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志愿:想进银行,这些专业更有“钱途”
时间:2018-06-26 04:07|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这两天,家乡亲戚频频来电咨询银行业未来五年的就业情况。
在他们眼中,在银行工作是拿着高薪的“铁饭碗”。但最近常看到银行业减员的新闻,又让他们多了一丝担忧。
在预估银行业未来五年的就业情况之前,首先需要关注银行人员结构的变化。
记得上大学时,一位证券投资学的老师时常在课堂上聊起当年在交易所穿“红马甲”(交易员)工作的繁忙景象——此起彼伏的电话声、键盘敲击声以及接单声,响彻耳边,总能让人想到上世纪90年代港剧《大时代》中的惊心动魄。
如今,“红马甲”已被电子交易全面替代,成了人们闲暇之时的谈资;高盛总部的股票交易柜台从600名交易员减少到2名……科技进步和业务调整带来的员工结构变化,将给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带来极大的影响,银行业当然不会例外。下面问题来了:
银行员工大幅缩减了吗?
从整体来看,银行业每年从业人员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同时,银行业机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银行业首次出现大规模的离职潮,从业人员同比仅增长了1.06%。一方面,银行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持续增大,部分银行开始调整薪资,造成人员流失;另一方面,互金行业兴起,大量资本涌入,也吸引越来越多的银行从业人员加入。
但从2016年开始,银行业的离职潮趋于稳定,加上新员工补血,人员数量逐步恢复(参见图1)。
事实上,从各类银行员工数量变化来看,主要是五大行的员工数量在减少,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人员数量是保持逐年增长的(参见图2)。据Wind数据显示,2016年五大行员工数量减少了5.37万人,而同期农商行新增9.41万人。当然,这与农商行机构数量增长有关。
为什么五大行减员人数最多?
五大行人员数量减少,可以从业务结构和年龄结构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从业务结构上看,银行业务线上化以及物理网点退出使得基层人员大量减少。要知道,五大行人员占比最高的是营业网点与综合柜员,比如,根据最新披露的银行年报,2017年建行的营业网点和综合柜员总数超过18万,占全员的51.8%;农行营销和柜面人员接近25万,占全员的51%,所以五大行营业网点人员数量多且占比高。
而近年银行业务线上化已是大势所趋,2017年银行业离柜交易达2600.44亿笔,同比增长46.33%;离柜交易金额达20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32.06%,五大行的电子银行交易笔数替代率均已超过了90%。根据联讯证券的报告,2016年5月30日至2018年5月28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共退出4591家,2016年-2018年分别退出1259家、2540家和792家,从2017年后半年开始银行退出网点数目同比增速平均是55%。所以五大行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大。
另一方面,从年龄结构上看,五大行有接近20%的员工年龄在51岁以上。以建行为例,2015-2017年人员数量减少了16562人,期间离退休人员9669人,占到了人员数量减少的58%,同时建行在2017年51-59岁的员工数量超过4.5万人,在未来几年内也将陆续退休。其他国有大行年龄结构与建行相似,所以人员自然退休是五大行员工减少的重要因素,也将是未来几年五大行人员减少的重要原因。[page]分页标题[/page]
银行业务转型决定未来人员结构
虽然银行基层人员确实存在持续减少的趋势,但从银行业经营转型的方向看,部分职位的需求在结构性上升。
目前国内银行有两大转型方向:一是布局零售业务,二是发展金融科技,而发力零售业务也需要金融科技的驱动,所以各家银行对IT人员的投入占比在不断提升。
IT人员占比提升从各家银行2017年的年报就可窥见一斑:农行、建行的员工总数虽然在减少,但IT人员数量在增加,农行科技人员从2016年的5552人增至2017年6256人,占全员比重从1.1%提升至1.3%;建行科技人员数量占比也从2016年的7.81%升至2017年的8.21%。而平安银行的IT人员更是从不足200人增至1800人,与其集团公司中国平安转型“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相一致。很多新设银行,比如苏宁银行直接定位“科技驱动的O2O银行”,IT人员占比达到40%。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银行的系统建设、业务营销、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方方面面,银行业对金融科技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与互联网巨头寻求合作,再到现在主动出击加大对金融科技的研发与投入,同时,布局较早的银行已经通过设立科技子公司的方式实现科技输出,所以,在银行员工数量趋势性减少的同时,科技人才逆势增加。
对于未来想进入银行业工作的人来说,提前关注银行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化,绝不是一件坏事。
事实上,很多高校已经敏锐捕捉到了行业变化,在专业设置上也在与时俱进。2017年新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就达到了250所,新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达到60所。
十年前,我们80后参加高考时,金融是最热门的专业;五年前,我们毕业找工作时,银行是大家最想去的地方。然而,时代在不断变化,行业的热点与风口也在不断转换,当前的“爆款”专业已从金融转向金融科技,无论是准备填志愿的你,还是明后年家有考生的你,未雨绸缪总好过临阵磨枪。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赵卿
在他们眼中,在银行工作是拿着高薪的“铁饭碗”。但最近常看到银行业减员的新闻,又让他们多了一丝担忧。
在预估银行业未来五年的就业情况之前,首先需要关注银行人员结构的变化。
记得上大学时,一位证券投资学的老师时常在课堂上聊起当年在交易所穿“红马甲”(交易员)工作的繁忙景象——此起彼伏的电话声、键盘敲击声以及接单声,响彻耳边,总能让人想到上世纪90年代港剧《大时代》中的惊心动魄。
如今,“红马甲”已被电子交易全面替代,成了人们闲暇之时的谈资;高盛总部的股票交易柜台从600名交易员减少到2名……科技进步和业务调整带来的员工结构变化,将给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带来极大的影响,银行业当然不会例外。下面问题来了:
银行员工大幅缩减了吗?
