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排头兵”亮出大动作 中国改革开放迈向新天地

时间:2019-08-21 17:37|来源:|编辑:z0011 网友评论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20日电(记者 李金磊)这个8月,不寻常。在逆全球化、保护主义令世界经济蒙上阴霾的当下,中国选择在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上落子,大动作不断,不仅设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还提出建设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在专家看来,两者侧重不同,设立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更侧重在改革创新上的扩大对外开放;建设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则侧重在对外开放基础上的全面改革创新。随着两位“排头兵”发起新一轮冲锋,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迈向新阶段、新天地。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在上海临港正式挂牌。 <a target=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src="http://ww2.twsp.net/uploadfile/2019/0821/20190821053702794.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在上海临港正式挂牌。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
8月20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在上海临港正式挂牌。 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揭牌

  8月20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先行启动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可不小,接近原有的上海自贸区120.72平方公里的面积。

  从去年11月在首届进博会上首次提出,到8月6日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出台,再到今天正式揭牌,只用了9个月的时间。这种速度和效率,体现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试验田,自贸区的建设“不是栽盆景,而是种苗圃”。2013年,中国首个自贸区——上海自贸区诞生,此后一路扩围到12个自贸区,形成“1+3+7+1”的雁式矩阵,覆盖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多点开花。

  在外界看来,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设立,也标志着自贸区建设和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8月20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图为航拍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a target=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src="http://ww2.twsp.net/uploadfile/2019/0821/20190821053702174.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8月20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图为航拍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
8月20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图为航拍特斯拉中国超级工厂。中新社记者 张亨伟 摄

  然而,新片区新在哪里?

  用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的话说,“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原有自贸试验区扩区,也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从总体方案来看,临港新片区承担了更大的使命,有了更高的定位。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是明确打造“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而临港新片区强调要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新片区制度的核心也已转向投资贸易自由化。总体方案要求,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在适用自由贸易试验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的基础上,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等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国平认为,新片区特别强调以自由化为核心,谋求从自由化破题,将触及更深层次、不乏革命性的制度创新。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临港新片区定位更高,更突出投资贸易自由化,突破的程度不亚于自贸港,在别人限制自由贸易的同时,中国选择以开放面对保守,以自由对抗封锁,这既是主动参与和适应国际分工变化的现实需要,也是应对国际竞争压力、在全球化过程中争夺话语权的必然举措。

  在白明看来,随着临港新片区的设立,上海自贸区将更好发挥“试验田”的作用,创造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有助于带动整个中国改革开放的水平提高。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说,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是中国对外开放新形势条件下的重大战略部署。不论我们同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如何,扩大开放都是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支持经济全球化、支持国际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为航拍深圳标志建筑之一京基100大厦。(资料图片) <a target=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src="http://ww2.twsp.net/uploadfile/2019/0821/20190821053702771.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图为航拍深圳标志建筑之一京基100大厦。(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
图为航拍深圳标志建筑之一京基100大厦。(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深圳开启“先行示范区”建设

  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深圳再次被委以重任。

  根据意见,深圳有了更高的战略定位: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也有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意见对深圳提出“五个率先”——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作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区”,这将是深圳的一次升级,也意味着中国正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图为航拍深圳世界之窗旅游景区。(资料图片) <a target=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src="http://ww2.twsp.net/uploadfile/2019/0821/20190821053702670.jpg" style="border:px solid #000000" title="图为航拍深圳世界之窗旅游景区。(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
图为航拍深圳世界之窗旅游景区。(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陈文 摄

  白明指出,过去深圳经济特区强调发展经济,而现在建设先行示范区则是全方位的综合要求,除了经济外,还有法治、文化、民生和环境,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为先行示范区,深圳就必须内外兼修,在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在全面改革、制度创新上下更大功夫,给其他地方的发展作出样子和示范。

  譬如,意见要求,深圳实现要“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比此前常提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显然更进一步。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表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将对中国其他地区提供一个看得见的标杆。要实现这一目标,深圳还应靠改革、靠制度创新,积极作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毕马威中国华南区首席合伙人黄文楷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试验场,它的启动发展需要一个更加稳健、具有更高创新能力的引擎带动,显然深圳符合这个角色定位。

  正如意见所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

  在专家看来,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和顶层设计举措,正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大步向前。世界看到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加速度,看到了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中国决心。中国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完)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