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积极财政应发力减税
时间:2018-07-23 22:23|来源:未知|编辑:
网友评论
如何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用成为近期舆论关注焦点。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积极财政应精准施策,应更多考虑减税举措,同时优化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加快落实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
财政支出“子弹足”
财政部国库司负责人娄洪近日在财政部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发力,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稳步提升,将继续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总的看,财政收入运行将继续保持平稳,全年收入预期目标能够实现。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宇鹏预计,下半年财政资金较充裕,广义财政收入增速将保持在13%至15%区间。
“财政收入高增长,以及土地出让收入高增长可能带来更多政府性基金划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下半年财政支出子弹将较为充裕。”中金固定收益研究院分析员陈健恒表示,此前年度财政结余也可为今年财政支出提供资金。从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看,今年政府土地出让金增速尚可,有助于此后结转资金调入。
长江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赵伟认为,从短期看,财政资金下拨节奏可能加快,支出增速可能回升。从中长期看,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可能将难以改变财政支出“趋势”。原因在于,今年预算赤字率比去年下调至2.6%,预算财政支出增速为7.6%。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8)》预计,2018年财政支出将保持中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将进一步得到有效保障。预计2018年社会保障支出增速达15.5%;科技支出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教育支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缓慢增长,但二者基数已达较高水平;2018年交通运输支出与2017年基本持平。
在陈健恒看来,今年财政支出重点不再是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这样的“猛药”,而是科技、社会保障等这些“良药”。“猛药”副作用大,推升资产价格,但见效快;“良药”利于长远,但见效慢。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多外部摩擦、内需不足情况下,财政支出这剂良药更需要配合大力减税措施。
减税成政策首选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使公帑花出更大效益。同时,会议提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用、巩固和扩大经济稳中向好势头。
积极财政政策应如何更好发挥效用,以巩固和扩大经济稳中向好势头?对此,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应更多考虑减税、减税外收费并举,积极优化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对PPP等可能因不规范问题形成的风险因素疏堵结合,在实施配套改革中强调“堵不如疏”,更好实施结构性对策,增加有效供给,以引导扩大投资、消费“双内需”。
陈健恒认为,在财政赤字给定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是给企业和居民减税;二是增加政府开支。“增加政府支出会挤出私人消费和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效率较低。因此,减税成首要考虑工具,尤其在提升效率方面,减税能降低政府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提升生产效率。综合来看,财政支出主要是在地方层面,目前地方财政加杠杆空间已不大,减税是中央加杠杆最易之举。”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减税降费成为积极财政政策首选工具,核心在于压减债务。下半年,减税降费是财政政策调整重点,预计财政政策将通过减税提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配合农村精准扶贫,从而进一步加强消费在经济中的压舱石作用。
“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为减税提供更大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具体而言,增值税税率可再进一步下调,加快税率三档变两档进程。个人所得税同样可进一步下调税率。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确立后,综合所得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45%应大幅度下调,相应下调其他各档税率。另外,一些低效率财政补贴或奖励应削减。[page]分页标题[/page]
减税降费措施料加快落地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当前扩内需显现出结构性特征,重点在于扩大制造业投资、提振消费,以及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居民收入。在此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举措和结构性减税措施有望相继出台。