从整体来看,银行业每年从业人员数量是在不断增加的,同时,银行业机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2015年,银行业首次出现大规模的离职潮,从业人员同比仅增长了1.06%。一方面,银行利润增速放缓,不良贷款上升压力持续增大,部分银行开始调整薪资,造成人员流失;另一方面,互金行业兴起,大量资本涌入,也吸引越来越多的银行从业人员加入。
但从2016年开始,银行业的离职潮趋于稳定,加上新员工补血,人员数量逐步恢复(参见图1)。
事实上,从各类银行员工数量变化来看,主要是五大行的员工数量在减少,而城商行和农商行的人员数量是保持逐年增长的(参见图2)。据Wind数据显示,2016年五大行员工数量减少了5.37万人,而同期农商行新增9.41万人。当然,这与农商行机构数量增长有关。
为什么五大行减员人数最多?
五大行人员数量减少,可以从业务结构和年龄结构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从业务结构上看,银行业务线上化以及物理网点退出使得基层人员大量减少。要知道,五大行人员占比最高的是营业网点与综合柜员,比如,根据最新披露的银行年报,2017年建行的营业网点和综合柜员总数超过18万,占全员的51.8%;农行营销和柜面人员接近25万,占全员的51%,所以五大行营业网点人员数量多且占比高。
而近年银行业务线上化已是大势所趋,2017年银行业离柜交易达2600.44亿笔,同比增长46.33%;离柜交易金额达2010.67万亿元,同比增长32.06%,五大行的电子银行交易笔数替代率均已超过了90%。根据联讯证券的报告,2016年5月30日至2018年5月28日,我国银行物理网点共退出4591家,2016年-2018年分别退出1259家、2540家和792家,从2017年后半年开始银行退出网点数目同比增速平均是55%。所以五大行受到的影响相对更大。
另一方面,从年龄结构上看,五大行有接近20%的员工年龄在51岁以上。以建行为例,2015-2017年人员数量减少了16562人,期间离退休人员9669人,占到了人员数量减少的58%,同时建行在2017年51-59岁的员工数量超过4.5万人,在未来几年内也将陆续退休。其他国有大行年龄结构与建行相似,所以人员自然退休是五大行员工减少的重要因素,也将是未来几年五大行人员减少的重要原因。[page]分页标题[/page]
银行业务转型决定未来人员结构
虽然银行基层人员确实存在持续减少的趋势,但从银行业经营转型的方向看,部分职位的需求在结构性上升。
目前国内银行有两大转型方向:一是布局零售业务,二是发展金融科技,而发力零售业务也需要金融科技的驱动,所以各家银行对IT人员的投入占比在不断提升。
IT人员占比提升从各家银行2017年的年报就可窥见一斑:农行、建行的员工总数虽然在减少,但IT人员数量在增加,农行科技人员从2016年的5552人增至2017年6256人,占全员比重从1.1%提升至1.3%;建行科技人员数量占比也从2016年的7.81%升至2017年的8.21%。而平安银行的IT人员更是从不足200人增至1800人,与其集团公司中国平安转型“金融+科技”双驱动战略相一致。很多新设银行,比如苏宁银行直接定位“科技驱动的O2O银行”,IT人员占比达到40%。
目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科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银行的系统建设、业务营销、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方方面面,银行业对金融科技的态度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到与互联网巨头寻求合作,再到现在主动出击加大对金融科技的研发与投入,同时,布局较早的银行已经通过设立科技子公司的方式实现科技输出,所以,在银行员工数量趋势性减少的同时,科技人才逆势增加。
对于未来想进入银行业工作的人来说,提前关注银行从业人员的结构变化,绝不是一件坏事。
