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新闻

境外债市缘何刮起“中国风”

时间:2018-04-02 20:25|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近一年来,金融机构、大中型房企、城投公司纷纷掀起境外发债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舍近求远,开启境外债券融资。去年此时,一些企业还是试探、尝试,而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房地产等在国内受到较强融资限制领域的企业,开辟境外市场几乎成了“必修课”。短短一年,“风将来”变成了“风已来”。

  偏爱海外融资

  在监管部门推进去通道、去杠杆的背景下,去年我国房企境外发债额出现了井喷式增长,美元债融资从2016年的66.2亿美元跃升到了2017年的306.4亿美元,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同样延续到了今年。

  2018年开年,面对资金链压力,不少中资企业已经迫不及待地将融资触手伸向海外,其中更是以房企和地方性融资平台为主力。

  阳光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月24日发布公告,2018年3月23日,公司境外发行人在境外完成总额2亿美元债券的定价发行,并于3月26日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

  另一家国内房地产大鳄中国恒大则以发行票面利率为4.25%的180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创下1、2月国内房企境外债券发行量之最。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境内房地产企业已公告计划发行的海外债券就已经有24只,发行总额约12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03%。

  房地产行业之外,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的地方投融资平台近年来的境外发债增长势头同样迅猛,数据显示,同样是今年前两个月,发行量就达22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

  政策内冷外热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青睐海外发债,能提升企业形象,有助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提高地方政府业绩,各地政府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海外发债给予支持态度。

  海外债市刮起了“中国风”,从发债方角度,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研究员高慧珂有自己的看法。

  由于境内外债券市场监管思路有所差异,相比层层限制的境内发债,境外债的限制则少了许多。“境内发债企业首先要满足最基本的要求,包括发债企业的净资产应满足监管要求,债券的募集资金应用于核准的用途,累计债券余额占净资产的比例不得超过40%等,还在债券的发行审批、上市交易和投资许可等不少环节对评级结果进行了限制性规定。再加上监管机构时常对某类特定行业发债进行限制,造成了债券发行的不少限制。”

  从银行、信托等机构的角度看,同样遇到的是政策壁垒。“其实银行是很乐意去做房地产业务的,但房企现在在国内融资难主要是碍于政策性限制。具体来看,我们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有严格的规模限制,房地产板块贷款不能超过年度总发放贷款数额的10%。”某地方城商行公司业务部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观察记者。

  去年年底出台的《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明确了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开展银信类业务不得将信托资金违规投向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股票市场、产能过剩等限制或禁止领域。加之国内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政策步步加码,投机性的资金再难以进入房地产。由此可见,无论是房企还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钱袋子”都早已饥渴难耐。

  反观境外发债,则是另一番景象。国内的跨境政策不断朝着资金“扩流入”方向倾斜,尤其是近年来对境内企业逐步放宽的借用外债政策对行业发行外债助推明显。

  自从央行2016年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统一了国内企业的本外币外债管理,允许所有的国内企业通过“全口径”模式从境外融资。此后,去年出台的《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进一步提高了境内企业的跨境融资额度,便利了企业的跨境融资手续,为境外发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page]分页标题[/page]

  优势与风险并存

  政策原因之外,利率、汇率的“红利”也不容小视。

  “假设评级AA+的国企开发商能顺利在国内发债,成本预计也要在7%以上。”某地产公司融资部门人士接受新金融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比年初几家房企境外发债普遍4%-6%的年息率,境外渠道优势显而易见。

  汇率方面,境内市场利率走高,人民币汇率平稳上行,境外美元债发行规模创出新高。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房企海外债发行数量达74只,实际发行规模超过366.58亿美元,刷新历史高位,且较过去两年发行总和增逾99.4%。

  火热背后同样暗藏风险。海外债券发行的审核机制与国内不同,不少国内企业又对境外市场发行债券流程以及合作的中介机构缺乏了解,在选择了不符合企业自身情况的中介机构后,造成发债成本高昂,却未获得满意的发行利率,有些甚至以发行失败告终。其次,企业需要具有足够的国际影响力,也是债券发行成功的重要因素。“债券发行是一回事,人们愿不愿意买,是另一回事。尤其是地方性龙头企业就要面临这个问题。”上述地产公司融资部门人士表示。

  不过,面对境外债市这一“辣味”蛋糕,更多机构和企业仍跃跃欲试。摩根大通债务资本市场中国主管谢桐就曾感叹:“去年境外非人民币债券融资增量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原来少见海外发债的群体,有很多新的名字。”

  据了解,国内房企今年预计将有大约等值350亿美元的境内债券到期。届时将加重发债主体的融资压力。因此,业内普遍认为,境外发债仍将成为2018年房企获取资金的重要渠道。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