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马鞍山郑蒲港新区生态发展有方向 秋收田园悦人心
中新网马鞍山9月24日电 (记者 张娅子)安徽马鞍山江北的郑蒲港新区,与主城区隔江相对。2012年1月正式成立,始终坚持“港城一体、产城一体、城乡一体”的发展思路,抢抓美丽乡村建设机遇,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并开始探索发展旅游经济,努力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目标。短短7年时间,郑蒲港新区从一片空白到初具规模的产业新城,吸引了许多项目落地投资,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实现华丽“蝶变”。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每到秋季,郑蒲港新区的金色稻田总是能吸引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成熟的万亩秋稻如一望无际的金色海洋,把乡村妆点得格外美丽,呈现出一副金色的丰收画卷。然而,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荒地。近年来,马鞍山市郑蒲港新区立足区情实际,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绘制农业农村发展蓝图,把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和后续产业开发结合起来,连片开发,综合治理。
“金色稻田”是郑蒲港治理成效的典型代表之一。郑蒲港新区新闻办主任张彦飞介绍,未来打算结合消费者需求,在治理基础上继续开发、重点打造,力争做好观景平台、游客中心、厕所等配套,把连片稻田建设成集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示范区,让稻田成为游客打卡地、农民致富地。
为进一步发挥稻田的多元功能,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目标,郑蒲港新区还探索了“稻虾混养”的生态发展模式,让许多村子走上致富路。以姥桥镇姥长村为例,2018年,姥长村尝试发展“稻虾共生”项目,从孤舟杨、东咀自然村共流转土地140亩用于稻虾共生,设置了9个种养区域。稻虾混养田2017年6月中旬投入生产,到2017年10月中下旬收割后,收获了10万千克生态大米,村集体收入达到了17万元。
“为了支持姥长村到村产业的发展,新区投入了400万元资金”。姥桥镇农业办公室主任阮富呈说,姥长村开发了中堂圩、小圩、窑子圩的水面进行稻虾混养和养鱼,还在村里种上了桃树,今后将打造“桃花映水红,龙虾戏黄桃”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郑蒲港新区白桥镇红旗村也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让村民过上了好日子。2016年,红旗村经过到博望、丹阳等地实地考察后,在村里上马建设了瓜蒌基地项目。“瓜蒌浑身是宝,皮可入药、籽可食用,是深受市场欢迎的高产作物,并且还能当作休闲农业产物,吸引城里的人来观光旅游”。郑蒲港新区白桥镇红旗村党支部书记葛开云说,今年瓜蒌预计每亩收益1000元,增加集体收益约20万元。
- 共同抗疫,让“金砖”成色更足2020-11-17 16:41
- 雁行万里翅鹏翔,哈密商行铸辉煌!2020-01-21 09:37
- 刘鹤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时表示 合作是正确选择 重大原则决不2019-12-31 11:39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2019-12-30 11:08
- 省2019抗菌药带量采购招标中个别投标药品质量层次认定存明显错误2019-12-13 11:51
- 下沉市场“天王”出炉:拼多多、OYO演绎“下沉”生活2019-10-31 15:10
- 交通运输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已提前实现2019-10-25 13:16
- 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升至第31位!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容易了2019-10-25 13:16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成果一览2019-10-25 13:16
- 再前进15名!这个成绩是干出来的……2019-10-25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