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产经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新闻

被玩坏的“独角兽”

时间:2018-06-21 00:54|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朋友圈、短信、骚扰电话都在轰炸式推销那个封闭三年的战略配售混合基金,听个喜马拉雅也都是它的广告。”6月9日凌晨,林华(化名)发出一条朋友圈。

  文中的“战略配售混合基金”,就是近两周来火遍金融圈的“独角兽”基金。

  像林华一样,不少人都收到了“独角兽基金”的推销短信、电话,就连菜市场也随处可见“独角兽基金”的推销传单。

  6月6日,国内首批共6只“三年封闭运作的战略配售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获证监会发行批文。这6只基金产品分别来自于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和汇添富基金6家基金公司。

  之所以被称为“独角兽”基金,在于这些基金的主要投资标的就是战略配售股票,主要针对领域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新经济领域,这几只基金可投资以IPO、CDR(中国存托凭证)形式回归A股的科技巨头。

  巨型独角兽即将“回归”A股

  围绕着此次独角兽基金的发售,审批部门效率很高,基金公司于5月29日提交申请;6月6日,证监会就进行了批复。

  这6只基金为公募基金,6月11日至6月15日为基金零售认购期,优先向个人投资者发售。6月19日为机构认购期,向社保基金、养老金、企业年金基金和职业年金基金等特定机构投资者发售,其中社保基金、养老金优先确认。

  不过,在6月8日(周五)的下午3点之后,上述6家基金公司“备受瞩目”的战略配售基金,就已经可以在基金公司网站或APP、第三方渠道等预约认购。

  基金业专业人士张亮(化名)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独角兽基金的销售渠道主要分为基金公司直销和委托给具有公募基金销售牌照的公司代销两种途径。其中,银行、证券公司、网络销售平台等都可以代销。

  一直以来,独角兽企业上市备受追捧。药明康德连续16个涨停印证了人们对于独角兽企业“成长价值”的想象。

  “独角兽”,本意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后来引申为“估值高且技术等足够牛的企业”。蚂蚁金服、小米、滴滴打车、美团点评等都是较为公认的独角兽企业。

  由于我国对企业在A股上市的门槛较高,要求估值达到200亿元人民币、持续营收等。于是,像早年的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创新型企业都难以满足A股上市的要求,于是转而海外上市。中国的互联网独角兽在海外上市后,估值和股价都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

  为了让这些企业回归国内,让中国境内的投资者享受到中国创新企业的发展红利,CDR由此产生。

  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符合试点条件的红筹企业,可以优先选择通过发行CDR在境内上市融资;符合股票发行条件的,也可以选择发行股票;符合试点条件的境内企业,可以直接在境内市场IPO。

  为了迎接“独角兽”,6月6日,证监会连发9份文件,规范CDR发行与交易的相关工作和行为,9份文件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证监会表示,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掌握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创新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是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的重要举措。

  同时,为防范风险,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证监会设定了严格的试点企业选取标准和选取机制。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说,总体上,此次发行试点企业的“门槛高于市场口语化说法的所谓‘独角兽’企业标准。发行审核会严格把关,审慎选取试点企业,充分考虑国内国际市场情况,把握好试点的数量和节奏,平稳有序地开展试点工作,不会一哄而上。”

  “简单来说,独角兽基金主要是政策推动产生。独角兽企业从美国回归A股需要较多程序,时间比较长。为了让他们能尽快回国,可以先让这些企业在国内发CDR,主要由机构投资者(独角兽基金)来认购,同时为了保证是长期持有而不是短期投机,独角兽基金都有3年的封闭期,3年后投资者才可以赎回。”张亮说。[page]分页标题[/page]

  部分宣传违规

  尽管还无法得知每只基金个人投资者的认购数额,但从市场反应看,此次独角兽基金的受关注程度很高,基金公司、银行、券商和第三方平台的销售积极性很高。

  据相关媒体报道,基金开售前几日客服答疑数都达历史极值水平。很多投资者担心“会不会抢不到”。也不乏有投资者一口气买6只产品,而且是50万元顶额申购,买满300万元。贴吧里亦有基金公司从业人员晒出自己认购本公司战略配售基金的交易单,共50万元,“真金白银”支持自家基金的首发。

