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维鸿: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基业长青?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21日电 题:《许维鸿: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基业长青?》
作者 许维鸿(中证焦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新经纬特约专家)
最近,美国知名杂志《财富》对2019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分析,发现大量中国企业上升势头明显,综合实力更是位居世界前列。但国内一些有识之士不禁担心,美国人是不是又在忽悠我们?
虽然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中国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综合实力确实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经济体量巨大、人口众多,按照购买力平价体系,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市场化竞争必然孕育出大体量的企业。
当然,中国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还有很多要进步和提高的地方,不少国有企业大而不强、缺乏企业内部产业链整合、生产效率低下,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
在笔者看来,中国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基业长青,除了解决现代企业制度缺失问题之外,最大的挑战就是解决管理者、决策者的机制问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面临职业经理人的长效机制捋顺问题。国有集团的企业高管们,考核压力大、工资待遇限制多;反观民营企业的当家人,很多都在担忧新一代的接班问题,担忧职业经理人的诚信问题,担忧自己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江山”能否发扬光大。
中国企业当家人面临的这种“围城”式局面,反映了过去四十年中国各个产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成长的烦恼”。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具有跨时代的现实意义。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强调“从管资产到管资本”,并非鼓励企业脱实入虚。相反,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聚焦主业的持续技术积累,也离不开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以应对技术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
中国企业需要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建设。为此,推进中国企业综合营商环境改善、采取更为广泛而有效的手段是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规范、法治和诚信体系建设的加强。二十多年前,中国资本市场创建之初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国有企业融资。未来,中国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要借力资本市场,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通过整体上市或部分上市接受公众投资者监督、规范企业战略治理。当然,也只有这种规范化的企业治理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化解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代继权力交替带来的企业经营风险。(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 共同抗疫,让“金砖”成色更足2020-11-17 16:41
- 雁行万里翅鹏翔,哈密商行铸辉煌!2020-01-21 09:37
- 刘鹤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时表示 合作是正确选择 重大原则决不2019-12-31 11:39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2019-12-30 11:08
- 省2019抗菌药带量采购招标中个别投标药品质量层次认定存明显错误2019-12-13 11:51
- 下沉市场“天王”出炉:拼多多、OYO演绎“下沉”生活2019-10-31 15:10
- 交通运输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已提前实现2019-10-25 13:16
- 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升至第31位!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容易了2019-10-25 13:16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成果一览2019-10-25 13:16
- 再前进15名!这个成绩是干出来的……2019-10-25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