娄洪表示,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更多在下半年体现。
财政部税政司副巡视员袁海尧近日在财政部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称,下半年,财政部将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强化“放水养鱼”意识,进一步研究出台其他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财政在减税方面动作较多,降低消费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和增加房产税、企业结构性减税值得期待。”陈健恒表示,企业结构性减税还能帮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对比美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中国企业研发支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促进企业研发开支,4月发布的减税措施有很多涉及研发扣减。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积极财政政策除坚定有效地施行减税降费措施外,为使地方收支平衡,还要提高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通过盘活存量实现财政政策结构性发力。
他认为,平衡地方收支需合理的财政制度安排。具体而言,需通过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既要保障中央财税收入,又要积极引导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广义财政收支结构优化
财政支出“子弹足”
财政部国库司负责人娄洪近日在财政部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发力,经济发展质量、效率、动力稳步提升,将继续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总的看,财政收入运行将继续保持平稳,全年收入预期目标能够实现。
中信证券宏观分析师王宇鹏预计,下半年财政资金较充裕,广义财政收入增速将保持在13%至15%区间。
“财政收入高增长,以及土地出让收入高增长可能带来更多政府性基金划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下半年财政支出子弹将较为充裕。”中金固定收益研究院分析员陈健恒表示,此前年度财政结余也可为今年财政支出提供资金。从2018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看,今年政府土地出让金增速尚可,有助于此后结转资金调入。
长江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赵伟认为,从短期看,财政资金下拨节奏可能加快,支出增速可能回升。从中长期看,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可能将难以改变财政支出“趋势”。原因在于,今年预算赤字率比去年下调至2.6%,预算财政支出增速为7.6%。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8)》预计,2018年财政支出将保持中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重点支出将进一步得到有效保障。预计2018年社会保障支出增速达15.5%;科技支出和农林水事务支出将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教育支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缓慢增长,但二者基数已达较高水平;2018年交通运输支出与2017年基本持平。
在陈健恒看来,今年财政支出重点不再是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这样的“猛药”,而是科技、社会保障等这些“良药”。“猛药”副作用大,推升资产价格,但见效快;“良药”利于长远,但见效慢。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较多外部摩擦、内需不足情况下,财政支出这剂良药更需要配合大力减税措施。
减税成政策首选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财政资金支出进度,使公帑花出更大效益。同时,会议提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效用、巩固和扩大经济稳中向好势头。
积极财政政策应如何更好发挥效用,以巩固和扩大经济稳中向好势头?对此,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下应更多考虑减税、减税外收费并举,积极优化调整预算支出结构,对PPP等可能因不规范问题形成的风险因素疏堵结合,在实施配套改革中强调“堵不如疏”,更好实施结构性对策,增加有效供给,以引导扩大投资、消费“双内需”。
陈健恒认为,在财政赤字给定情况下,积极财政政策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是给企业和居民减税;二是增加政府开支。“增加政府支出会挤出私人消费和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效率较低。因此,减税成首要考虑工具,尤其在提升效率方面,减税能降低政府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提升生产效率。综合来看,财政支出主要是在地方层面,目前地方财政加杠杆空间已不大,减税是中央加杠杆最易之举。”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主管分析师谢亚轩认为,减税降费成为积极财政政策首选工具,核心在于压减债务。下半年,减税降费是财政政策调整重点,预计财政政策将通过减税提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配合农村精准扶贫,从而进一步加强消费在经济中的压舱石作用。
