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报告:中国经济上半年“弱企稳” 预计实际GDP增速为6.3%

时间:2019-06-25 10:06|来源:|编辑:z0011 网友评论

  中新社北京6月22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经济学者22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弱企稳”,预计上半年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为6.3%。

图为四川德阳某工厂忙碌的工人。(资料图片)<a target=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src="http://ww2.twsp.net/uploadfile/2019/0625/20190625100657443.jpg" title="图为四川德阳某工厂忙碌的工人。(资料图片)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
图为四川德阳某工厂忙碌的工人。(资料图片)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9年中期)”报告会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于泽代表课题组发布了报告《外部冲击下韧性显现的中国宏观经济》。

  报告指出,从需求侧来看,对上半年宏观经济边际贡献最大的是净出口。净出口从去年对GDP负向拉动0.6个百分点,到今年一季度正向拉动1.46个百分点。上半年面对不利的贸易形势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有效稳定了出口和外资,进出口数据亮眼。

  从供给侧来看,最为显著的改变是金融业增加值提速,对服务业的增长起到了稳定作用。松紧有度的货币政策稳定了金融形势,一方面股市走强带动券商,另一方面补充资本金后,银行表内信贷扩张加之稳定的利差,提升了银行业盈利水平。同时,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带动下,地方政府专项债提前发力,稳定了基建投资。

  报告认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宏观经济面临最大的冲击是来自于外部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条件变化。在前期积极布局的作用下,中国经济有足够韧性来抵御各种不确定性。

  于泽表示,所谓韧性是面对着冲击依然可以保持稳定的中高速增长。韧性来自于三个方面:经济有好的长期增长基础,足以抵御短期各种波动;改革开放红利,尤其是中国参与新的全球化体系;国内稳健的宏观调控。

  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中国逐渐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短期冲击。国内稳健的宏观调控具体包括:增长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研发为基础的国内产业体系、数字经济为基础的数据全球化和相关服务、“一带一路”为基础的包容性全球化、国内要素市场改革红利等。

  课题组利用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推演,预测2019年实际GDP增速为6.1%,投资增速持续下滑的趋势有所缓和,预计全年增速为6%。随着内外供需环境进一步调整,2019年价格水平总体保持相对平稳状态。(完)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