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甘肃牡丹花开高原结扶贫“硕果”:浑身是“宝”不愁销

时间:2019-07-12 23:51|来源:|编辑:z0011 网友评论

  中新网兰州7月12日电 (冯志军 高康迪)“采摘牡丹籽和牡丹花瓣,不影响牡丹生长和结子,产量每年都在增长。”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土桥镇坡底村村民郝永录介绍说,2014年开始种植紫斑牡丹,当地公司收购牡丹籽加工牡丹油;酒厂在牡丹盛花期以每斤12元采收鲜花瓣用于酿酒,“不愁销路,收入年年都增加”。

图为游客抓拍牡丹美景。(资料图) 梁永吉 摄
图为游客抓拍牡丹美景。(资料图) 梁永吉 摄

  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西部牧区向东部农区的过渡地带,牡丹自然资源丰富,有“小洛阳”之称,是西北牡丹栽培群的重要栽培中心,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牡丹不仅让更多的人走进临夏、了解临夏,而且让临夏农民脱贫致富。通过土地流转,农户每年有租金收入,就近在牡丹种植基地打工。此外,农民还可以从事以牡丹文化旅游为主的三产服务、在深加工企业打工,获得更高的收入。

  每年五月,上万亩牡丹在临夏竞相绽放,吸引甘肃省内外游客纷至踏来。据了解,今年临夏市“河州牡丹文化月”累计接待游客约276.4万人次,签约“中国光彩事业临夏行”项目15个。

  记者从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获悉,针对种苗短缺制约油用牡丹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下一步将按照区域布局和市场需求,将在甘肃不同类型区域采用先进技术建立优良种苗繁育基地;选育适合种植的油用牡丹优良品种和栽培模式,培训民众尽快掌握标准化栽培技术;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油用牡丹知名品牌,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甘肃牡丹生产及科研已初具规模,已有七项油用牡丹产品深加工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批发证。

  经过多年发展,临夏牡丹产业正在形成全产业链条,在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牡丹芍药国际竞赛中,临夏州选育的名优临夏牡丹传统品种、新品种,获得1金,2银,1铜,2个优秀奖的成绩。

  目前,临夏地区牡丹种植面积达1.2万多亩,从事牡丹种植、牡丹产品深加工和技术研发的企业、合作社有43家,从事牡丹种植加工销售及旅游服务等人员近10万人。(完)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