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重庆:“三社融合”让农村产业更兴旺

时间:2019-07-03 15:12|来源:|编辑:z0011 网友评论

  重庆:“三社融合”让农村产业更兴旺

  新华社重庆7月2日电(记者韩振)在海拔1000多米的重庆市武隆区双河镇合兴农业专业合作社周边,占地1万余亩的高山大棚蔬菜颇为壮观。“我们合作社与周边群众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西红柿、四季豆、黄瓜等蔬菜1万亩,覆盖周边多个村1000多户。”据合作社负责人王合兴说。

  据王合兴介绍,合作社之所以发展这么好,受益于“三社融合”,即农村专业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等三社,分别利用生产管理、市场渠道、金融支撑等优势融合发展,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我们通过三社融合,在银行融资300万元,提升了蔬菜基地的硬件水平,并获得绿色产品认证,规模、品牌、效益均大大提升。”王合兴说。

  合兴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重庆“三社融合”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三社融合”带动下,合川区、巫山县、奉节县、武隆区等地,一些撂荒的土地正在重新被开发,一些产品的销路也进一步拓展。

  有着“中国脆李之乡”的巫山县曲尺乡,过去因市场销路窄,脆李卖不起价钱。“我们依托供销社的渠道优势,积极在外开拓市场,并联系外地经销商与专业合作社、农户对接收购,如今巫山脆李价格翻倍,每斤8-10元。”巫山县供销社主任王翼翰说,去年巫山6成以上的脆李线下销售份额由供销社贡献,同时供销社线上电商平台也销售了2500吨。

  记者采访了解到,随着合作社效益提升,农民的收入也进一步提高。在荣昌区清流镇,供销社引领康元水果、鑫湖水果等5家专业合作社,创办橙缘水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与区农商行、重庆银行合作,融资250万元,缓解7300亩“秦橙”基地资金问题。去年,已投产的2200亩基地实现产值2000万元,收益400万元,带动农户1510户增收。

  “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三社’通过组织形态、生产经营、利益联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科学有效融合,把生产、流通、信用三大要素融合起来,大大提升了农业产业效益,也让农村产业更加兴旺。”重庆市供销社主任李洪义说。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