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超20家房企发力医疗 “保持健康”却非易事

时间:2019-05-24 10:41|来源:|编辑:z0011 网友评论

  超20家房企发力医疗 “保持健康”却非易事
  万达、恒大、远洋、融侨、绿城等房企以投资或收购方式涉足医疗地产开发、医院投资运营等领域

  在房企转型的风口中,大健康产业与文旅、金融一道成为热门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包括万达、恒大、远洋、融侨等超20家房企发力医疗大健康板块。

  不过,在业内看来,房企进入医疗行业并非易事,面临盈利及人才方面的相关挑战。

  房企多元布局“大健康”

  地产商转型城市运营商如火如荼,除了长租公寓之外,不少企业盯上了医疗养老、大健康领域,纷纷加大布局力度。

  5月20日,广州黄埔长岭居出让一宗商业兼医疗用地,地块被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总价13.4亿元拿下,拟建国际医院及康养项目。此次万达地产拿地是在践行万达集团之前提出的进军大健康产业。据悉,万达大健康将以顶级医院为核心,综合医药、康养、商业、培训多种产业为一体,走创新健康产业新模式。

  无独有偶。就在这个月,泰禾全国首家取得社区诊所牌照的基层诊所——福州泰禾爱莱恩斯·张洪桥内科诊所正式开业。这是泰禾医疗继国际医院、专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门诊部之后的第四级诊疗体系。

  融侨是另一个试水者。今年1月3日,融侨集团宣布入股同道医师集团,此举意味着融侨在大健康医疗产业链中,又迈进了一步。据悉,融侨集团计划投资超50亿元进入医疗领域,发展医疗、康体、保健、养老、护理等大健康医疗体系。

  中国恒大则切入细分领域。据悉,恒大养生谷并不只是养老项目,而是从养老出发,定义了四个主要园区,即颐养、长乐、康益、亲子四大园,年龄覆盖从孕前、婴儿直到百岁老人。恒大健康董事长时守明表示,目前,恒大健康已布局12个恒大养生谷,未来三年计划实现布局50个以上。

  除积极布局大健康产业之外,一部分房企则试图为养老地产铺路,万科、远洋、绿城是其中战略意图最明确的房企。远洋自2012年开始布局养老产业,去年5月,在多年实践运营椿萱茂3C产品线(CLRC、CB、CC)之后,推出椿萱悦护理院(CBN)产品线。

  绿城在健康生态体系的搭建之外,很大一部分精力在于为其养老产业筹谋。绿城近期的一大动作在于,通过入股百年人寿布局康养产业,计划在养老地产、康养小镇、医疗服务等领域,塑造“地产+健康+医疗+保险+养老”的独特产品优势。

  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超20家房企以投资新设或收购的方式,布局医疗、大健康,涉足医疗地产开发、医院投资运营、医药器械与服务、非诊疗服务等领域。

  民营医疗一再吹“暖风”

  房企的行动,和国家鼓励社会办医、资本不断注入和医生多点执业等因素分不开。

  近年来,民营医疗产业,政策暖风一再吹来。去年8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针对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聚焦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重点难点问题。其中提到,要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允许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合作,通过医疗联合体、分级诊疗等形式带动支持社会办医发展。此外,积极稳妥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完善备案制,加快推动医疗责任险发展,同步完善监管机制。

  事实上,随着医改向纵深推进,为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我国早已显现出对医疗产业的扶持意图,鼓励社会办医,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并行一直是整个工作的重点任务。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单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章,将健康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到,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进和实现非营利性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在业内看来,此举既与民生关联紧密,又深远影响了医疗行业的方向,尤其对我国民营高端医疗带来重大利好。

  正是这些不断利好的政策,大量投资集中在医疗地产开发和医院投资运营。而几乎介入医疗领域的企业,都将充裕的中高端目标客户群视为医院运营的保障,使健康业务与企业主业形成协同。

  富力地产集团副总经理兼医疗健康产业管理公司总经理庄启明表示,中国医疗市场现在占GDP的3.5%,将来会达到6%到7%,其中高端医疗和高端医疗企业在国内医疗市场是最欠缺的。他进一步指出,商业保险的普及可以推动高端医疗的消费。

  实际上,开发商介入医院等产业,其优势在于资金实力相对雄厚,大型房企还可将医疗等资源与住宅社区结合,实现双赢。

  【业界分析】

  如何破解信任及盈利难题?

  这些积极的市场参与者除了紧贴政策导向而为之,更重要的是它们也想抓住这片巨大的市场早早开展布局。毕竟呈现在它们眼前的是一片蓝海。

  数据显示,未来几年,国内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占比预计将达25%-30%。不仅如此,利润方面,来自克而瑞的数据显示,部分管理高效的民营医院可带来高达30%-40%的毛利空间,甚至可实现15%-20%的净利率。

  不过,在鲲鹏健康智库秘书长袁因看来,房企的优势在于资本、营销以及服务经验方面,但这些优势在大健康产业里,未必能马上起效果,原因在于,“大健康产业的核心,基于对头部专家的信任。”

  袁因进一步指出,目前头部专家主要集中在大型医疗机构。因此,地产公司搭建一个新平台,可手上又缺乏有公信力的核心专家资源,很难建立起信任,“这需要一个很长的投入周期。”

  在投入与产出比方面,医疗行业与房地产行业截然不同:地产行业是周转快、高利润,而医疗是长期投入、回报周期长。这导致目前大部分进入医疗行业的房企,尚未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

  “健康产业是个信息非常不对称、专业壁垒很高的产业,而且信息一边倒,大量信息都掌握在专家手里。”袁因认为,房企要把新平台搭建起来,把信息打通,实则并不容易。

  来自普华永道的一份报告指出,地产开发商本身缺乏医疗服务管理经验和资源储备,需要找准专业化医疗运营方合作,并不断自建医疗技术能力。此外,医疗健康服务的品牌与声誉,是优质医疗技术及成功案例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客群选择服务的重要因素,但地产开发商在医疗健康品牌的打造上面临瓶颈。

  在直接投资高端医院方面,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专科还是综合医院,还须分别看待。目前,民营综合医院大部分处于赔钱状态。原因在于,高端综合医院跟医保关系不大,与公立三甲综合医院的竞争太过激烈。相比而言,专科高端医院更容易运营,不仅能弥补公立医院的一些短板,也更容易吸引患者前去就诊。

  跟直接投资医院相比,医养结合的盈利也不容易。来自戴德梁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养老健康产业投资大、退出难,具有较高的专业度,作为新兴行业,专业人才匮乏,盈利模式不成熟,产业链不完善,各项成本偏高。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房企进入大健康产业没有发展前景。“地产公司其实也能做好,只不过需要端正心态,一定要从长计议,如果还是按照过去卖房子、挣快钱的想法,不见得能做好。”袁因如是说。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晓兰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