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稳固农业“压舱石” 打造中国“金饭碗”

时间:2019-06-17 09:54|来源:|编辑:z0011 网友评论

  【地评线】稳固农业“压舱石” 打造中国“金饭碗”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粮食生产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目前,全国麦收已近八成,主产区大多实现增产,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农业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17亿亩以上,单产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始终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201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5789万吨,是1949年的5.8倍。在人口总量增加2.6倍的情况下,人均粮食从1949年的209公斤提升至2018年的480公斤,增加了2.3倍,不仅解决了吃得饱的问题,而且正由吃得好向吃得有营养、有品位转变。同时,中国农业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一跃成为世界农业对外开放大国,不仅产量稳,质量也更优。沉甸甸的粮食,凝结的不仅仅是阳光、雨露和土壤的精华,也凝聚着党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甘霖和亿万农民的汗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13亿多张嘴要吃饭,不吃饭就不能生存,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不仅中国人自己关心,连老外也跟着“操心”。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表示,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政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认为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粮食缺口,到时中国不能养活自己,世界也养活不了中国。几十年来,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实现了由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成功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创造了用全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养活近20%人口的奇迹。事实上,中国人不仅自己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努力帮助其他国家的人民解决吃饭问题,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70年来,中国农业“压舱石”沉稳有力不惧风浪,不仅见证了农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实践经验。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粮食供求总体上仍然是“紧平衡”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毫不动摇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负责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保住粮食生产“命根子”,始终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红线。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口粮自给率达到100%,人均粮食占有量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7%。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所贵惟贤,所宝惟谷。“稻”是生存之道,更是发展之道。农业稳定、粮食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就有了基础支撑,应对国际复杂环境和风险挑战就有了底气。尽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但我们在吃饭问题上要牢记历史,任何时候都不能得“健忘症”,要“始终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尹贵龙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