特尔的x86芯片,系统为macOS。如果将自研的ARM版芯片顺利用于Mac电脑,那苹果移动端和PC端产品间将更容易对接。
集邦拓墣产业研究院分析师姚嘉洋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自从苹果在iPhone上推出自有的处理器后,进一步与iOS搭配,让手机整体使用能有完善体验。过去市场就有传出苹果有可能将自有处理器的设计往Mac移动,我们认为,随着ARM在64位的生态系统已经有一定的成熟度,再加上过去苹果一向不喜欢受到供货商牵制,因此,采用自家处理器的设计,一来可以避免英特尔的牵制,二来也能满足在系统设计上的优化。”
今年早些时候,就有消息称,今年苹果要推出三款全新的Mac——MacBook、MacBook Pro和Mac Pro,并且新产品中会搭载特定的全新协处理器(co-processor),不过协处理器对消费者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如果真如传闻所言,2020年Mac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也采用自研产品,对于苹果来说则是其在产业链上的又一次胜利。因此,有观点认为,英特尔很可能丢失掉苹果这一大客户,未来“危矣”。
那么对于英特尔而言,苹果自研处理器的“威胁”究竟有多大?Keybanc的分析师Michael McConnell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英特尔平均每年在苹果电脑上的收入不到40亿美元,而今年该收入或低于英特尔预期销售额650亿美元的6%。这意味着这部分损失对于英特尔来说,并不算庞大。
姚嘉洋告诉记者:“近年来,英特尔在不断调整之下,PC虽然仍是英特尔的营收主力,但相较以往,PC占整体营收比重已经相对减少。其次,全球PC市场在逐步萎缩, 2018年苹果在全球笔电市场市占预估仅为10.4%。”
此外,苹果尚不具备完全替换掉英特尔芯片的能力。“我们认为,苹果即便推出自有架构的处理器,短期内,有可能是英特尔与自有架构两种版本同时并行的做法,主要是软件的生态系与持有量高度相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在x86与ARM指令集间无缝切换。因此我们认为,对于英特尔的影响短期内相对有限。”姚嘉洋说道。
早已布局芯片产业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苹果在现阶段想要完全抛弃英特尔并不现实,更多的是在芯片层面进行试探。
Moor Insights总裁、行业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则在Twitter上指出,有关苹果抛弃英特尔的谣言定期浮出水面,时间点往往是两家公司谈判新交易的时候。“这并不表示消息就不真实,但通常意味着双方正处于谈判阶段。在我看来,一些MacBook可能会使用强化了的iOS系统,但不是所有类型的Mac电脑都会在2020年发生改变。”[page]分页标题[/page]
将iOS系统和ARM架构的自研芯片往Mac电脑平移是业内普遍认同的观点。众所周知,X86和ARM的指令集差异很大,要让iOS和macOS系统中的软件都能兼容这两套平台,对于苹果来说也非常困难。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老杳以微软的案例进行类比,“苹果自研芯片肯定是使用ARM架构,想把macOS加上ARM版芯片。其实微软已经有类似尝试,多年来微软一直力推ARM,Windows 10也已经支持ARM系统,但是现在市场反应并不好。苹果现在想做尝试也可以理解,但是它需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是苹果要做出更前端的处理器,第二是如何让现有的APP兼容,解决不了的话很难成功。”
在老杳看来,对于苹果来说比较可靠的尝试是,推出一款低端的入门级笔记本(比如iPad加上键盘的形式), 配备更强大的处理器,然后使用平板的iOS系统,而不是macOS。“客观来说,苹果拥有微软不具备的优势,iOS系统计算能力足够大,如果消费者对笔记本要求不太高的话,中低端笔记本还是有诱惑力的。Mac电脑在图像处理、视频处理功能上很强大,但如果消费者只是用来办公,用iOS系统已经足够。”
尽管目前无法抛弃英特尔,但是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苹果确实“抛弃”了不少合作商。在2005年,苹果就弃用IBM和摩托罗拉的PowerPC芯片,转身投入性能更强大的英特尔芯片;在iPhone中,苹果和ARM合力研发出芯片后,就不再采用高通的处理器芯片;去年,苹果也用自研产品替代了Imagination Technologies Group的图形处理芯片。
