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开放平台助西安“飞出”新丝路
国家级开放平台助西安“飞出”新丝路
西咸新区以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为机遇,拓展大西安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助力陕西追赶超越
西汉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跨世界之屋梁,通中西之文化”,开辟了一条横贯欧亚、绵延万里的伟大商路——丝绸之路。
从长安到西安,两千多年后,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传承伟大的丝路精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明确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打造向西开放重要枢纽。国家级开发开放平台的设立,拓展大西安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助力陕西追赶超越。
最初,丝绸之路运载的是一车车沉重的黄金、精美的丝绸、来自西域的农作物……现在,世界各地的商品、资金、人才、技术,都汇入这条丝路之中,奏响国际合作的新篇章。
业务量激增
物流企业一月来货几十吨增至平均一天20吨
9月20日下午,陕西空港世通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厂房中,几位身穿制服的青年员工正站在窗口前将货物逐个扫码、放上滚动着的环行线。
这家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的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快件清关。每天,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阿联酋等世界各国的进口货物在这里汇集,经过核验后,方能发往全国各地。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性,企业园区大部分的区域被圈入护网中,处于严密的摄像监控之下,外界的人员与车辆要进入,必须经过海关备案,运货车辆必须驶入特定区域,才能卸货。
企业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由于货物过多,每个角落都被挤占得满满当当,显得十分逼仄,这也成为了企业副总经理熊有琳最近头疼的一件事。
“我们公司是2017年9月底投入运营的,最开始一个月来货几十吨,现在平均一天就来20吨,相当于15000件快件,多的时候一天能运40吨。”熊有琳说。现在,业务量的高速增长已经让有限的空间吃不消,去年,他们提出申请,希望园区面积能扩大至少一倍。
西安的底气
离中亚欧洲近,独特区位优势助力打造空中丝路网络
熊有琳所感受到的变化,可以管窥整个西咸新区对外开放的进程。
2014年,国务院批复成立了我国第七个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这个位于西安、咸阳两市主城区之间的882平方公里区域,在国家发改委2017年发布的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工作要点中,被明确提出要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两千多年前,张骞从长安出发,丝绸之路由此初现雏形。当时,陆路运输是内陆都市与外界贸易的唯一方式,在新兴产业大量涌现的当下,已未必是唯一解和最优解。虽然既不临海、也不延边,西咸新区仍然有自己的底气,位于该区内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全国第七大机场,将目光投向蓝天,成为天然的选择。
“我们分析过自己的优势。西安是距离中亚乃至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沿线国家的货物运来西安、再发往我国各地,空中航程是最短的。”西咸新区空港新城改革创新发展局副局长党李明说,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起飞,2小时航程可覆盖全国75%的领土、85%的经济总量,结合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当地希望做足“机场文章”,打造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空枢纽。
航线的开辟是最紧要的任务之一。2016年3月10日,从西安到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直飞航线开通,这是陕西首条直达中亚的空中航线。几年中,西安的国际通航城市达到60个,全货运航线达23条,阿姆斯特丹、芝加哥等五大洲的国家城市被纳入空中丝路网络。
发展新动力
设临空经济示范区,做长产业链,吸引更多国际资源
交通的便利是贸易的基础,但不是全部。除了让世界各地的货物能在这里转运,当地还打出“临空经济”的概念,意在深入参与国际分工,通过做长产业链,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源。
2018年,国家发改委、民航局批复设立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官方的定义是,示范区要打造临空+保税+自贸+口岸+跨境+航权六大功能平台,推进航空物流、航空维修与制造、航空总部经济、会展与文化创意以及临空农业等多个产业发展。