“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为减税提供更大空间。”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具体而言,增值税税率可再进一步下调,加快税率三档变两档进程。个人所得税同样可进一步下调税率。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确立后,综合所得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45%应大幅度下调,相应下调其他各档税率。另外,一些低效率财政补贴或奖励应削减。[page]分页标题[/page]
减税降费措施料加快落地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当前扩内需显现出结构性特征,重点在于扩大制造业投资、提振消费,以及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居民收入。在此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举措和结构性减税措施有望相继出台。
娄洪表示,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更多在下半年体现。
财政部税政司副巡视员袁海尧近日在财政部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称,下半年,财政部将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强化“放水养鱼”意识,进一步研究出台其他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今年财政在减税方面动作较多,降低消费税、提高个税起征点和增加房产税、企业结构性减税值得期待。”陈健恒表示,企业结构性减税还能帮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对比美国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中国企业研发支出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为促进企业研发开支,4月发布的减税措施有很多涉及研发扣减。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积极财政政策除坚定有效地施行减税降费措施外,为使地方收支平衡,还要提高财政支出资金利用效率,通过盘活存量实现财政政策结构性发力。
他认为,平衡地方收支需合理的财政制度安排。具体而言,需通过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责任,既要保障中央财税收入,又要积极引导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广义财政收支结构优化
TAG

相关阅读:
- 优力狮抽奖活动即将开始,海量奖励等你来拿2023-12-25 10:04
- 聚焦“制造业保持基本稳定:逻辑与政策”,CMF专题报告发布2023-06-20 06:07
- 618电商大促"暗含战机",消费基金迎来大转机?2023-06-20 06:08
- 金监总局「一号文件」的深意:消保是安身立命之本2023-06-20 06:07
- 风大雨大时代,中国食品饮料如何“再造奇迹”?2023-06-20 06:06
- 抖音电商、小红书、梦饷科技…… 电商新势力为何总在上海出现?2023-06-20 06:05
- 离岸服务外包是桩好生意吗?2023-06-20 06:04
- 多地密集部署稳增长 先进制造业投资迎强支撑2023-06-20 06:04
- 卖家说刘德华的脸更适合我!揭秘AI变脸生意链:1.5万元包学会2023-06-20 06:01
- 狗狗币历史价格走势图|狗狗币历史价格走势图K线图|狗狗币价格美元2023-02-27 11:52

滚动播报
- 16:13Shokz韶音携手UTMB:以开放之声,守护山野间的奔跑
- 13:17聚力数据与低空新赛道,京东赋能千行百业新未来
- 11:59南京市航空航天母基金发布子基金遴选结果公示
- 16:44新韩潮中国行启幕,天猫国际携手韩国新锐品牌共创时尚新篇章
- 17:04与爱同行,汇梦成长!WeTrade助力云南学子逐梦未来
- 21:22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子基金遴选结果公示
- 16:15《癌因性厌食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见刊,甲地孕酮成癌因性厌食-恶病质治疗推荐
- 14:38Ontomir团队开启柬埔寨之旅,探索多元合作与公益新篇
- 13:21Shokz韶音官宣全球品牌大使田曦薇,共启开放聆听新征途!
- 09:05一起追更科学浪漫!9月我只蹲这个直播间
- 09:05一起追更科学浪漫!9月我只蹲这个直播间
- 11:17WeTrade携手巴黎圣日耳曼:从王子公园启程,开启辉煌新篇
- 11:15香港资本市场凭啥一夜翻红重夺全球募资王?第一财经揭晓答案
- 11:13"帮助他人 阳光自己" 第十一届上海公益微电影节正式启动
- 15:09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谈投资组合优化
- 19:542025中国隐形独角兽企业沙龙(福州站)暨福建省隐形独角兽企业发展研讨会
- 16:01携手共创可持续未来:vivo发布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以科技之力绘就共
- 17:05被师傅鸽到崩溃?十年卫浴老板血泪总结:找对帮手太重要!
- 14:43北京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的全球资产配置逻辑
- 14:26入选上海智库报告文库,第一财经研究院“小巨人”调研专著出版
- 21:03京东科技赋能中原企业,80家企业已成功入驻产业园
- 18:36首次上榜《财富》中国500强,盈峰集团的产业赋能牛在哪?
- 10:08孙宇晨的而立之年:争议未远,传奇已立
- 15:27北京金海汇成投资有限公司谈资产配置
- 12:17寻找自然受益型经济10万亿美元的商机 ——第一财经第十四度携手达沃斯举办
- 12:43燃情“苏超”!苏州队VS扬州队精彩上演!雪中飞助力苏州队3:0夺得首胜!
- 17:23卷不赢的618,中国商家在东南亚集体“回血”
- 13:57“基于北斗与遥感的数字应用产业互联关键技术及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京成功
- 13:39三贯穿定基调,五纵横拓图,六点连线筑生态——燕京510以全域营销战略登顶
- 10:05由新者胜 至行者达 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正式发布

新闻排行榜