事实上,很多高校已经敏锐捕捉到了行业变化,在专业设置上也在与时俱进。2017年新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就达到了250所,新设机器人工程专业的高校达到60所。
十年前,我们80后参加高考时,金融是最热门的专业;五年前,我们毕业找工作时,银行是大家最想去的地方。然而,时代在不断变化,行业的热点与风口也在不断转换,当前的“爆款”专业已从金融转向金融科技,无论是准备填志愿的你,还是明后年家有考生的你,未雨绸缪总好过临阵磨枪。
来源:苏宁财富资讯 ;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赵卿
TAG
相关阅读:
- 优力狮抽奖活动即将开始,海量奖励等你来拿2023-12-25 10:04
- 聚焦“制造业保持基本稳定:逻辑与政策”,CMF专题报告发布2023-06-20 06:07
- 618电商大促"暗含战机",消费基金迎来大转机?2023-06-20 06:08
- 金监总局「一号文件」的深意:消保是安身立命之本2023-06-20 06:07
- 风大雨大时代,中国食品饮料如何“再造奇迹”?2023-06-20 06:06
- 抖音电商、小红书、梦饷科技…… 电商新势力为何总在上海出现?2023-06-20 06:05
- 离岸服务外包是桩好生意吗?2023-06-20 06:04
- 多地密集部署稳增长 先进制造业投资迎强支撑2023-06-20 06:04
- 卖家说刘德华的脸更适合我!揭秘AI变脸生意链:1.5万元包学会2023-06-20 06:01
- 狗狗币历史价格走势图|狗狗币历史价格走势图K线图|狗狗币价格美元2023-02-27 11:52
滚动播报
- 13:29周大生荣获“2024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荣誉
- 21:24“利伯兰杯”国家辩论赛圆满落幕:孙宇晨与特朗普引领加密行业新格局
- 20:21控量挺价稳根基,长远发展可期,舍得酒业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
- 14:34从加密OG到特朗普家族加密顾问,孙宇晨要做加密天命人?
- 21:43皙之密:助力肌肤焕变,闪耀自然美之光
- 21:15全美世界:以爱为笔,绘就辉煌征程
- 16:31JJ斗地主抵制赌博,开创棋牌游戏辉煌新纪元
- 17:55周大生黄金珠宝嘉年华喜迎新春,精选主推产品送上蛇年祝福
- 12:53“蓄势待发”的熊猫湾区首秀,海珠广场迎新春艺术盛宴
- 15:51小年贺岁,周大生经典成长礼记系列十二生肖串珠祈福新年
- 15:00从蓝色海洋畅想绿色未来,亚洲金融论坛第一财经工作坊成功举办
- 14:57天津新春发放消费券,汇正财经关注消费结构升级领域
- 13:49温致科技发布数字健康行业新物种
- 18:23周大生经典十万份黄金好礼大放送,点燃蛇年春节喜气氛围
- 11:13JJ斗地主拒绝赌博,引领棋牌游戏新风尚
- 10:37行业唯一!海尔智家获最具投资价值奖
- 10:24周大生黄金珠宝嘉年华即将盛大开启,十万份黄金好礼贺蛇年春节
- 09:28惠达卫浴与京东深化合作,开启2025健康卫浴新生活
- 19:08预见2025:HTX的全球化蓝图与战略突破
- 18:22惠达卫浴与京东深化合作,开启2025健康卫浴新生活
- 18:08“陆地航母”上线,人类距离打飞的上班还有多久?
- 17:54亚马逊最大规模电动卡车订单落地:豪购超200辆奔驰eActros
- 15:36百利好推出全新交易产品,开拓财富新篇章
- 21:10七座商务车都有哪些?上汽大通 MAXUS G90亮点解析
- 21:05云米电器质量怎么样,云米燃气热水器AI Super2:智享未来,温暖每一
- 20:51CR450动车组样车正式发布,标志着中国高铁技术新突破
- 20:03IP+文旅还能怎么玩?酷乐潮玩全国文旅首店给出了答案
- 18:09周大生大师艺术珠宝以璀璨黄金诠释印象派艺术
- 15:58CES新物种(下):中国原创,世界领先——通用软体机器人技术赋能全球生产
- 10:38CES 2025观察:海信空调的新风,继续吹向AI风口
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