短短一年中,当地进行了不少实践。以航空维修为例,党李明介绍,由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优势专业资源聚集,西安的航空人才占到全国1/4,结合充足的高水平劳动力,示范区尝试发展进境维修。“我们有综合保税区的优势,外航的飞机进境维修,便利、价格低廉。今年开始试点,已经接修了来自韩国的飞机。”目前,我国首个由起落架原厂制造商投资的维修项目和东航7个“十三五”重点项目在此开展。
此外,西北首条第五航权全货运航线也于今年开航。
所谓第五航权,意味着外国航班能在我国境内经停、上下旅客和装卸货物,具备实质的经济意义。这条开航的航线,主要搭载三星电子产品配件或半成品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在韩国、中国、越南三地往返。第五航权的利用,降低了跨国企业货运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也为经停地带去更多商机。据了解,类似的航线,将在未来继续增加。
独特的模式
探索“一园两地” 为丝路经济带国家合作树立样板
在以“一带一路”为抓手,探索发展新型临空经济的同时,西咸新区也开创了独特的国际合作模式。
2014年10月13日,在李克强总理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的见证下,陕西省政府与俄罗斯共同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中俄丝绸之路创新园的合作备忘录》。2018年4月,中俄丝路创新园中方园区落户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成为当地新地标。4个月后,这一项目的俄方园区,莫斯科市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正式挂牌运营。
中俄丝路创新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促进中俄双方企业互到对方国家投资发展,推动中俄企业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也为“一带一路”国家加深合作树立样板。
“一开始,我们打算在国内建立创新园,俄方的企业、留学生可以来这里创业,后来商谈时,俄方提出欢迎中国的企业去俄罗斯开展项目,双方都展现出了合作的诉求,这也成为了我们探索‘一园两地’的动力。”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管委会副主任马建昌说。
走进沣东新城这个独特的创新园,俄罗斯元素随处可见。一楼的一站式国际企业服务窗口旁,俄罗斯套娃的彩色雕塑带来异域文化气息,在这里,俄方企业可以享受在华企业注册、签证咨询、财税法务等配套咨询服务。为了方便交流,服务窗口特意聘请了部分俄罗斯员工。
考虑到饮食文化差异,园区还引进了俄罗斯本土餐饮品牌Ketch Up Group,让来华工作的俄罗斯人能吃上正宗的家乡菜。与此同时,位于莫斯科的中方园区则入驻不少中国企业,同样享受租金优惠、法律咨询、语言服务等一系列支持。两个园区之间,也将开展一系列商贸合作。
“相比传统的单向贸易,一园两地建立了双向、持久的关系,有了这样的联系,未来,我们可以和俄罗斯探索更多领域、更加深入的合作。”马建昌介绍。
在短短数年,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级新区变化巨大,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源汇集于此。两年多来,新区引进了13家航空公司区域总部和144家物流企业,累计开通355条航线,2018年国际旅客和航空货邮增速,居全国十大机场第一位。
就像觉得面积不够用的物流企业一样,飞快增长的客运、货运量,让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工程的建设提上议程。据官方信息,扩建之后,该机场旅客吞吐量将达到9000万人次,是2018年的两倍。此外,“一带一路”国家航权自由化试点研究也将继续推进,更多的外国航班将被吸引来,为这个内陆城市带来更多国际机遇。
新京报记者 戴轩
- 共同抗疫,让“金砖”成色更足2020-11-17 16:41
- 雁行万里翅鹏翔,哈密商行铸辉煌!2020-01-21 09:37
- 刘鹤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时表示 合作是正确选择 重大原则决不2019-12-31 11:39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征2019-12-30 11:08
- 省2019抗菌药带量采购招标中个别投标药品质量层次认定存明显错误2019-12-13 11:51
- 下沉市场“天王”出炉:拼多多、OYO演绎“下沉”生活2019-10-31 15:10
- 交通运输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目标已提前实现2019-10-25 13:16
- 营商环境全球排名跃升至第31位!在中国做生意越来越容易了2019-10-25 13:16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成果一览2019-10-25 13:16
- 再前进15名!这个成绩是干出来的……2019-10-25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