苹果在芯片产业早有布局,也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运作。一位通信行业观察人士向记者表示:“往芯片产业拓展是苹果的长期策略,对自己的产品特性有本质性的提升。其实乔布斯的观点是,任何部件都应该自己定制和设计。”早在2008年,苹果就以2.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芯片制造商P.A。 Semi。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AMD助力微软Windows 11 为用户带来强大、可靠的计算能力2021-10-09 16:20
- 游戏玩家为之疯狂!Chinajoy2021 AMD展台那些火爆的瞬间2021-08-02 15:39
- 全场最佳 AMD Chinajoy2021展台圆满收官2021-08-02 15:38
- AMD 锐龙5000G系列处理器正式亮相Chinajoy20212021-08-02 11:50
- 极速制胜 制霸游戏 AMD携多款游戏神器扬威Chinajoy2021-08-02 11:44
-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铁建重工,聚力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2021-03-22 11:08
- 刚刚!我又上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了!2021-03-22 11:04
- 中国电科(3月1日-3月7日)要闻回顾 | 资讯轻阅读2021-03-22 10:47
- 我国将建第一个国家公园:为何是三江源2021-03-22 10:43
- 美国硅谷上演“大逃亡”:郊区成科技精英避难所2021-03-22 10:41

- 21:03京东科技赋能中原企业,80家企业已成功入驻产业园
- 18:36首次上榜《财富》中国500强,盈峰集团的产业赋能牛在哪?
- 10:08孙宇晨的而立之年:争议未远,传奇已立
- 15:27北京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谈资产配置
- 12:17寻找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机 ——第一财经第十四度携手达沃斯举办
- 12:43燃情“苏超”!苏州队VS扬州队精彩上演!雪中飞助力苏州队3:0夺得首胜!
- 17:23卷不赢的618,中国商家在东南亚集体“回血”
- 13:57“基于北斗与遥感的数字应用产业互联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京成功
- 13:39三贯穿定基调,五纵横拓图,六点连线筑生态——燕京510以全域营销战略登顶
- 10:05由新者胜 至行者达 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正式发布
- 09:53相关专家领导赴四川嘉好变频供水设备科技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 21:20甘露特钠胶囊多地断供?谁来续上患者的记忆
- 08:59站酷×北京邮政×微博强强联手!“玩具杂货铺”玩转儿童节艺术营销
- 14:13再破圈!央视端午晚会新松大负载机器人“执手”专业舞者柔美共舞,人机“无间
- 12:30盼星星,盼月亮,就盼九期一
- 09:26双线狂欢引爆510盛夏:狮王“世界风味”VS燕京9號“社区烟火”
- 14:35如何借力抖音7亿日活?京东(郑州)基地手把手教电商企业数字化转型
- 16:35150+项专利死磕滤芯,云米引领家庭饮水进入矿泉时代
- 10:35必有人,重写爱与浪漫 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
- 10:34宝珀Ladybird贝蒂女士系列钻石舞会炫彩腕表 焕新演绎尊贵皇家紫色
- 10:36HTX携手HTX DAO共庆BTC披萨节,开启Web3全球化共识新篇章
- 10:08化学工业出版社一行到访外研在线 调研出版数字化转型路径
- 21:31BTC披萨节遇上TRUMP晚宴,HTX送出百万USDT狂欢福利
- 16:09HTX“火星计划特别版”新晋候选人出炉,用户太空之旅进入冲刺阶段
- 13:50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成功召开
- 19:352025第四届石油石化装备产业科技大会暨科技创新成果展览会成功召开
- 13:49恩捷李晓明:加速领跑全球锂电隔膜赛道
- 15:17HTX披萨狂欢节用户红包活动开启:联动七大加密项目限时送200,000
- 09:352025燕京啤酒510 BigDay启幕,解码全域营销新范式
- 09:24恩捷股份:恒捷远 PE-MBR 膜组器如何实现成本 “大瘦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