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小辣椒”助贵州遵义贫困村摘掉“贫困帽”

时间:2019-07-12 23:51|来源:|编辑:z0011 网友评论

  中新网贵州遵义7月12日电 (冷桂玉 胡琢琰)“蔬菜种植基地由2013年的20多亩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亩,2018年合作社纯收入就达到了80万元。”谈起辣椒,贵州省金鸿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娄金鸿脸上洋溢着幸福地笑容。

  南坪村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曾是省级一类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共有196户、647人。而随着遵义市辣椒产业的发展,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南坪村,形成以种植蔬菜(主要为辣椒)、经果林等为主的种植基地2600余亩,其中辣椒种植基地1200余亩,“小辣椒”铺就了南坪村的脱贫致富路,截至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9%。

图为南坪村。 冷桂玉 摄
图为南坪村。 冷桂玉 摄

  娄金鸿是村里的“红人”,曾在沿海打工近10年。2013年,他决定回乡创业。“当时在山东看到了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而老家种的却是玉米、水稻等‘自给自足’的农作物”,在山东学习了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后,娄金鸿决定回老家种经济价值高的蔬菜。

  娄金鸿说,为鼓励村里种植辣椒,政府有很多优惠,村民可免费领肥料,还可享受种植技术培训。村里合作社和企业签了订单、定时收购。“辣椒种出来不愁卖。”

  南坪村党支部副书记杨成忠告诉记者,村里已成立3家种植养殖合作社,带动了120户454人脱贫致富。村里还计划将蔬菜基地扩大到1700亩,以此增加村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

图为南坪村村民在辣椒地里采摘辣椒。 杨成忠 摄
图为南坪村村民在辣椒地里采摘辣椒。 杨成忠 摄

  胡宝前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前,村里的路很烂,菜拉出去也‘抖’烂了,卖不出去,只好用背篼将菜背去集市上卖。”谈起村里的变化胡宝前说,现在路通了,从村里把辣椒拉到镇上只需要20多分钟。在政府的帮扶下,一辈子种水稻、玉米的胡宝前现在改种辣椒,一年的收入在2万元至3万元。

  如今的南坪村通过“小辣椒”摘掉了“贫困帽”。走进南坪村,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通到村民家门口,道路两旁一片片辣椒长势喜人,小小红辣椒成为村里靓丽的风景线。也孕育出了助力村民脱贫致富的大产业。

  数据显示,2018年,遵义市辣椒种植面积达225万亩,年产鲜椒270万吨、产值80亿元,遵义市全市辣椒产业累计带动65万农户增收,惠及贫困群众10余万人。

  贵州省遵义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毛东表示,针对传统烟农、转产渔民以及返乡农民工等,当地政府正在加大力度培育“职业椒农”。此外,在政府支持下,本地辣椒产业龙头企业“贵三红”还发起成立遵义市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遵义农科院、贵州省辣椒所等科研院校,为遵义市辣椒品种培育、种植技术、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等全产业链提供应用技术支撑。(完)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