  这份热情也离不开各种渠道对独角兽基金产品的宣传包装。

  早在6月5日,南方、招商、汇添富、嘉实等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发布新产品宣传海报。尽管海报中并未提及具体产品的名字,但“独角兽”的海报形象设计指向性非常明显。

  “本基金战略配售BATJ等通过CDR回归国内的优质企业,以及小米、蚂蚁金服、滴滴等未上市潜力企业,投资一只基金,成为中国最好的科技企业股东。”某基金产品网络宣传页面如此写道。

  “可享稀缺标的成长溢价”“国家红利基金”“重磅政策红利,绝佳时代机遇”“优先抢占千载难逢机会,确保顶尖企业股票中标规模”

  类似字眼的营销短信比比皆是。

  张亮分析说:“从CDR政策出台、独角兽基金审批通过看,政府是支持投资者投资独角兽基金的,销售机构普遍看好这6只独角兽基金的确也无可厚非。公募基金本身是允许对非特定投资者宣传的。”

  “但是,独角兽基金封闭3年,流动性比较差,因股票存在波动风险,很难判断3年后会是什么情况。每只基金买入的价格和时点都一致,区别6只基金收益的关键就是看基金经理在卖出时点的选择。”张亮补充说。

  有投资者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宣传信息不仅是短信、电话,一些音频、视频App上也不乏战略配置基金的广告。这些广告不仅“烦人”,可能还涉及违规宣传。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销售管理办法》,基金宣传推介材料应当含有明确、醒目的风险提示和警示性文字,以提醒投资人注意投资风险。也不能夸大或者片面宣传基金,违规使用安全、保证、承诺、高收益、无风险等可能使投资人认为没有风险的或者片面强调集中营销时间限制的表述。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与一些基金广告不提示风险,或简单提示一句“基金有风险”不同的是,很多专家、大V积极分析了基金产品风险,并引来热烈争论。

  因部分销售渠道在推销“独角兽”基金时存在夸大、风险警示不足等误导投资者的行为,监管部门已经要求其按照窗口指导精神进行整改。

  谣言与“套路”

  就在独角兽基金上市首发,各方大力宣传的同时,记者发现,围绕着基金销量和独角兽基金产品募资情况的谣言或误读纷飞。

  为了推动独角兽基金的销量,不乏有渠道销售人员发布诸如某只产品满额、接近尾声的不实消息,为此相关基金公司迅速辟谣。

  独角兽基金首发日,不止一家媒体报道称,市场消息传出6只“独角兽”基金或将原计划500亿元的发行上限下调为200亿元左右。

  此后,又有消息称,某媒体援引接近证监会人士称,针对“战略配售基金募资上限或下调至200亿元”的传闻系误读。

  该人士称,根据机构部窗口指导精神,战略配售基金的规模门槛是50亿元即可设立,上限仍为500亿元不变,只是要求各基金公司根据自身管理风格,适度发行可行可控规模的基金产品,即不到500亿元也可结束募集。此轮“独角兽”基金热,不仅引来了市场上声音纷乱,还引出了一帮“蹭热点”的“独角兽”股权投资产品。

  部分平台甚至打出“1万元起投,做小米股东”“100万买遍所有‘独角兽’项目”的广告。但专业人士提醒,从估值体系看,当前“独角兽”项目,尤其是优质项目,价格都不便宜。[page]分页标题[/page]

  一位证券专业人士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对于部分高收益,甚至不合规的平台产品,投资者一定要谨慎,需要严格甄选,了解投资项目,看清平台所出具的所投企业的许可证、证照、年报、出资证明等公开信息。

  “目前,私募基金管理人总数已超过两万家,证监会系统很难管得过来,行业协会做自律监管也是很难。而股权投资都要求投资人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这意味着投资者更要谨慎甄选投资项目。”张亮说。
TAG
780*90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滚动播报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370宽 广告位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联系我们

商务合作 QQ:2713090406

未经本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中国互联网协会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Copyright © 2021 中国产经网 Twsp.net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Powered by twsp.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